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为主要吸引物,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养生、娱乐、餐饮和购物等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近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了多起乡村旅游带动脱贫的先进典型例子,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等十二个部委更是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这为乡村旅游脱贫功效的发挥提供了很好的制度保障,也为乡村旅游带动村民脱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搞好第一步——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笑迎八方客。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到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抓手,要充分利用乡村独特资源优势,发展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就要不断加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接待条件;优化重点乡村公路、停车场、标识标牌等交通服务体系,优化乡村旅游管理;制定乡村旅游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领域的服务规范、卫生标准和安全制度。同时,加强乡村旅游脱贫人才与服务技能培训。
搞好第二步——发展乡村旅游产品带领村民脱贫。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到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是刺激消费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更是通过开发贫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贫困地区居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要围绕乡村旅游休闲消费为主题,突出乡村自然资源优势,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民开办农家乐、经营乡村旅馆,直接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可以不出家门在乡村旅游经营户中打工,可以通过出售农副土特产品获得收入,也可以通过参加乡村旅游合作社和土地流转获取租金,通过资金、人力、土地参与乡村旅游经营获取入股分红。同时做好强化乡村宣传营销,制定重点乡村旅游宣传推广方案,将重点乡村纳入省市县旅游精品线路。
搞好第三步——充分发挥各级乡村旅游专项扶贫资金和各项扶贫政策的杠杆作用。各级党组织要清楚地认识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要积极引导,重点做好贫困户增收脱贫资金、政策保障工作,因地制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贫困户提供相应的财政贴息的扶贫小额信贷。并积极引领重点扶持适合发展乡村旅游的贫困村实现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整合农林、人文、自然等相关旅游资源形成乡村休闲度假产品,打造都市人周末放松休闲、体验“慢生活”的乡村游复合产品。
搞好第四步——正确认识当下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加强整改与完善。各级党组织要清楚地认识到乡村旅游扶贫工作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政府管理不协调、政策支持明显滞后、市场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人力资源匮乏等问题。要针对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进项专项整改,同时加强监督,力求整改到位,促使乡村旅游健康、蓬勃发展,为乡村旅游打开一个崭新的天地,快速带动乡村脱贫。
作者单位:四川梓潼县司法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