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激活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内动力

[ 作者:李生涛 王鲁兵 刘昊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09 录入:吴玲香 ]

连续多年干旱少雨,但水利设施和科学种植技术确保农作物产量连创新高;玉米市场呈现疲软态势,市场风向标引领老百姓转变种植结构,实现人均收入连年增;乡村生态观光游等新兴业态让农民鼓起了钱袋子”……近年来,山东省昌邑市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实现增产增效,探索市场引领机制降低农业风险,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拓展发展空间,激活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内动力,打通了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的绿色崛起之路。

科技支撑降成本,农业内外兼修提升含金量

记者在该市卜庄镇三教堂村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示范区了解到,今年夏秋生产中,应用水肥一体化及种子包衣、深耕深松、配方施肥、宽幅播种、氮肥后移、一喷三防等集成技术,实现田间水肥定时定量的自动化和精准化供应,切实提高肥水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实施粮食绿色生产技术后,仅小麦一季每亩就比常规种植减少成本投入100元,其中减少人工100元、化肥40元、农药10元,只有增加灌溉设施投入50元。我们这个家庭农场种植面积是120亩,总计节约成本1.2万元。建平家庭农场主赵建平告诉记者。

昌邑市粮食绿色生产技术应用到传统农业中实现了新突破,实现了一控两减三提高的目标:一控主要是控制农业灌溉用水总量;两减主要是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三提高主要是提高土地产出率,小麦、玉米单产提高5个百分点;提高劳动生产率,小麦、玉米耕种收等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90%以上;提高投入品利用率,化肥利用率和农药防治效果提高5个百分点,实现节水20%以上。

近年来,该市依托科技支撑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发挥涉水涉地资金整合试点作用,加大高产创建力度,推动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高产变超产,着力提升农业综合产能。同时,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技术推广服务机构,推行深松深耕、秸秆还田等措施,不断改良土壤,提高土地产出率,趟出农业绿色崛起的新路子。目前,该市优质良种推广应用率100%,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36万亩,年内将新建省级高产创建示范方2万亩。该市也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全国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山东省首批涉水涉地资金整合试点县。

依托大数据,让农业价格指数成风向标

我们在卖姜和种姜前会上生姜价格网查一查、看一看,指数数据成为我们确定种植面积和选择出售大姜时机的重要参谋该市围子街道大章东村大姜种植户高星波告诉记者。据了解,自20141229中国·昌邑生姜价格指数网正式运行以来,依托专业的大数据统计和分析推出了价格指数、指数点评、市场信息、价格行情、供求信息等9个模块,生姜行情走势一目了然,已成为市场的风向标导航仪

在该市土豆重要产区的石埠经济发展区有一位名叫翟庆普的土专家,他带领村集体投资1300万元,建成占地230亩的大姜土豆专业化批发市场,业务辐射全省以及深圳、海南、上海、江苏、杭州、安徽、沈阳等地,并出口韩国和俄罗斯。翟庆普看准时机,又先后成立了前村蔬菜专业合作社和昌邑市庆普农产品商贸有限公司,利用公司+市场+农户,统一供给种苗,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收购销售经营模式,与市场周边3000户农民签订了种植土豆等蔬菜的种植收购合同,形成了一个种植面积达7.5万亩的生产基地,为农民增收3亿多元。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民日报2016-12-08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