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是固本之举

[ 作者:熊炎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9-15 录入:吴玲香 ]

近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驻村第一书记既是中央政策的落点,也是精准扶贫的支点,成为精准扶贫联通上下的中坚力量。息县濮管区尹山村第一书记吴福东,用党建撬动扶贫,从城市引回了一批年轻党员,给村“两委”注入了新观念、新活力……。信阳实施“严乡强村育新”计划,通过发挥村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固化脱贫成果打下长远制度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努力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第一书记”作为党组织派到基层的“代言人”,坚定不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本职工作,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是固本之举。

建强党支部。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建强支部,从组织生活抓起,落实好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制度,把农村党员的党性教育搞上来,让党员的心“聚”起来、身“动”起来,激发他们为群众服务,为脱贫攻坚出谋划策。注意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为村级组织建设注入新鲜血液,为脱贫致富和村“两委”换届储备后备人才。

选好领头羊。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抓班子、强核心,帮助村“两委”提升思想、素质和能力,提高致富带富、管村治村以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村里的“主心骨”“当家人”。同时,帮助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优化乡村创业环境,吸引乡村本土人才回流,留下一支移不走带头致富队伍。

找准好产业。产业找准了,扶贫才能够持续造血。突出特色产业发展,以规模化、产业化,加快土地流转,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探索“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为贫困群众提供技术、销售等方面的服务,促进产业发展。充分利用绿色、生态等资源优势,发展集体种养殖业、旅游业等产业,促进形成“一村一品”的格局,留下一个牢靠的产业基础。

留下好口碑。让党务村务在阳光下运行,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才能增强党组织公信力。做到公平、公道、公开,做到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用党务、村务、财务的公开,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依法依规,依照村规民约来办事,带头做到依法依规用权,留下一个群众称赞的口碑。

(作者单位:中共咸丰县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