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姜亚靓:休闲农业领域有多少规划是鬼话?

[ 作者:姜亚靓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02-22 录入:王惠敏 ]

原题:有人说,规划就是鬼话,休闲农业领域有多少“鬼话”?

导语:2018年10月,一位想返乡创业的程总与他的合作伙伴,来到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谈再红副院长办公室咨询规划一事,程总的合作伙伴随口说出:规划就是鬼话!在场的我不恼,反而陷于沉思,这话不无哲理,做好了就是规划,做不好就是鬼话!

无独有偶,前不久偶然看到一些从未接触过农业,不具备任何农业知识,甚至五谷不分的景观设计师,成了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休闲农业专家或是委员,才认为有必要提笔写这篇文章!

一、朝阳产业,诱人的政策吸引各路滥竽充数者讲“鬼话”

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强调,加快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战略,紧密结合现代农业产业,一起规划,一起建设… …。2017年5月25日《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动落实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政策的通知》随后几个月之间,涌现出一大批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休闲农业专家和规划团队!成就一个专科生需要三年,成就一个本科生是四年,成就一个硕士… …熬成专家、学者无异于媳妇熬成婆的艰难!农业专家三四个月就可速成?是笔者跟不上快餐时代的学业速成?还是为了分得乡村振兴中的一块大蛋糕滥竽充数者居多?!稍为深思一下,应当是后者,既然是这样,民间解读休闲农业“规划”为“鬼话”就有其缘由了!

二、这样的休闲农业规划,不做还好,做了“亏大了”

2018年4月13日应新沂市马副市邀请参加该市的休闲农业规划评审,其中有一个养殖大户养殖了大量的,各种珍稀鱼种。整个规划讲解下来,除了景观效果图,没有提及产业布局,更谈不上产业文化的植入了。

休闲农业规划的意义在于:所的布局都应围绕“产业”服务,其目的是通过科学规划把一产上升到二产最终到三产融合的赢利手段,让委托人通过三产融合的规划获得更多的利益以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不是说这些人不会做规划,做的城市规划是顶尖的,城市园林也是做得美仑美奂的,只要美观,养眼便可,不用考虑收益。农业农村,土地上的树木,水系,水田,鱼塘都是村民赖以生存的根系所在,需要通过我们规划中的先进理念,挖掘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吸收国内外生态农业的先进理念,经过技术组装与体系建设,在农业生态型品种、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形成农业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完善出一系列适应于区域特点的农业模式。背离这个根本的规划,别人讽刺为“鬼话”也算名符其实!

如果,全部根据这个规划实施,这些高价堆彻的,创造不出效益的景观,那就“亏大了”!

三、有的休闲农业规划,比“鬼话”还劳民伤财

在新沂,规划方案评审完毕,与马市长带领的市委班子成员,走访考察了几个区域,其中有一个村规,规划预算是3000万,仔细翻阅了一下,说是说特色小镇,开发民宿。可规划方案体现的是一个全新的,画栋雕梁、飞檐翘角、鳞次栉比的小镇。

没有历史的纪念,没有动人的故事传说,没有遗留的风情风貌之内涵,拿什么吸引游客?产业布局仍然是没有一丁点。

我问负责人:3000万能行吗?照这个规划运行,一个亿都难实现!谈再红副院长问镇长:“投入这么大,从哪里收回成本?赢利点在哪里?”镇长如实回答:“这个规划我们也看不懂,也没发现从哪里赢利,因为看着发虚,才请您为我们把把脉”。是啊,新农村当成园林、城市规划来做会害死人,如果投入下去,真是比“鬼话”还劳民伤财。

好在新沂市政府这一届的领头人自身懂农业,舍得招贤纳士,广泛听取意见,把好规划设计的关,不但没让“鬼话”劳民伤财!还把六万多亩水蜜桃基地,打造成为中国第一硬溶质水蜜桃——蜜桃小镇,并以此作为龙头一带一路,优化产业布局,以生态立乡、产业富乡,全面发展百花齐放!为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值得学习推广!

