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纪勤炜:皖南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 作者:纪勤炜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8-23 录入:王惠敏 ]

作为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皖南传统村落所代表的独一无二的村落环境、建筑聚落及传统民俗等历史文化价值逐渐被公众所广泛接受,对传统村落保护的呼声也逐渐高涨。依托自身要素禀赋与政府政策支持,旅游业已成为皖南地区的支柱和优势产业。皖南传统村落在保护与开发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新建项目影响传统村落的整体环境

因旅游开发,皖南传统村落近年新建了大批酒店、停车场、接待点等,有的因为规划不科学,审批不到位,造成新建项目在材料选用、风格设计、位置选择等方面,与传统村落格格不入,影响甚至改变了传统村落的原有整体环境。另外,在旅游开发中,当地居民因仅仅考虑个人或家庭的经济收入,随意改造原先的古建筑结构等,这其中多数古建筑私自改为农家乐形式的小酒店,不仅破坏了景观而且严重影响了古建筑的寿命。

游客数量激增超出传统村落的承载能力

随着皖南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游客数量不断增加。黟县宏村当时设计的日接待游客量为6000-7000人次,而近年旅游旺季日接待均在2万人次左右,最多时日接待游客高达2.33万人次。游客的频繁出入,破坏、干扰和冲击了传统村落固有的生态与人文环境,一旦超过其承载能力,将会激发旅游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同时因为游客的激增,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废弃物,这些污染物的排放必将对传统村落带来不可逆的伤害,并最终对传统村落的生态环境产生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

商业开发冲击村落的传统文化

在皖南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有的村落将原始居民整体迁出、有的是将不同处的古建筑进行拆除异地重建,势必会破坏古村落的“原真性”。同时,有些开发商急功近利,对传统文化进行不恰当的包装或改造,还有引入不属于当地的不伦不类的民俗文化,这些都必将加速这些古村落传统文化的消亡。

旅游收入影响传统村落的利益分配

皖南多数传统村落在开发前经济并不好,加上开发商总是喜欢把原住居民全部迁出村子,再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重新“转包”或重新雇佣员工,势必会影响原住居民的收入,有的原住居民因为身体条件不适合旅游服务等原因,甚至会失去收入来源,同时开发商投资新建的各类项目也必将在后续中连续“分红”,实际上开发商已经成为旅游收入利益分配中的主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皖南传统村落的可持续保护。

如何更好地保护与开发皖南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既要“留形”又要“传神”

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原生态的生活气息、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熔铸现代先进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生机,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重要内容和紧迫而长期的任务。既要保护传统村落建筑本体、整体风貌和周边环境,又要传承蕴含其间的历史文化。传统村落里房屋、巷弄、院落、河流、水口、古井、坟地、残垣断壁、一草一木,均是物质层面的保护利用对象,而发生于这些物质存在中的记忆、习惯、仪式、信仰、手工技艺等传统文化同样重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要与礼堂文化、农民文化乐园活动结合。乡音、方言、农家菜,说书、唱戏、赶庙会,祈福祭祖传家风,拜师学艺敬乡贤,是传统村落的灵魂、血液和根脉,是村民乐享生活的常态,也应是传统村落开发利用、“旅游留人”的法宝。

专家学者参与保护开发,培养专业技术人员

传统村落属于历史资源,对村落的保护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特别是对古村落的数据库构架的摸底和整体规划需要专家学者参与。专家学者从专业的角度对摸底古村落的各项资源进行归类,针对性的制定保护措施和方案,建立健全专家咨询制度。传统村落往往都是在百年以上的村落,其建设和文物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坏,同时由于资源开发,往往对古村落的资源也造成了破坏,有些地方出现了人为制造的假景观等。这些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古村落资源的保护。政府部门可以和有关高校、研究机构加强针对性地合作,培养专业的技术人员,培训相关的管理人员等等。

加强政府主导作用,采取分级分层管理模式

加强政府主导,明确职责和义务。如何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省、市、县、镇各级政府各负其责,各相关部门进行规范管理。在传统村落保护区赋予基层干部、居民明确的权责和义务,统筹解决传统建筑产权、宅基地和居住需求等问题,在保护传统村落立法中处理好居民利益、产权所有者与保护继承的关系。要对居民进行保护意识教育,杜绝倒卖受保护和拟保护的古建筑及其构件的行为。同时,成立政府主导的工作机构,具体负责规划编制、政策制定、拆迁安置、资金筹措等工作,在处理好村民生存与发展、保护与利用、近期与长远等关系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民间力量,实行企业化运作。

针对目前皖南传统村落数量庞大、布点分散、资金不足等问题,制定战略层面的保护规划,分类分级、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保护。

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宣传,提高资源保护意识

传统村落作为一种珍贵而又脆弱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正面临着被现代文化同化的威胁,提高全民保护意识刻不容缓。各级政府部门作为传统村落的管理部门,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护传统村落责无旁贷。但传统村落的保护宣传工作要真正落到实处,不能仅靠政府等行政力量,而是要全民参与。村民是传统村落及其文化的拥有者,是保护传统村落的主体。对村民要以传授传统村落保护的知识和方法为主,在充分尊重其权益和意见的同时,让村民参与到旅游保护活动中去。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县域经济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