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尹乾宇:乡村振兴战略下辣椒文化的旅游发展

[ 作者:尹乾宇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10-16 录入:王惠敏 ]

辣椒文化旅游开发是一种将辣椒文化与旅游活动深度融合的新型旅游模式,以辣椒为主题,通过独特的文化体验和趣味性,吸引游客来体验和感受辣椒文化的独特魅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辣椒文化旅游提供政策支持和广阔的发展机遇。许多地方政府将辣椒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将其作为提升区域经济活力、推动农民增收和乡村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辣椒文化旅游开发的意义

发展辣椒产业。一是做响辣椒特色品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辣椒生产和消费国,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100万亩以上,年产量高达1600万吨,稳居全球首位。通过辣椒文化旅游开发,可以助力辣椒良种工程建设,将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与地方特色辣椒打造为区域公用品牌,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和影响力。二是做大产业发展规模。辣椒产业在国内外市场展现出巨大的消费潜力。据统计,全球辣椒消费市场持续扩大,全球辣民人数已达数十亿,国内食辣人口超过5亿,通过巩固老辣民基础、吸引新辣民群体,并整合资源、加强合作,推动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拓展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产业发展规模。三是拓展产业发展空间。辣椒产业不仅涵盖丰富的食品产品,还在医疗、工业等领域展现广阔的应用潜力,显著提升其综合利用价值。

振兴辣椒产区。一是促进人才回流。辣椒适应性强,无论山地还是旱地均可种植,能够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资源。其生长周期短,具备多季种植的优势,大幅提高土地利用率。相比于传统的农作物,辣椒每亩种植效益可达1400-1500元,利润空间广阔。二是带动劳动力就业。辣椒的产业链覆盖种植、采摘、加工、包装等多个环节,为产区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三是吸引外来游客。辣椒种植园和晾晒场景以其独特的视觉效果,成为乡村旅游的热门打卡点。通过“把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赋予乡村旅游更多文化与经济价值,使游客流连忘返,助力乡村经济繁荣。

传承辣椒文化。一是美食文化,味蕾记忆传承。辣椒美食文化在地域文化传承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体现一方水土的风情与人文内涵,还成为地方特色的标志之一。从信仰活动到节庆仪式,再到日常社交互动,饮食文化始终占据核心地位。二是民间文化,民俗风情纽带。辣椒文化旅游不仅能促进辣椒种植、加工、餐饮和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还让游客参与其中,感受地方特色。如云南丘北和湘西苗族的辣椒节,不仅是民俗文化的重要体现,更是辣椒文化与地方传统的完美结合,展现深厚的地方风情。三是非遗文化,传统技艺守护。将传统制作技艺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游客不仅能亲眼见证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还可以深度参与制作过程,在实践中体验非遗文化的风采与韵味。通过这种创新形式,非遗文化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同时增强文化的活力和吸引力,为传统技艺的守护与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

二、辣椒文化旅游开发的问题

产品同质化严重。我国辣椒产业目前存在经营主体数量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化水平不足的问题。经济合作组织数量有限,各主体之间缺乏交流与协作,导致产业整合与资源共享能力薄弱。在产品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方面投入不足,中高端产品竞争力有待提升,市场竞争力较弱,且缺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知名品牌。由于生产加工未形成规范化、标准化,品牌数量有限且号召力不强,容易被模仿甚至假冒,进一步削弱市场优势。行业内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问题尤为突出。辣椒制品(如辣椒酱、干辣椒等)在多地市场中表现出附加值低、迭代升级慢的特点。其包装设计普遍缺乏地域特色与创意,口味较为相似,未能充分展现地方辣椒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在情绪价值的提供上存在明显不足。此外,辣椒出口大多停留在初级产品或半成品阶段,深加工利用程度较低。以辣椒素为代表的深加工产品未能在我国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限制产业链延伸和经济价值的进一步提升。

文化内涵挖掘不足。当前,一些辣椒文化馆在展示形式和内容上较为单一,多以简单的实物陈列为主,对辣椒文化背后的历史渊源、民俗故事及地域特色等深层次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创新明显不足。这种表层化的呈现方式使游客难以深入了解辣椒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参观体验流于形式,缺乏深度。部分辣椒节的活动内容与形式也存在较大的同质化问题,缺乏创意与吸引力。活动设计未能充分融合当地民俗文化、历史传承等特色元素,导致活动难以展现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此外,宣传与营销手段相对滞后,未能有效突出地方辣椒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吸引力,使游客难以获得独特的文化体验,难以形成持久的吸引力和品牌影响力。