四、再来看看乡村振兴的规划,民间说成的“鬼话”

不知看客们注意到没有,走到哪都能看到,新建的“美丽新农村”各地都是徽派建筑,感觉是千村一面,没有个性。美丽乡村建设,应避免同质化,着重个性化建设。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开始,就要搞清楚到底什么是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实质在于美丽和乡村。美丽不只是修饰语,美丽是乡村的内核。美丽乡村概念的提出,既是一种新的倡导,也是对乡村的真正关怀。不要轻言改造乡村,因为很可能一件艺术品改造得一钱不值或者再也恢复不了她的价值。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中国很多自然村落本身就美,许多表面上是重新规划建设,实际上是在破坏。我们见过太多的悲剧!一个实际上保存风貌很好的乡村,经过一轮改造,结果变成四不像,不伦不类。乡村是美丽的,也是脆弱的,对乡村生态系统的破坏,结果往往要比城巿严重得多。最后被规划——“鬼话”的面目全非。

有相当一部分规划人,不是尊重在地性的乡俗、乡情,产业如何融合发展谋划进去,不因地制宜找准主题定位,而是一张图用到几个村,一本方案稍作改动,走乡串户的放之四海,有的接了方案,取个名字,套用一些文字格式,找些意向图,请外面景观公司出效果图,东拼西凑的一本规划方案就出来了,甚至连一张原创图都没有。这样的乡村振兴规划,误国误民生,骂我们规划人说“鬼话”一点也不过份。

五、跟风规划——画“鬼话”

曾经有许多的新农人加我好友,发来他们新做的或是休闲农庄规划,或是田园综合体规划,或是特色小镇规划,老实说,有相当一部分的画功是有厚家底的,因为不了解农业,就是抓不准产业结构,而产业恰恰才是农旅规划的命脉。不能否认有些设计团队的确很用功,也做了许多的功课,但接触农村不多,了解农业生产少,只能在调研中跟风,看别人做花海有人山人海之人气,以为挣了大钱。因此,在我们收到的征询意见的规划方案中,做花海的比比皆是。据我们考察到的,花海除了一时的轰动效益,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没有一例是赢利的,试想,“花开几日红”?几张门票收入能养活一个庄园?花落便是你关门之际!听得进我们建议的投资人不多,当玩到全军覆没才后悔当初没有听信忠告。

六、靠抄袭撑门面,跨界不懂行,最终“鬼话”连篇收场

所有的颠覆和创新都不是敲锣打鼓来的,是需要时间潜心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因此,很多跨界的城市规划、园林景观规划团队,没有农业方面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但又想在短时间获得休闲农业市场认为,只有靠抄袭、剽窃别人的先进理念作为门面支撑,一时忽悠过去了,接下来的规划项目还是按照以往的城市景观套路做出风马牛不相及的休闲农业规划方案,导致严重水土不服的“鬼话”连篇,让投资人丢掉一笔小小的规划费不是问题,方向错了就是大问题了!砸进去上千万上亿元的资金其惨状可想而知!

七、如何对规划负责,不再被人骂成“鬼话”

现在很多农村改造谈不上设计。越来越多的资源落户乡村,越来越多的设计团队和投资者抱着诗和远方来了,“休闲农业”设计不是为设计而设计,还需要具有农业内涵的专业团队来支撑。不是几张图纸象城市建筑规划一样,建好住进人就完事了。作为设计团队,交给我们的问题在手,心无旁鹜地坚持“因地制宜”的选择,沿续乡村的风貌和门脉,设计回归乡村生活的尺度,一切的发生皆是因地缘而汇集。

既要保留设计原理的要求,又要不动声色的融合主人的愿望,尽量做到了让现代田园化,让田园便捷、实用化,把山水艺术化,把艺术乡土化;休闲农业规划,面临的问题都是极大地考验。

一是考验我们对美丽中国的大格局中对美丽乡村的理解。美丽中国建设的总目标要求下,在农村的一次具体实践,是延续10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较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有明显的提升和差异。

