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门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目的是发挥第一书记素质高、能力强、思路活的优势,改变农村村级组织软、散、拖的局面,帮助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笔者认为通过几年的实践,第一书记的派驻至少收到了以下四方面的效果。
一、党的政策的宣传员:俗话说,给人一壶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第一书记作为农村政策的宣传员,肩负着宣传党的扶贫开发和强农惠农政策的责任。在向农民群众宣传讲解前,首先必须要自身硬,要及时了解上级的新政策、新精神,反复研读,入脑入心。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及时将中央、地方的惠农措施和强农政策送至千家万户,使群众吃上政策的“定心丸”。
二、发动群众脱贫致富:第一书记发挥了团队作战能力,充分依靠和发挥了派出单位这个“娘家人”的后盾作用,众人拾柴火焰高。及时向派出单位领导汇报驻村的工作进展、遇到的困难问题和推进工作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好派出单位的资源优势,为农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支持,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三、对上争取项目和资金:第一书记们都努力为自己派驻的村争取上级部门的优惠政策,在吃透吃准有关部门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和帮扶措施的基础上,走出去,跑上去,积极与财政、农委、农业开发办、水利、交通等有关职能部门联系争取项目、争取资金改变农村的面貌。
四、大力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是实施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一书记们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着力改善贫困村的发展条件,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加快农业基础设施路、水、网的建设,重点发展村办工业、规模化养植、中药材、水果、蔬菜等现代农业以及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第三产业等硬件项目的落地实施工作,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让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通过第一书记制度的实施,第一书记们把新的思维、新的理念、资金、产业、技术、信息带入了贫困村庄,建立了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扶贫策略,工作非常出色,农村农业农民正在唤发生机,第一书记制度正在悄然地改变我国农村的面貌,中国的减贫人口令世界触目,第一书记们的功不可没。
(作者单位: 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审计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