产业协同整合欠缺。辣椒文化旅游开发在产业融合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与农业、工业、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缺乏深度整合。由于各主体之间协作不力,产业链上下游衔接不够顺畅,导致产业协同效应未能充分发挥,制约辣椒文化旅游的整体发展。部分种植户在生产栽培中技术落后,管理粗放,不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辣椒内在品质下降,影响产业链的竞争力。同时种植户与加工企业之间缺乏稳定的合作关系,生产与加工环节未能形成紧密联动。部分辣椒种植基地与旅游企业之间也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未能将辣椒种植、采摘体验与地方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导致难以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线路和产品体系。这种产业间的割裂现象,使辣椒文化旅游在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方面力有未逮,限制其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辣椒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

在辣椒文化旅游开发的征程中,需要从多维度精准施策,整合资源、创新理念,以打造出独具特色且富有吸引力的辣椒文化旅游体验,让辣椒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加强品牌建设。一是品种创新,观赏食用融合。辣椒产业的发展必须与科技并举,通过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不断优化品质,强化品牌影响力,拓展市场规模。在品种创新方面,应加强与优势科研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科研力量,精准培育兼具观赏和食用价值的辣椒新品种,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开发色彩斑斓、形态多样的观赏辣椒,如风铃观赏椒、梦都莎观赏椒、彩星椒、紫簇椒、五彩椒、小米粒椒、指天椒等,进一步丰富辣椒品种的市场吸引力。二是文创赋能,文化商业联姻。文创产品是传播辣椒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发展潜力。要深入挖掘辣椒文化丰富的内涵与特色元素,紧密结合辣椒的形态、色彩、辣度以及地域文化背景等,设计开发形式多样、独具匠心的文创产品。这些文创产品不仅能够传递辣椒文化的深厚底蕴,还能引发游客的情感共鸣,从而显著提升辣椒文化的市场影响力。三是人才培养,专业力量支撑。加强与高校及专业机构的合作,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涵盖种植技术、烹饪技艺、导游服务等多个领域,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挖掘文化内涵。一是文化场馆打造,营造沉浸式体验空间。在辣椒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的规划和建设中,注重丰富展示内容并提升互动体验效果。通过全面展示传统辣椒种植工具的历史演变,讲述辣椒在婚礼、祭祀等民俗活动中的特殊意义及仪式流程,以及深入挖掘辣椒与民间传说、谚语、歌谣等文化元素的关联,让游客感受到辣椒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二是民俗节庆演绎,构筑风情展示舞台。在举办辣椒文化节、丰收节、民俗婚礼等活动时,巧妙融入丰富多样、独具特色的民俗表演与传统工艺展示环节,以增强活动的观赏性与文化内涵。如在节庆活动中精心安排舞龙舞狮、踩高跷、划旱船等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在民俗婚礼中充融入辣椒文化元素,突出仪式感和地域文化特色。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还能有效促进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实现辣椒文化与民俗文化的有机融合与协同发展。三是研学拓展推进,传承农耕智慧结晶。开发辣椒研学旅行项目,为学生们提供深入了解辣椒种植、生长、加工等知识的机会,帮助他们体验农业生产的艰辛与乐趣,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传承和弘扬辣椒文化所蕴含的地域特色与民族精神,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加强政企协同。一是企业引领前行,发挥龙头带动效应。政府应当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实施财政补贴、信贷支持等政策倾斜措施,助力企业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辣椒产业中的引领作用,推动辣椒产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可利用先进技术对辣椒进行深加工,提取辣椒素、辣椒蛋白质、辣椒色素等高附加值成分,实现辣椒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显著提高产业附加值。同时,积极拓展工业辣椒在医药品、驱虫剂、生物农药、颜料和武器等领域的科技研发与应用,推动辣椒产业在医疗、工业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二是园区示范引领,树立现代化产业标杆。以智慧种植园为引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辣椒种植过程中的精准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大幅提高辣椒的产量与质量,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显著提升种植效益。三是街区聚合发展,点亮辣椒美食名片。精心打造辣椒美食街,将丰富多样的辣椒美食与热情洋溢的文化氛围相结合,为游客提供愉悦的味觉体验和深刻的文化享受。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现代营销渠道,提升辣椒美食街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慕名前来,将辣椒美食街打造成为地方文化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来源:《中国乡村发现》2025年1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