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化缘于炎黄文化和前炎帝神农文化。她涵盖道德、法律、文学、粮食、风俗等,包罗万象。她的精髓是: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百折不挠,兼收并蓄。

    汉寿,人杰地灵,物产富饶。汉寿古称索又名龙阳。是沧浪文化之源,荆楚文化之重,湖湘文化之一。汉寿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源于“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之因。汉寿,千百年来一直是人才辈出,商家云集,文人墨客流连忘返,古有屈原放歌,扬幺持剑,青公请命,近有革命先驱詹乐贫、女中豪杰帅孟奇、革命烈士熊琼仙等等。汉寿,鱼米之乡,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近十年来,年均产粮8亿斤,商品粮4亿斤,大小粮食企业近100家,从业人员近2000人。汉寿,粮食事业蒸蒸日上,文化氛围浓厚,自从湖湘文化之火种落临,便在汉寿粮食系统呈燎原之势。上至粮食局局长下至各粮食企业老总乃至2000名普通粮食人,都在力所能及的学习湖湘文化、弘扬湖湘文化。其中不泛姣姣者,打出了自己的企业品牌,创出了自己的企业文化,“金牛米业”便是代表之一。湖南金牛米业有限公司是一个优质与绿色相结合,收购与储备相配套,加工与销售相协调的股份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企业与省农科院、省农业大学等单位建立了科技网点,以打造企业品牌、创建企业文化为重点,全面推进品牌战略。企业拥有优质稻基地15万亩,RNBS588AYS2等先进设备,“古索香”、“龙阳春”等省级名牌,生产的大米、面条等被国家市场品牌管理联合会确认为中国大米市场著名畅销产品,产品远销海内外。她和许多粮企一样,大力支持弘扬湖湘文化。

    汉寿县湖湘文化交流协会粮食局分会,自成立以来,便积极工作,大力弘扬湖湘文化。由县粮食局局长、党委书记戴真武同志任会长,由一位德高望重的离休老干部任常务副会长,局班子成员、局各股室工作人员、全县粮企老总纷纷申请入会,现已发展会员90人,拥有专门的湖湘文化办公室,粮食局拨足了专项经费、办了宣传栏、开通了新浪博客。并创办了会刊《汉寿粮食文化》,第一期已出炉,首印500本,效果较好,反响不错。县湖湘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周显民指导工作时,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市湖湘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莫道宏视察我们的工作时,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谦虚的说了一句“向我们学习”。湖湘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唐之享,率领全省“湖湘文化”精英80多人,参观视察了我局“湖湘文化展览室”,对我们的工作给予高度赞扬,并流露出满意的笑容,不禁脱口而出——“湖湘文化弘扬;汉寿好风光;粮食文化推广”。他们的话让我们振奋,让我们信心百倍,干劲十足。以后我们将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坚持不懈,努力搞好湖湘文化工作,弘扬湖湘文化。

    我们创办湖湘文化之《汉寿粮食文化》这个刊物的本意就是要推介、宣传典型;就是要充分利用湖湘文化的丰厚资源和独特魅力;就是要从湖湘文化中寻求粮食建设与发展的精神动力;就是要让大家知道,文化是具有巨大经济价值的,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的弘扬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文化的企业是躯壳,她没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企业她能健康快速发展吗?我们的回答是:NO。任何东西只有注入了灵魂,她才有活力,她才有思想,她才有精神和动力,她才能被举世公认。什么是灵魂?先进文化是灵魂,湖湘文化就是灵魂。

    我们弘扬湖湘文化,就是以湖湘文化为载体,以《汉寿粮食文化》为平台,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提升大家的生活品位;增强大家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使大家崇尚美德、淳化乡情、渲染和谐、打造文明;就是以湖湘文化为载体,以《汉寿粮食文化》为平台,宣传粮企典型,传承灿烂文明,挖掘先进文化,抒发时代强音,提高名声双誉,促进经济发展。以文促企,以企宣文。以湖湘文化为抓手促进粮企发展—打造企业品牌,以粮企发展来提高品位——弘扬湖湘文化。

    我们深信,湖湘文化将是促进汉寿“三个文明”建设的生命之火。

    我们坚信,湖湘文化将是创建富裕文明和谐汉寿的力量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