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乡镇中小学校长在办学中面临的几个问题

[ 作者:黄旭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02 录入:吴玲香 ]

参加多次校长培训与学习,拜访了一些全国名校后,我发现乡镇中小学校长办学主要面临以下四个问题:

一是办学观念模糊,办学理念匮乏,办学信念漂浮。许多农村乡镇中小学校长对观念毫无认识,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尝试、模仿,就把它界定为观念的转变。其实,一个学校的办学观念一旦确立,它就要在教师、学生、家长等的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要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办到的。许多学校压根就没有明确的办学理念,校长们简单地把学校的校训或管理模式叫做办学理念。办学信念漂浮也是一个严重制约乡镇教育发展的因素,在乡镇中小学一级,许多校长被动地接受上级领导指派的工作,唯领导之言是诺,不敢有半点怠慢。

二是义务太多,权利太小。在教育工作中,事事必请示,事事不自主,如此被动的局面,导致校长们干工作的时候前怕狼后怕虎。哪一步应该怎么走,哪一招应该怎么出,都由教育主管部门规范,校长充其量就只能充当一个上传下达的工具。试想,这样的学校能办出特色吗?能发展壮大吗?

三是不谋发展,没有创新。许多乡镇中小学校长们的改革只是一些形式上的改变而已。即将原来的一些方式改变一下,或将原有的模式换个花样改个包装,仍是穿新鞋走老路,根本没有改到实质性的东西。说白了,这种改革只是一种投机,听起来好听看起来好看,但本质仍旧不变。如此改革何谈发展和创新呢?

四是对教育的认知和感悟不够。教育是什么,教育应该怎么去做,这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思索的问题。但在当今的乡镇中小学中,有多少校长对教育有深刻的认识?校长必须要学习并引导教师再学习,不能以单纯的教书育人衡定教育工作。只有结合实际不断地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提高中去认知、感悟,向每一个有经验的人学习,向专家学者们学习,甚至于向每一个学生学习,才能加深对教育的理解。在理解教育的基础上去认识,在认识的前提下去认知,在认知的基础上再去感悟,才能把教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层次和高度。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蒲公英评论网站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