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特色小镇之 "特色产业"的选择、培育与导入
小镇要坚持“以产立镇、以产带镇、以产兴镇”,促进从小镇资源到小镇产业,小镇产业到小镇经济,小镇经济到小镇发展,最终实现产镇一体、协调发展,为中国特色小镇提供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和支撑。但特色小镇追求的不是面面俱到的全产业体系,,聚焦某个优势产业。因此,确保某一产业在小镇中的独特及主导地位,围绕其来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圈,是激活小镇经济,促进小镇特色形成的重中之重。
一、特色产业的发展路径
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经历科学选择、合理规划、核心培育,再到集群辐射,最终提升到产业品牌的发展路径。
产业选择——科学论证进行选择,重在尊重现实基础、尊重市场需求;
产业规划——把握产业发展战略,重在空间布局规划、分阶段发展目标;
产业培育——发展壮大核心支撑,重在龙头企业的招商和培育、产业链的打造;
产业集群——强化产业辐射带动,重在围绕特色产业“补链补强”;
产业品牌——增强特色城镇竞争力,重在产业文化和整体形象。
二、定位“特色”产业——特色产业如何选择
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发展首要做好产业的选择工作,目前全国各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乱象普遍,很有可能产生恶性竞争。因此在产业选择方面,各级政府应以客观的眼光尊重本地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以敏锐的眼光和科学的思维把握产业发展前景;以超前的眼光突破传统深化改革,加强创新驱动,促进特色产业领先发展。
在城市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理论的基础上,绿维创景结合市场与科学机制,提出了以6大原则引导的多层指标选择体系。
特色产业选择流程
(一)特色产业的六大选择原则
特色产业的六大选择原则
适应原则——要与小镇发展相适应,做到因地制宜、适应市场;
特色原则——特色要明显,优势要突出;
关联原则——产业关联度要大,经济带动性要强;
创新原则——创新能力要强,技术进步要快;
生态原则——要平衡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需求原则——产业的现实市场需求要大,未来需求潜力可观。
(二)特色产业的七大选择指标体系
根据以上六大原则,我们从产业本身发展层面及外部市场导向层面,给出了特色产业选择的七大指标体系——产业发展基础、产业关联度、技术创新性、产业特色性、产业环境影响、市场需求、外部支撑。整体采用专家评分法与客观数据赋分法,最终通过加权计算,选取得分最高的产业为特色产业。
三、培育“特色”产业——特色产业如何培育
“集中突破”是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小镇的特色产业选定之后,就要遵循特色小镇的培育要求,将主导产业做精做强。先采取“集中”策略,重点突破,将战略的注意力集中于产业链思维上,挖掘深加工潜力,延伸产业链条,把特色产业逐步做精做强,发展产业的核心优势。
“规模优势”是特色产业稳定发展的保障。规模效益是在产业发展基础上,全面提高“低成本生产优势”和“低成本运作优势”,在产业研究、产业应用、产业服务、产业营销方面形成集群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形成规模优势,保持竞争优势,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
(一)“集中突破”的产业链发展思维
特色产业的产业链可以比作是特色小镇的线形核心,核心的重点在于产业主体项目的培育,像栽培树木一样,做到“选得准”,重点突击,保障“立得住”、“长得大”。
“选得准”就是要符合产业的整体发展战略,找到最适合的项目/企业种子;“立得住”就是要重点培护,保证龙头项目/企业能够在小镇扎根,做到本土化运营;“长得大”就是要最优化成长,能辐射带动新枝,也具备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效益。
产业核心产业链的完善发展,就要梳理产业链思维,强化产业链配套,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
(二)“规模优势”的产业集群发展思维
特色小镇的产业集聚不同于区域产业集聚1.0和2.0,是要形成一个在核心产业支撑下的融研发创新、文化创意、成果转换、体验应用于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特色产业生态系统。
1横纵联合
特色产业的规模发展优势除了自身“纵向”产业链的壮大完善外,还要在“横向”完成资金、人才、科技、信息等高端要素的集聚,挖掘历史人文要素的集聚,充分体现特色小镇的创新导向,推动经济要素与人文历史要素的高度契合,融合产业链和创新链于一体,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圈,增强区域内生发展动力,从而保证特色小镇的特色化、创新化和可持续性发展。
2内外合力
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不同于产业园区,更具有开放性和系统性。一方面对外通过与创新网络的连接,可以将最新的产业创新信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甚至创新人才源源不断的引进到特色小镇来,推动产业生态圈的实现。另一方面,对内通过协同机制推进特色产业创新战略平台的建设,不断完善特色小镇企业主体的创新合作交流机制,促进信息和成果的互通共享。通过内外合力推动产业生态系统的创新增长极。
通过横纵联合、内外合力,推动特色产业集聚生态圈的形成,进而将实现特色小镇产业功能、创新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现代社区功能的有机融合。
2抓好投融资平台建设
依托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直投基金、政府引导子基金、产业基金等方式,打造产业发展金融平台,助力特色产业的产业聚集。一方面,为需要资金支持的企业,提供方便优惠的融资渠道和金融服务,助力企业发展,推动产业落地;另一方面,扶持产业研究领域,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推动产业的发展。
3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
确保公共资源交易公开、公平、公正,实现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专业化、效益最大化,应推进特色小镇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主要包括农村产权流转(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四荒”使用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农业生产设施设备、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农业类知识产权等)、环境能源交易(节能减排技术等)。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房地产总裁学会(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