二是考验我们在乡村和城市的关系中对美丽乡村的理解。不需要摸仿别人,美丽乡村建设不能按照城市建设的思路去复制,更不是简单地把乡村变为城市。

三是考验我们在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中对美丽乡村的理解。乡村应该是自由的,美丽乡村是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乡村不仅不应该消失,而且会变得越来越美丽。城乡之间、乡村之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才能共筑美丽中国。强调既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体现农村特点和文化传承,又要协调城乡统筹发展的美丽城镇。这是美丽乡村“美”的内涵和要求。

了解了内涵就很容易梳理出规划思路了,比如委托项目是“鱼米之乡”应着重围绕“一粒米、一条鱼”的优势产品展开规划主题思路。重点以“一粒米”为试点突破,主抓绿色稻米种植,稻鱼共生的生态产业模式。景观以稻、鱼元素、小品开展一系列的体验活动设计,就能轻资产的很容易出效果,形成产业链条,产业叠加的效益,让种稻人通过我们的创意和文化的融入,获得较高的利益增长点。

如果是特色小镇,要理解为,“小镇”不是行政区域“镇”的概念,而是“镇”的特征加上“小”的概念。“镇”的特征有三条:一是为数不多的居民聚集地;二是相对完善的市政功能;三是有产业基础。“小”是指特色、个性和情调。这是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一种综合的、全面内涵的把握。乡村风情,即保留传承更多的农村记忆和元素,有鸡舍、有鸟鸣、有谷香,是老人不舍的故土,是游子恋念的家园。城市品质,即解决脏乱差,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和功能的配套,解决与现代生活相适应的村民素质等问题,是物质和精神的结合。一方面,让城里人在这里享受到乡村风情,同时,农村人在这里享受到城市的生活品质,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让乡村回归乡村,使得乡村本身成为宜居乐业的生活空间。

因此,规划前要摸透村情,因地制宜,摒弃大拆大建,实事求是,自力更生,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办事。确立发展思路,重点在生态美、环境美、精神美、产业美等方面入手。

例如:常德津市青苗村书记与谈再红副院长是老乡,傅书记找到谈院长说:“村里今年的农产品卖不出,我想发展休闲农业,给村里做个规划,可是我又没有钱,有什么好法子”

谈再红副院长回答他:“没有钱有没有钱的做法,规划我按顶层设计跟你做,前期不需要多少资金,你得先动起来,如果听我的你就这样干:

1、先在村里搞三天卫生,把违规乱搭建的全部拆除,这样村里卫生条件好了也整洁了;

2、把村里的残垣断壁进行文化包装,废弃坑塘栽树栽花,成为一道景观,这样做反而更有价值,花钱都买不到,稀缺才有价值。真正做到尊重原貌,少拆旧;尊重历史,少发挥;尊重个性,少共性;

3、然后,我先跟你设计几个节庆活动,快过年了,第一个活动先做好年关的腊八节,把斗牛的娱乐风俗恢复起来,把节庆活动的趣味安排村民去各邻村游走,进行广而告知要求村民每家每户按排两桌饭菜的接待任务;

4、村支书按这要求都一一做到了。

腊八节这一天,参加节庆活动的,看斗牛的村民四面八方的赶过来,由原来的每户两桌增加到每户五桌,一下来了二万多人,村里的农产品卖光了,把邻村亲戚家的农产品也卖光了,一天卖出了400万元的农产品 。

三年过去了,每年村上的腊八节,在外工作的不论贫富,不论高官还是平民都自愿的,一个不少的回乡捧场,树起了美丽新农村建设的大旗,成为各村级学习标杆!

之所以这个案例被我们多次举证,是他太真实,现实中太有说服力!由此,想让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明白,休闲农业的规划设计,不是过去传统的城市景观规划等,而是包括、行业专业知识、行业专业策划规划一起的规划设计。其中的理念,策划、规划必须是统一的,不可割裂的单纯的为规划而规划的行为。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理解休闲农业,为老百姓办实事,对规划的每一个运营策略负责,在规划中找准发展方向,让委托人通过我们的理念,策划运营、规划中得到真正的实惠,才不至于论为鬼话。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微信公众号(原创)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