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倾心服“三农”观察与思考
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是在全国范围内按类型和抽样相结合选定村庄和农户进行长期、连续跟踪调查的系统。通过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进而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综合分析,为研究农村问题、制定农村政策提供依据。
吉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从1985年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二年的风雨历程,已总累计调查统计2000多万个数据指标。近些年,从农村固定观察点工作的特点出发,根据农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动向、新问题,开展了50多项专项调查,完成调研报告近百篇,出版文集15册;培训调查员300多人次。快速、准确、原始的各类调查数据资料为宏观决策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成为各级政府了解、掌握农村社会经济动态和农村政策贯彻执行情况的重要窗口。
一、关注热点,孜孜不倦,情系“三农”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在全国试行了农村固定观察工作,吉林农村固定观察系统应运而生,开始了在原有的统计系统之外用“另一双眼”观察“三农”。2002年农村固定观察点由原来的10个点扩增至20个。多年来吉林省观察点系统调查样本总体稳定率保持在70%以上。其中调查村的稳定率在95%以上,观察户的稳定率在50%以上。
上下协调一致,创新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工作机制。根据农业部农研中心农调办的要求,2002年开始吉林省在每个观察点所在县的主管部门各确定了一位农产品价格信息员。他们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坚持每月15日前定期到农贸市场进行价格调查,并按时报送。2005年开始,观察点把工作职能定位在反馈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监测党委、政府农村经济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进行农村经济微观运行预警分析,提高农村固定观察分析的系统性、规范性、科学性。
用奉献精神,在艰辛中寻找幸福。三十多年一路走来,是一颗“奉献之心”让每一个观察员在艰辛中寻找乐趣,在奉献中寻找幸福。集安、桦甸、抚松、靖宇、龙井等观察点地处山区,气候寒冷,加之每年的常规调查都在冬季,工作条件十分艰苦,调查人员经常冻得手都握不住笔,但他们年年都一丝不苟、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调查任务。
发挥主观能动性,动态思考,全神贯注服务“三农”。吉林省农村观察点系统多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地开展常规调查和分析研究,不仅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完整记录了吉林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运行轨迹,还形成了许多有关农村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材料,深刻剖析了全省农村三十多年的改革变化。
二、建立一套好的观察制度,夯实工作基础
培训制度:吉林省农调办始终将培养一批有知识、有理想、有高度责任感的基础调查人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坚持对县级调查员培训工作的同时,加强对村级记帐辅导员和记账户的培训。坚持隔两年时间对调查员进行一次专业知识培训。
记账制度:调查初期,农户均无记账习惯。经过调查人员的耐心辅导和帮助,许多农户养成了认真记录家庭经营和生活消费中每一笔现金和实物收支账目的好习惯,建立和完善了家庭记账方式。有些农户即使外出探亲或者打工,也忘不了带上记账本。农户记账制度保证了观察点数据的真实可靠,也让农户逐步学会了以记账方式管理家庭的生产和生活,不断增强生产经营能力。
动态制度:加强对农村新情况、新问题的动态反映,才是农村固定观察点的立足点和优势。因此,观察点要求各个基层调查员必须经常深入农村,与农民、村干部交心,掌握第一手资料,随时反映农村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如吉林省榆树市农办调查员撰写的《当前农村热点问题的调查》、吉林省农调办撰写的《把握市场发展养猪能赚钱》等调研文章,曾得到吉林省委书记的批示。
工作管理制度:长期坚持动态反映,及时监督。既要监督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动态,也要加强对观察点数据和农户记账的经常性监督检查,除了定期检查调研外,观察点还坚持不定期的抽查,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三、探索一套好的调查模式,加强成果转化
固定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从建点至今,吉林省观察点常规调查始终坚持“长期固定、追踪调查”。除迁移和消失户之外,连续观察户占50%以上,积累了大量的有价值的基础数据。目前,观察点系统已累计存档农户的原始数据几千万个,村庄数据逾100万个,整理后的各种汇总计算结果上万项。同时,观察点系统紧扣党委政府每一历史阶段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一系列重点调研,并形成了一大批有意义的调研报告。
常规调查与专项调查相结合:近年来,针对农村社会经济新特点,加大力度对农户收入结构、农户经济特征、农户借贷、农户消费、农户粮食供给等农村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自此,以常规调查为基础,专项调查为依托,动态调查为先锋,系统研究为纵深的多层次、立体化观察点数据系统搭建成形,为领导制定农村工作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四、搭建一个好的信息平台,提高运转效率
从2000年开始,观察点系统首次正式提出了数据时效性、权威性、科学性的要求。在这之前,各地都是通过邮寄调查表格的方式上报调查数据,不仅慢,而且差错率高,当年根据农业部农研中心农调办的统一安排,省农调办对常规调查数据管理软件进行了全面的更新,首次实现了无纸化数据传输,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实效性和准确度。
五、承接过去,开启未来,再创观察点工作新局面
一是明确定位,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与创新意识。当前其他农村信息系统多为行业性、线性分布,而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纵向横向兼顾,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综合性的信息系统,具有很大优势。吉林省观察点系统要立足这个优势,贴近“三农”,以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和分析为己任,增强服务意识,当好参谋助手。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改善调查条件和手段,在全省农村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是完善制度,进一步强化科学性、时效性和权威性。今后,吉林省观察点系统将更加注重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夯实基础,强化内功,切实抓好“培训、记帐、动态、监督”四项制度建设,搞好样本布局调整,真正把观察点系统打造成一个立得稳、打得胜、叫得响的品牌,一个具有时效性、权威性、科学性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系统。
三是追踪热点,进一步加强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开发。下一步吉林省观察点系统的工作重点,要更加贴近党委政府在农村的中心工作,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产品价格、农村土地制度建设以及城乡统筹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农户、固定连续地收集第一手资料。要通过技术整理和分析,对数据进行深度开发,纵向挖掘,横向拓宽,力争搞出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农调办)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2016-08-20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