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潘开明:占里村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和建议

[ 作者:潘开明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8-14 录入:实习编辑 ]

近年来,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占里村结合本村的实际探索乡村旅游带动经济发展、民俗文化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的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路子,推动了各项事业的稳步发展。切实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及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占里村传统村落保护和传承基本现状

高增乡占里村位于从江县高增乡西部,距乡政府驻地24公里,距县城16公里,全村有1个自然寨,189户830人(男423人女407人)。全部为侗族人口,是一个侗民族聚集村寨,全村国土面积15.97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025.38亩,人均1.24亩。占里村自古以来造就了先进的生育文化,自觉到了人与社会、经济、自然共同发展的和谐体系,被誉为“中国计划生育第一村”。该村依山傍水、民风淳朴、传统民居保护完好,生态环境优美,以及独特的生育观,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旅游的浓厚兴趣,前来考察、采风、旅游者络绎不绝。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抓计生,促进人口和谐

推进人口平衡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为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村“两委”把人口和谐作为同步小康创建的主抓手,积极贯彻执行计划生育国策,引导广大村民继存传承先人订下的寨规——一对夫妇只许生两个孩子,并结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要求,从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等方面对寨规进行了充实完善。同时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和八月初一,都由寨老对全寨人集中进行寨规的训诫,每年民族节日时都组织村民聚集到鼓楼里传唱寨规,每当青年男女行歌坐月时都被要求先唱控制人口增长的歌,每年都加强计划生育政策知识的宣传。通过完善传承计划生育寨规和加强人口计划生育的宣传,节育思想在占里村民大脑中根深蒂固,在全村倡导了良好的人口生育、婚姻习俗观念,营造了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浓厚氛围。

(二)抓环境,促进生态和谐

抓好资源环境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村“两委”依托占里先进的计生文化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着力加大全村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积极打造一个生态优美、资源节约、环境整洁、文明卫生的小康新村。一是推进人口和谐发展,控制人口增长,通过人口平衡节约了资源利用,有效地保护了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二是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认真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退耕还林等工程,推进了绿色生态家园建设,村寨四周植被良好、绿树成荫,目前全村森林覆盖率达到70%。三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和特色生态农业,村“两委”积极抢抓占里村顺利入选“中国景观村落”的机遇,结合从江县2013年“七星侗寨”环线旅游精品村建设,引导群众积极发展人口文化、民族文化旅游业,同时积极发展稻鱼鸭系统工程、香禾糯、畜牧养殖、油茶等山地特色农业,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四是推进美丽村寨建设。2011年至2017年重点实施新建60座禾晾、村委新办公大楼、环寨公路、寨门、3座花桥、防洪堤、维修鼓楼、戏台、厕所、硬化主干道及串户路、建设观景亭3个、硬化鼓楼坪、建设高位水池及消防管网、安装路灯、鼓楼宣传栏及古铜图片、维修古井、新建垃圾焚烧系统工程、民居酒店改造工程等项目共投资近1000余万元。同时积极开展“农村清洁风暴”行动,推进村寨整治,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三)抓平安,促进治安和谐

维护村寨安全稳定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村“两委”结合占里村实际,积极推进平安占里建设。在建立创建机构,明确创建目标,落实创建责任,健全创建制度的基础上,重点把打架斗殴、偷盗、赌博等社会治安方面问题写进村规民约,用村民自治的“民间法”约束村民行为,并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侗歌侗戏形式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了村民遵规守法的自觉性。同时加强矛盾纠纷排查,随时化解群众在山林纠纷、产权纠纷、邻里纠纷、惠民政策落实纠纷等方面的矛盾,维护了全村社会稳定。长期以来,该村社会治安一直良好,无治安案件发生,特别是刑事案件发生率从建国以来为0,村民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达到100%。如今的占里村可以说是日不锁门、夜不闭户,如全村100多个屋外禾仓(存放口粮的木仓)基本无锁,享有“无锁村落”的美誉。

(四)抓团结,促进民族和谐

促进团结和睦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点。为构建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村民关系、家庭关系,促进干群融洽、村民团结、家庭和谐、邻里和睦,村“两委”积极抓好民族团结工作。一是推进村级民主自治,村级重大事务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加大党务、村务、财务的公开力度,提高了村民对村“两委”及干部的信任与支持,构建了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二是抓好民生工程的实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坚持按程序落实农村低保制度,积极动员村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基本实现了社会保障的全覆盖,村民满意度得到提高。三是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每年开展“五好家庭”等方面的评选,激励家庭及其成员争先创优,争做和谐家庭典范,使占里村实现家庭内部、家庭之间、人与人之间团结和睦,互敬互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每个家庭内部人口和谐、男女性别比平衡,家庭内部在田土、财物等分配、使用方面基本没有纠纷,实现了家庭内部的和谐,为全村的团结和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加强传统民居保护力度。

一是做好宣传。通过广播、标语、宣传栏等方式加大对传统民居保护的宣传,营造良好的保护氛围,让保护少数民族村寨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形成共识。二是严格控制砖房建设和传统建筑毁坏拆除行为。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占里村的砖房建设得到有效地控制,传统民居保护也较好,群众自觉保护传统民居的意识也得到增强。

三、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是虽然每年上级注入一定的资金发展占里村,但力度仍然不够,该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整体具有民族特色的村容寨貌不明显;

二是对民俗文化、历史文化挖掘的深入还不够;

三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现在文明的冲击,民风习俗受到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语言、服饰、歌舞、民居等不太明显,特别是在民居保护上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少数民族群众整体发展的意识还不够高,需进一步加强培训力度。

四、几点建议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村寨民居保护这一块重点着手,继续加强对民居的保护与建设,使民居保存更加完好,能更好的体现侗民族特色;

(二)挖掘和保护好民族传统文化、生活习俗。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村寨的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大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高村民对环境保护和创建优美生态环境建设的意识,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党政办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