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四个创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作者:曹茸 王澎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3-08 录入:吴玲香 ]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看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更美。实现这个目的,需要政策、科技、组织和业态四方面的创新。

柯炳生认为,首先是政策创新,一个是土地政策,一个是市场政策。土地政策主要是三权分置,这已经很清楚了,下一步就是落实的问题。而市场的补贴政策正处在深化改革过程中,还需要一些时间来摸索。

当前,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补贴,从棉花的目标价格政策到玉米的价补分离,是多种制度并存,但柯炳生认为,这种情况只是过渡性的。既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又要把改革的阵痛降到最低。这就要把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使得补贴可持续,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现代农业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二是科技创新。科技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长远动力,没有科技创新,现代农业无从谈起。柯炳生说,低成本快速检测技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生物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使农作物品种更新迭代越来越快,科技创新一直在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如今,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让农民的土地连成片,让力敌千钧的大型农机具驰骋沃野。千家万户的小农户、小生产,不能满足大市场的需求,所以就需要组织形式创新。我们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把农民组织起来,通过更好的方式把金融、劳动力、自然资源组织起来。柯炳生说。

在信息时代,要让农业农村多功能性的价值得到很好的挖掘,就需要业态创新。如今,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等业态,发展都非常迅速。柯炳生说,值得注意的是,旅游观光农业之所以持续发展,与农村本身的基础设施建设密不可分。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更好的改善后,绿水青山才能变成金山银山。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民日报》2017-03-07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