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合力护航脱贫攻坚

[ 作者:于淼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0-12 录入:吴玲香 ]

近年来,我国对于农村扶贫减贫和脱贫工作十分重视。在连续探索并最终全面实施农村最低保障制度后,我国形成了以低保和扶贫开发两大制度为主干的农村扶贫新格局。

日前从中国政府网获悉,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中央农办、财政部、国家统计局、中国残联联合的发布《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动态管理、资源统筹等原则,通过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形成政策合力,对符合低保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确保到2020年现行扶贫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业内人士指出,《意见》的出台对于推动我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如果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工作,二者将合力打赢这场扶贫脱贫攻坚战。

南京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林闽钢也曾对媒体表示,《意见》的出台,是从政策顶层设计上对我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战略的一次重要推动,标志着我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战略进入到一个全面整合的新发展阶段。

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是国家扶贫战略的两个重要支点,农村低保是生活救助,扶贫开发是能力提升;农村低保是维持生存,扶贫开发是促进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林闽钢强调。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社会救助分会副会长左停也指出,这是实施农村低保兜底脱贫的制度性保障,是确保到2020年现行扶贫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重要举措。但是,还应看到两项制度在基层实施和实践中也面临类似的各地农村社会环境差异性大、政策执行标准模糊、政策对象精准识别困难、乡村政策执行能力不足、基础数据条件缺乏等问题。

事实上,每一项利民政策的背后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难点。

林闽钢表示,《意见》使相关部门发挥各自优势,对精准扶贫目标和工作有效发力,全面提高精准扶贫的回应性和有效性。但这项工作影响面大、操作环节多,具体实施中还会遇到一些问题,仍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探索和解决,并不断完善。

实施的难点在于是否能准确掌握符合低保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同时各相关部门是否能密切配合,扶贫政策及资金是否落地并落实到人头。经济学家孙飞教授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除此之外,对于两项工作在政策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孙飞告诉记者,政府相关部门要有所作为,配合力度要加强,建议层层建立联席工作机制。

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许多重大举措,比如产业发展、培训教育、社会保障、生态保护等,本质上都涉及制度衔接问题。政策衔接应该成为地方政府的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左停表示,对于不在建档立卡范围内的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意见》要求各地统筹使用相关扶贫开发政策,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确保小康社会一个贫困人口也不掉队的核心原则。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产经新闻 2016-10-11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