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刘克锋:传统有机肥制作弊端多无害化处理成趋势

[ 作者:刘克锋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8-16 录入:实习编辑 ]

我国制作和施用有机肥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二三千年前的奴隶社会中就有了锄草、茂苗的文字记载。

随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更是编写了不少关于农事的书籍,如宋朝陈敷的《农书》,元朝王桢的《农书》,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等书均有对有机肥料使用的记载,详尽介绍了我国古代使用有机肥料的种类、积造方法和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化肥工业在我国迅速发展,但直到1965年以前,我国农业生产一直以有机肥料为主,进入20世纪60年代化肥产量增加后,施用的肥料才逐渐转为化肥为主。

但是,我国一直坚持有机、无机肥料结合施用,尤其在蔬果方面的应用更为突出。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农业中,土地“用养结合、地力常新”的观念一直指导着我国农业生产。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具有悠久的堆、积、造、沤有机肥的历史和制肥工艺,有机肥料对促进农业生产、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长期以来,制作有机肥料主要采用传统方法,方法不科学、手段不先进,最后形成的有机肥料科技含量低,使得有机肥料一直存在着“三低三大”的问题。

“三低三大”

●有效养分低、体积大;

●劳动效率低、强度大;

●无公害程度低、污染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做法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成为制约有机肥料发展和推广的“瓶颈”。人们开始忽视制作农家肥,重视化学肥料,有机养分投入比例明显下降。”

“我国是人口多、资源相对较少的国家,大部分有机物料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把数量巨大的有机物料加以利用,变废为宝,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按生产企业的成本效益分析,秸秆、畜禽粪便等加工后可增值40%~50%;

●按农业增产增收效益分析,高效商品有机肥可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10%~15%,肥料投入产出比化学复合肥高20%左右。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大规模、大范围在种植业、畜牧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农牧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的资源量也随之增加,畜禽粪便量日益增多,它们既是宝贵的资源,又是潜在的污染源,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引起环境的污染、恶化,而且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无公害’处理和工厂化生产有机肥料成为解决禽畜粪便迫在眉睫的问题。

特别是随着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挑战,有机肥再度成为研究的热点,人们开始从更高的层次上认识有机肥。

有机肥料是重要的肥料品种之一,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其工厂化、商品化生产是克服传统有机肥料诸多缺点的好方法。

商品有机肥料的优势在于它能扬长避短、取优补缺,增产、增收效果好,深受农民欢迎,而且原料丰富,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在农业生产中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在有机食品的生产和应用中发挥巨大作用。

  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城乡发展学院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新饲料》 2017年第8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