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顺利落下帷幕,天猫全天的总销售额达到1770.4亿元,较比去年增长近44%。这一千多亿的销售额,不知各位贡献了多少。
是不是一夜回到解放前?小咨不禁想到了农村那块肥沃的土地。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农村金融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短板。对于农村这个大市场,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鼓励深化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政策加金融双向驱动,真的能做好农村金融吗?
近年来,多种形式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对金融服务需求迫切,但多数新型经营主体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普通农户信贷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的问题依然突出。农村金融仍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这一期,就一起来聊一聊农村金融,让你对农村金融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农村普惠金融应坚持商业可持续化原则
11月9日在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举办的农村普惠金融利率问题专题研讨会上,专家和学者普遍认为,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应坚持保本微利,商业可持续化原则,要兼顾农村金融的“普”与“惠”则需要政策扶持。
近年来中国农村金融覆盖率逐步提高,在存汇款服务上基本达到普惠要求,但“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
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会理事长杜晓山指出,国际上小额贷款一般分为三类,分别是依靠补贴的福利性小贷,微利可持续经营的公益制度性小贷和牟取暴利的商业性小贷。“普惠金融必须走公益制度性小贷的路线,靠国家补贴的金融只能是阶段性的,没有可持续性。”
央行货币政策司利率处处长王秀丽认为,农村普惠金融要厘清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的关系。供给方来讲,只有农村金融实现了自身可持续发展才有能力支持“三农”群体,而实现商业可持续性发展收益就要覆盖成本和风险,因此需要较高的利率。从资金需求方来讲,农业本身投资回报率不高的现实又要求较低利率,因此,要解决农村普惠金融供需之间的矛盾需要一定的政策扶持。
对于政府对农村普惠金融领域的扶持,多位专家认为政府应该更加注重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建立政府担保体系以及征信系统来降低交易成本,而不宜采取财政直接补贴利息。此外,应从制度上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培育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主体,降低融资利率。
农业银行前三季度业务稳健发展
近日,农业银行发布2016年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农业银行实现净利润1541.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52%;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47元。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计量的并表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35%、11.03%和13.21%。
“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农业银行业务规模保持了稳步增长。”农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农业银行总资产突破19万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96,173.43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7.15%和7.94%。总负债177510.76亿元,吸收存款149977.69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7.07%和10.78%。年化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12%和17.10%。不良贷款余额2298.22亿元,不良贷款率2.39%,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172.73%。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工行创新金融“暖农心”
通过金融服务创新,工行宁波市分行以“组合拳”有力地提升了对“三农”和经济民生领域的服务水平。目前,涉农贷款余额已占全部贷款的三成,该行仅涉农贷款余额就高达589.3亿元。
在信贷投放规模和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重点对农田基本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放贷款超百亿元,对于符合条件的支农涉农贷款予以重点支持,增加信贷投入。同时着力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上游农资生产企业与下游农资产品的加工企业,把“支工促农”作为加强和改进对农业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重要途径。
同时,工行宁波市分行通过“融e购”电商平台等渠道推行“互联网+商业+金融”的新型业务模式,利用小微e贷,积极为线上农资、农产品交易企业提供网络融资,并推荐农资企业的优质农产品、土特产品、特色食品等中小企业上线销售。
通过增加网点、创新服务等方式,大力支持宁波农业产业化、农业基础设施、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积极推进网点、自助银行等渠道建设同时,还大力推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互联网移动金融支付渠道的应用,今年已完成16家县域、乡镇网点智能化改造,投放先进智能设备,拓展和丰富网点智能化服务模式,让农民得到更实惠、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银税互动”合作的江西实践
