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冷水江市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简言之,就是村民富、村庄美。因此,首要的是农村产业发展,要建立自己的特色产业,其次要建设蓝天碧云、青山绿水、整洁卫生的乡村环境。
    一、 发展乡村休闲观光旅游是一项新兴的富民产业。
  各地休闲农业发展的实际成果表明,休闲农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休闲农业是农村三次产业的有机结合体,能有效整合农村各次产业协调发展。农村与城市的差别,从产业的角度讲,城市没有一产业,而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休闲农业是传统农业不断拓展其功能,顺应现代消费需求依产业发展逻辑而诞生的新兴农业产业,能有效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达到生产发展的要求;新农村要求的乡风文明,更需要农村社区以开放的姿态接受城市文明,如果农村只有一二产业,那么城乡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还仅限于农产品等物方面的交流,发展休闲农业,吸引大批城市居民到农村呼吸新鲜空气,享受新鲜农产品,感受农村传统文化和习俗,同时将现代城市文明带到农村,在面对面的交流中,促进了城乡之间的相互融合,就能有力地促进新农村建设。事实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通过用管理城市的理念发展农村各项事业,用发展现代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来实现,而发展休闲农业就是这种理念的最好体现。所以,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和扶持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星级休闲农庄,充分发挥龙头作用,通过与休闲旅游者的对接树立品牌,通过土地承包权流转整合所在地农村各次产业,通过兴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构造新的农村生产关系,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通过特色产业和优美环境吸引城里人来农村消费,度假休闲。现代人有什么样的消费需求?人的一切劳作都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品质,这种需求体现在具体的生活中可以概括为:安全、愉悦、放松的休闲生活。什么是日常生活的不安全因素呢?不从法制的角度将讲,有食品安全、生活工作压力、空气污染、噪音污染,视觉疲劳、娱乐单调、参与活动少。有时活动多,但人多场地小,而且消费高,所以给城里人带来的生活感受就是:容易疲劳,得不到好的释放与缓解。而山清水秀的农村,它的生态环境、空气、流水、植被、田野、动物、浑然天成,和谐搭配,与人的心情也十分的搭配,一走到空旷的乡村,人就会感到身心的放松和愉悦,向往自然,亲近自然。这就是休闲农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原因,一旦形成特色品牌,将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具有不可低估的深远影响,是具有战略性的新兴产业。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游客为目标,是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休闲农业主要包括休闲林业、休闲渔业、休闲牧业、休闲农家乐等。休闲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产物,是农业多功能的拓展和延伸,是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民增收、农民素质提高和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发展休闲农业,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措施,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休闲农业是利用田园景观, 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人们休闲,增进居民对农业和农村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形态;是结合生产、生活与生态三位一体的农业,在经营上表现为产供销及旅游休闲服务等三级产业于一体的农业发展形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摘、收获农产品、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甚至部分劳动过程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亲自体验。休闲农业可以增加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功能,增进民众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休闲农业还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参与者更加珍惜农村的自然文化资源,激起人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兴趣,进一步增强人们保护自然、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具有以下功能:
    1、经济功能:增加农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产业结构。
    2、社会功能:增加城乡居民接触,拓展农民人际关系,缩短城乡差别,提升农村生活品质。
    3、教育功能:提供人们认识农业、了解农村动植物生长过程、体验农村生活及认识农村文化及生态等。
  4、环保功能:为吸引游客,休闲农业区必须主动改善环境卫生,提升环境品质,维护自然生态均衡。并借助休闲农业相关知识的教育提高人们环境保护与生态保育重要性的认识,主动做好资源保护工作。
  5、游憩功能:提供人们休闲场所,从事健康的休闲活动,特别是增加不断增长的老年人的休闲场所,解除工作及生活的压力,达到休养心身的作用。
  6、文化传承功能: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使农村特有的生活文化、产业文化及许多民俗文化得以继承,同时能创造出具有特殊风格的农村文化。
  目前,我省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企业4000多家,直接从业人员40万人左右,年接待休闲者近8000万人次,年经营收入近100亿元。长沙县、开福区、浏阳市,株洲的天元区,益阳的资阳区和桃江县初步形成了点片相连的休闲农业产业群。
  二、发展休闲产业的对策
  1、抓好政策服务,政府出台关于加快休闲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进一步统一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认识、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坚定休闲农庄庄主的发展信心,推进休闲农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2、抓好星级评定工作,努力打造湖南休闲农业品牌。
  开展评星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农庄注重打造品牌,办出特色,做强做大,并树立样板,借以提升我市休闲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形成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特色鲜明、效益较好、起示范带头作用的优秀农庄。
  3、抓好休闲农业知识培训班,不断提高管理者和从业者的专业素质。
  4、抓好休闲农业参展各种农博会,推介休闲农业品牌,启动市民乡村旅游消费都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5、抓好舆论宣传工作,力争在全社会为休闲农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和环境。休闲农业要发展必须非常重视抓好舆论宣传工作。在抓舆论宣传工作的方法上,要针对三个层面,分别展开工作。第一是面向领导层作宣传,主要目的是争取领导重视和政策上的扶植。第二是面向市民作宣传,主要目的是推介农庄品牌,引导市民去乡村旅游消费。第三是面向全社会作宣传,主要目的是宣传造势,把休闲农业炒得热火朝天、家喻户晓,对社会各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此在全社会为休闲农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和环境。。
  6、制定《休闲农业发展总体规划》。从休闲农业市场需求分析及预测、相关产业规划、休闲农业区域规划、配套体系发展规划、市场开拓规划、资源和环境保护规划、公共服务体系规划、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规划,促进休闲农业健康发展。
  7、促成政府加大对发展休闲农业的投入。
  象四川成都“五朵金花”的开发打造,从设想和规划开始就是政府的作为,是区乡政府聘请文化专家、餐饮专家、建筑专家根据三圣乡的各项条件准确定位和规划,区乡财政拿出引导资金,按“农户出资,政府补贴”的方式,改造农房,进行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在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为打造“五朵金花”区政府(含街道办事处)投入9745万元,市级部门投入1800万元,合计11545万元。随着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改善,大量社会资金纷纷介入,参与项目运作。借鉴其经验,我们在扶持休闲农业发展时,首先要科学制定湖南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其次,要设立休闲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国家农业部也正在加紧这方面的工作,力争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我省也应加大投入,用于扶持休闲农业企业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的补贴,并发挥“政府引导”的功能,吸引农民自有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
  8、必须和产业相结合,依靠农业。
  成都“五朵金花”成功的背后都有巨大的产业支撑。我省许多休闲农庄都有产业,但是产业规模不大,效益不高。今后我省休闲农业产业发展一定要有规模,有规模才会有效益,要实现休闲农业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又支撑休闲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9、必须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依靠农民。
  理顺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思路和措施,搞一家一户的封闭式小农庄对发展不利。休闲农业发展要与当前和当地新农村建设结合并促进新农村建设,才能大范围大规模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人居环境,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和社会效益。休闲农业企业和庄园,要有共同致富的观念,要把自己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和切入点,通过树立农业产业品牌,土地流转,和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依靠农民来推进新农村建设。

来源:冷水江市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