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闹腾!农村,为啥一次次成为春节最热门的话题?

[ 作者:云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2-23 录入:12 ]

闹腾!农村,为啥一次次成为春节最热门的话题?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你想要的农村究竟是什么样子?

农村,为啥一次次成为春节最热门的话题?

不管你想要的农村是什么样子,如果一味纸上谈兵而不付诸行动,又能怎样?

春节闹腾,闹腾得人不得安宁。我这里所说的闹腾大多指向农村。

让我们看看媒体的报道和网络的帖子就知道了。

除夕之夜网上有一则很“火”的网帖“上海女孩见第一顿饭就和江西男友分手”;

闹腾!农村,为啥一次次成为春节最热门的话题?


有“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

闹腾!农村,为啥一次次成为春节最热门的话题?


有“农村没有田园牧歌,只有响亮的耳光”;

闹腾!农村,为啥一次次成为春节最热门的话题?


有“你有你的乡,谁守那份愁——我们欠农村一个平等的视角”;

闹腾!农村,为啥一次次成为春节最热门的话题?


有“农村,说一声爱你太沉重”;

闹腾!农村,为啥一次次成为春节最热门的话题?


有“被非法集资‘洗劫’返贫的豫西山村”。

闹腾!农村,为啥一次次成为春节最热门的话题?


有“你有什么资格对农村指手画脚”;

闹腾!农村,为啥一次次成为春节最热门的话题?


有“别以悲情化的叙事方式呈现乡村”等等。

闹腾!农村,为啥一次次成为春节最热门的话题?


每一则报道和帖子都让人觉得闹腾,堵心。

也有人认为,这些报道和帖子是“打到了痛点,挠到了痒处。”

视角不同,情感不同,观点不同,可以说各有各的道理。

“别以悲情化的叙事方式呈现乡村”的作者认为,很多从农村老家返回城市工作的人们,心情却很不爽。写一篇返乡笔记,简直是饱蘸悲情,喟叹“故乡沦陷”。这种叙事方式已成套路,这类情绪表达已是积习。只不过,每年又都在找些新的由头进行加工罢了。很多返乡者呈现的乡村凋敝图景,确实也是真实乡村的缩影。乡村看上去有些荒凉,乡土社会存在着失序,但绝不能因为这些,就看不到乡村那些新鲜的东西,就割断了与故乡的情感纽带。

闹腾!农村,为啥一次次成为春节最热门的话题?


“回不去的故乡,融不进的城市”是一种暂时的身份迷茫,但是,它不应该形成长久的情感迷失。如果返乡者只是以“城市中心”的话语体系去看待乡村,只是采取悲情化的叙事方式呈现乡村,而不去描绘乡村的新鲜活力,不去展现乡村希望光亮,那种兜售出来廉价的乡愁,其实就是不负责任的个体呓语,甚至是“消费乡村”的野蛮行为。过度诗化和盲目唱衰,是对待乡村的两种很不理性的姿态。

闹腾!农村,为啥一次次成为春节最热门的话题?


在今天,城市与乡村,非常需要在灵魂深处进行平等的对望。我们看待故乡,如果不放在整个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大系统大框架下进行理性认知和积极重建,就只会变成是矫情、简单、粗暴的情绪表达,于个体、社会以及国家,都无益。最应该做的,就是在联结乡村和城市的那根长绳上,串起闪亮的珍珠,来让更多人看到光亮,看到希望,积蓄力量。

闹腾!农村,为啥一次次成为春节最热门的话题?


有人认为,农村话题本身就反映了舆论对城乡差距的关注。在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中国,农村承载了太多人的乡愁记忆,是很多人难以割舍的梦里故乡,反映出的是城乡发展存在的巨大反差,不仅体现在一顿饭上,还有与其相关的一切:简陋的房屋、落后的交通、昏暗的灯光、脏乱的卫生……更有难以调和的文化差异。

闹腾!农村,为啥一次次成为春节最热门的话题?


有人认为,消除城乡鸿沟,经济发展是基础。我国城乡差距客观存在,直面这种差距,就是直面中国城乡社会二元结构的最大现实,需要有一份从容和包容。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短板亟待补齐,价值观念、精神文明建设亦刻不容缓。

闹腾!农村,为啥一次次成为春节最热门的话题?


少一些情绪化的诘难和指责,多一些理性和包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城乡经济、文化的差异依然存在,种种纠结、惆怅仍将存在。社会需要正视这些话题背后的真问题。在这些媒体报道和帖子中,有仅仅看到一个点,就以偏概全的,更多的是理性看待和分析的。

闹腾!农村,为啥一次次成为春节最热门的话题?


中国农村之大让我们难以想象。中国社会不仅存在着巨大的城乡差距,农村之中也存在着巨大的“乡乡差距”。在这巨大的差距这中,我们对于各种观点和选择,都应该尊重和包容。

闹腾!农村,为啥一次次成为春节最热门的话题?


不管怎么说,关注胜于漠视,批评也是热爱。农村之病,沉疴已久。没有包治百病的神医圣手,也没有药到病除的救命良方。

闹腾!农村,为啥一次次成为春节最热门的话题?


我坚信一点,没有调动和激发亿万人民的农村干事创业和激情的政策,没有吸引社会和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农业的措施,再美好的蓝图也成为不了现实,新农村建设也中能是纸上谈兵。不管你想要的农村是什么样子,都要有人“动手”才行。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参见庄主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