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记者说:“我以前一直种小麦、玉米,没种过大棚。搞这玩意儿,一家人确实很忙活,但收入高多了。有了挣钱门路,再忙也值!”(6月1日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决战中,“第一书记”是富民奔康的“领头羊”、脱贫攻坚的“急先锋”,可以说,实现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切实履行为民办实事的职能职责,“第一书记”要勇于担当“第一”责任,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作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第一书记”要争做为民服务政策的明白人。“政策不掌握,工作没把握。”“第一书记”要切实加强各项民生政策的学习理解,做政策的明白人,增强运用政策和转化政策的能力,同时利用集中宣讲、入户随讲等方式,向贫困群众宣讲精准扶贫政策,使广大群众准确全面了解政策、充分熟悉政策,最大限度推动扶贫政策落地见效。
“第一书记”要争做贫困群众的贴心人。“真情换真心,真心得民心。”“第一书记”从被选派的那一天起,就要把帮扶村当家乡、把贫困群众当家人,进村入户不摆官架、访贫问苦不讲官话,多坐坐群众的小板凳,多听听群众的心里话,真正融入群众中间、走进群众心间,使所指定的精准扶贫方案更符合村情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第一书记”争做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村子富不富,关键看干部。”“第一书记”承载着组织的信任、群众的期待,担子不轻,责任不小。面对帮扶村脱贫攻坚任务,必须坚持“干”字当头,大力弘扬“务实重干运作,马上办抓落实”的精神,根据致贫原因,坚持“一村一方、一户一策、一人一法”,着力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确如此,要实现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和切实为民办实事就需要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作用。因此,笔者认为,作为第一书记要始终把干部责任担当扛在肩上、把人民利益记在心里、把群众福祉作为为政根本,为困难群众扶贫想事、做事、谋事,扛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担当。
(作者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新桥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