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2015)年会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高层研讨会讲话稿
【编者按】:2015年11月28日,“全面深化改革 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国改革(2015)年会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高层研讨会”在四川省内江市举行。本文是四川省政协副主席高烽的演讲全文,题目系编者所加,未经演讲者审定。
尊敬的宋晓梧主任,各位嘉宾上午好。在四川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攻坚期,我们迎来了中国改革(2015)年会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高层研讨会在内江召开。我们倍感振奋。各位嘉宾不辞辛苦来到内江,指点农村深化改革方向,把中央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介绍给我们,把各地的先进做法、先进经验,先进模式传授给我们,为四川的发展献计献策,我们深表谢意。
在内江见到了我多年的老领导宋晓梧主任,也见到了体改系统很多老朋友,所以倍感亲切。在此对各位专家、各位嘉宾莅临四川内江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四川的朋友们,表示真诚的感谢。
近年来四川省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战略部署,深入贯彻习近平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实施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和创新驱动三大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两个跨越,统筹抓好五位一体建设和党的建设。全省总体呈现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不断得到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特别是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整体谋划五位一体改革布局,推动农业农村国资国企简政放权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改革红利加快释放,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持续增强。
前不久召开了四川省委十届七次全会,通过了省委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和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提出了四川未来5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发出了坚持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号召,吹响建设全面小康经济强省的号角。
农村改革是当前改革的起点,也是农村发展繁荣的动力源泉。四川地域文化有改革创新的基因,是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之一。敢为天下先的探索从未止步。1978年四川广汉县率先对公社进行了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1980年,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第一个撤销人民公社,建立党政分工,政企分开的乡政府。1982年四川省绝大部分的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
当前农村改革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时期,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另一方面,适应新常态,培育新动力,释放新活力,促进农业持续增产和农民大幅增收,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更加紧迫和艰巨。
问题倒逼改革,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势在必行。在这方面,四川努力探索农村新一轮改革试点,去年召开了全省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会,进一步明确了深化农村改革的指导思想主攻方向,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发出了新一轮农村改革的想法,相继出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户籍制度,创新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机制,完善扶贫开发体制、机制等一系列改革方案。农村新一轮改革总体设计和布局基本完成,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同时在关键领域先行先试。在三个市开展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15个县开展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试点,55个县开展了农村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试点,9个县开展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3个县开展了财政金融资金整合试点,11个县开展了粮食补贴政策调整试点,30个县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成都市中区、巴州区等获批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积累经验,探索路子,推动深化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
近年来,内江市形成了三自一引基层民主治理机制,三化模式、农村BOT机制和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农村产权确权五步工作法等内江办法。内江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四川走到了本轮深化改革工作的前列,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也得到了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深化农村改革,特别是产权制度改革,需要我们对传统思维说不,为创新体制叫好。我们将利用中国改革年会在四川内江召开的契机,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认真吸纳专家的智慧成果,抓住土地这个最重要、最基本、最广泛的生产要素,抓住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这个最关键、最复杂、最积极的生产关系,以放活农村经营权为重点,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和农村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等方面下功夫,着力突破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困局、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障碍、农村资源环境瓶颈、农村要素市场体制弊端,探索发展农村生产力新途径,统筹城乡发展新机制,探索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带动其他改革攻坚突破,纵深推进,释放红利,推动四川全域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最后预祝年会圆满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作者系四川省政协副主席)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改革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