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将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样板区作为我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战略定位之一,赋予我省为全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发挥示范作用的新使命。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样板区,我省必须立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新要求,科学设计实施新路径,不断创新流域生态系统综合管理新机制,创造统筹推进国土开发、保护与治理的新模式,不断开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新局面,为国家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牢牢把握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而实现循环的自然链条。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要按照自然生态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以及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流域上下游,进行系统保护、宏观管控、综合治理,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习近平总书记科学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唇齿相依的共生关系,深刻揭示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统筹优化对人类健康生存与永续发展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唤醒了人类尊重自然、关爱生命的意识和情感,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要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以及内在规律,围绕解决我国生态系统保护与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在重点区域实施重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尽快提升其生态功能;健全完善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保护管理制度,以生态系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生态系统健康与永续发展水平,提高生态系统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样板区的重大意义和基础条件
深刻认识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样板区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将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样板区作为我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战略定位之一,明确提出要把鄱阳湖流域作为一个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统筹山江湖开发、保护与治理,建立覆盖全流域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深入推进全流域综合治理改革试验,全面推行河长制,探索大湖流域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模式,为全国流域保护与科学开发发挥示范作用。这是新时代国家赋予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使命。
准确全面把握我省山江湖流域系统治理独特优势,勇于担当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新使命。我省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方面进行了艰辛探索,实施了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确立了“治湖必治江、治江必治山、治山必治贫”的生态系统修复与社会系统协调发展的理念,在山江湖综合治理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建立了生态文明建设和山江湖综合治理协调管理机制,成立了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覆盖全省范围的山江湖开发治理的管理、协调和实施机构体系,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河长制组织管理体系与绩效考核制度;对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先进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开展了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完善了环境管理与督察制度,建立了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和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健全了生态文明考核追责制度;等等。我省在山江湖生态系统综合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积累的丰富经验,为我们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样板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创造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我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面临的矛盾与困难,下定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勇气。我省是经济欠发达省份,面临加快发展与保护修复生态系统的双重压力。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与健康水平有待提高,水土保持功能有待加强,河流与湖泊水环境污染、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农田土壤污染以及农业面源污染导致农田生态系统退化、鄱阳湖水质保护压力加大,这些是我省需要着力防范和解决的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点问题。我省生态系统治理能力基础还不强,生态系统综合治理的创新意识和主动性还不够,多部门全社会协同联动机制还不健全,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的创新技术与政策研究能力还不足,科技创新以及集成应用推广体系也亟待建立健全。
全面推进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不断开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新局面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河湖保护与生态修复等重点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基本建立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制度以及气水土协同的监管治理体系,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方面为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造一批典型经验和成熟模式。为此,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全面落实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新要求,进一步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为我国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在强化法治保障,建立和完善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地方法律法规方面有新作为。要研究制定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综合治理条例及相关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及部门、企业团体及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调整与鄱阳湖流域有关的人与人、人与河湖之间的关系,对鄱阳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等各种行为进行规范。
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体制机制先行先试上有新突破。深化鄱阳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模式创新,完善大湖流域综合管理机构,研究设立鄱阳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委员会,对全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要素的开发和保护、区域发展等重大问题进行统筹规划和一体化系统治理;完善流域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系统治理规划,完善山水林田湖草治理专项规划,形成系统完整的统筹治理规划体系;深化机制创新,健全政府部门间协调议事机构,建立跨部门、跨地区协调和管理机制,形成“统一指挥、整体联动、部门协作、快速反应、责任落实”的一体网格化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联动协调新机制,配套推进“垂改”工作,建立健全具有大湖流域特色的环境监察执法机构垂直管理制度;加快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脱贫制度,完善我省全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和湿地生态补偿制度,使之与流域地区脱贫工作紧密结合,建立生态脱贫的长效机制;健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公众参与机制,设立流域生态系统保护与治理的社会监督委员会,由群众、媒体、社会组织等利益相关方代表组成,提高全社会参与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积极性。
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技术与政策研究上有新进展。充分发挥省内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省内权威智库和企业等创新平台的作用,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解决系统治理中的关键工程技术问题,结合流域系统综合管理创新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和储备性的应用对策研究,提供高水平智库成果,为重大制度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积极搭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试验示范平台,建立流域生态系统治理科技创新联盟,实施流域生态系统综合治理重大科技创新专项。
在积极争取国家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支持上有新收获。组建由多学科专家和实际部门人员参加的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专家委员会,研究制定我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规划和实施方案,为将我省建设成为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样板区提供顶层设计;针对鄱阳湖流域生态区位的极端重要性以及治理任务繁重的现实,积极争取国家将鄱阳湖流域纳入国家重点流域范围,加大生态环保资金投入支持;在实施好赣州市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的基础上,争取将我省鄱阳湖流域全境纳入国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支持范围,开展全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国家试点,为全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提供示范和样板。
作者系江西省社科院副院长、首席研究员,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江西日报 2017-11-20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