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刘志仁:我国与发达国家农业有十大差距

[ 作者:刘志仁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1-29 录入:王惠敏 ]

1、观念上的差距

我国基本上还是传统的农业观念,认为农村的主要功能是经济功能,即"农业是生产农产品的产业"。因此忽略了农业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目前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是现代农业观念,强调农业产业的综合功能,在提高经济功能效应的同时,着力发挥其生态功能与社会功能的作用。

2、发展阶段上的差距

农业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农业、近代农业、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主要标志是集约化、商品化、专业化、基地化。发达国家已全面进入现代农业,而我国是三种类型并存,只有少部分地区进入现代农业阶段。

3、农产品质量上的差距

我国农产品质量水平总体较低,质量因素已成为制约出口的隐患。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将面临与发达国家在质量和价格方面的双重竞争。以前我国一直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了质量。

4、科技水平的差距

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是80%左右;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至40%,而发达国家比我们高出一倍。

5、农村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差距

我国的近邻日本、韩国及我国的台湾省均有很强的农民组织。而我国农户已达2.4亿户,但组织化程度很低。无组织的农民很难进入市场。

6、管理水平及管理手段的差距

国外对农业的宏观管理主要以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及有限度的行政手段为主,而我国目前仍以行政手段为主。微观经营管理我国普遍存在粗放现象,而国外推行的是集约化管理。

7、农产品加工、包装、储运的差距

我国的农产品加工率是20%至30%,而发达国家大部分在90%以上,由于加工、包装、储运方面的技术与设备落后,致使农产品及食品质量下降,不仅不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还造成大量浪费。

8、农业开放程度的差距

我国农业与其它行业的开放程度有明显的差距。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业引进外资额仅占我国外资总额的4%,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开放程度间的差距更大。

9、社会化服务程度差距

发达国家有一整套为农业服务的技术体系、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我国在这些方面还很不健全。

10、支持、保护农业制度上的差距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农业及农民保护程度很低,我国虽已进入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但"以工哺农"强度不大,各种保护农业及农民利益的法规制度亟待健全。

作者系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重庆农业农村信息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