面对经济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改革、金融脱媒等多重挑战,银行业必须不断探索创新寻求新的出路。江西省银监局不断推出新举措,引领当地银行业稳健发展,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
今年4月,江西省银监局联合江西省税务部门启动了银行机构与税务部门签订“银税互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启“银税互动”合作模式。今年8月,建设银行上高支行向富龙食品推荐了税易贷产品,客户在了解产品后毫不犹豫地提出了申请。通过了解,富龙食品上年度纳税金额为26万元,上高支行为企业申报120万元税易贷,7个工作日审批通过,当月实现投放。
据介绍,江西银监局指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完善运用基于企业纳税信息的信贷产品,鼓励探索推出基于企业纳税信息的批量化业务办理平台。目前全省共开发运用了“税易贷”、“税银通”等13项银税合作产品,均为线下产品。
线上产品方面,目前江西银行正在创新开发“税e融”网贷产品,目前已完成系统测试,将于近期上线。业务流程优化方面,建行江西省分行在办理税易贷业务上实行“四个优先”,即优先受理、优先申报、优先审批、优先贷款规模,并且将税易贷客户新增和贷款新增列入KPI考核指标体系,专门配置税易贷考核费用,提升各分支机构营销税易贷业务的积极性。
2018年广州将建成270家农村金融服务站
日前,广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提出,广州将按照建设1个农村金融服务站服务5个行政村的总体原则,在现有农村金融服务站基础上,利用3年时间新设219家,到2018年建成270家农村金融服务站,实现全市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全覆盖。
《方案》提出,广州将推广省妇联、省财政厅、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联合实施的“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项目”。
项目为农村妇女创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扶持,引导银行机构对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实行基准或优惠利率,降低担保门槛,简化审贷手续,开通“绿色通道”,动员鼓励巾帼创业示范基地、女性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贷款创业大户与贫困妇女一对一帮扶,帮助农村妇女创业致富。
《方案》提出,广州要探索开展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贷款。加快推进各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民住房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农村产权抵押登记制度,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引导本市金融机构、农村产权交易所开展相关业务。
同时探索推进以林权、农业机械设备、运输工具、水域滩涂养殖权、承包土地收益权、渔业船网工具指标等为标的的新型抵押担保融资方式。《方案》还支持各区探索特色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其中,增城区将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花都区将建设广州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体系试验区。
仁怀电商拟建农村金融服务站76个
日前,仁怀市决定,由市党建办牵头,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行业指导、监管和服务,强化与贵州农经网、贵阳银行深度合作,拟在全市符合条件的村新建金融服务站。服务站主要由仁怀农村电商负责承建,与农村淘宝服务站整合运营,一期建设服务站76个。
此举旨在贯彻落实“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充分发挥贵州农经网省到县的组织体系优势和网络服务延伸到村的资源优势,高效利用贵阳银行金融服务资源,为农村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服务、便民服务等,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据悉,农村金融服务站建成后,贵阳银行与贵州农经网便可为村民办理金融借记“福农卡”,村民在村里便可通过站点办理和享受小额贷款、存款、转帐、汇款、本行或跨行免费小额取款、水电通信缴费、彩票购买、保险购买、农村产品销售、物流中转、气象科技、乡村旅游等多项业务和服务。该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中,拟于下月中旬正式运营。
平安银行社区金融进入发展新阶段
11月5日,平安银行在上海电影广场举行了“平安银行社区金融第二届‘平安邻居节’颁奖暨闭幕典礼”。平安银行副行长蔡丽凤、首席运营官林德云等出席典礼。
尽管才来到第二届,但“平安邻居节”已因其丰富的情感积淀与内涵,在业内得到肯定。据了解,今年“平安好邻居”作为社区金融品牌的“第一人”,入围了素有“广告届奥斯卡”的“大中华区艾菲奖”,与网易有钱、京东金融等非传统金融机构同场竞逐。
除了在品牌上的深耕细作,一年以来,平安银行社区金融在业务上亦发展势头强劲。数据显示,平安银行的社区网点从去年的290家发展到348家,在并未大规模扩建的情况下,客户数实现翻番,从30万增长到60万;管理资产亦从260亿增至500亿,网均资产规模接近1.5亿元。
平安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社区金融,该行历来强调不做运动式发展,做一家成一家。在“提质增效”的大原则下,平安银行今年持续丰富社区产品线、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搭建社区线上平台、提升社区人员专业技能,为社区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备足了弹药。
而伴随正在全面推进的零售转型,平安银行社区金融也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据介绍,未来,社区网点将融入平安银行的整个零售网点经营管理体系中,承担获客、服务、经营三大职能,并逐步完成智能化转型,在满足零售客户的需求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农村普惠金融利率问题成痛点
农村金融一直是我国践行普惠金融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众所周知,农村金融的利率水平,尤其是小额信贷在农村的利率,一直高于城市贷款利率,因此,一系列关于农村金融利率问题成为业界持续关注的焦点。
“随着国家融资成本降低,中和农信对农户的贷款利率现已降到18%的水平,这个数字很多人听着还是偏高。”11月9日,中和农信总经理刘冬文在中国人民大学普惠金融研究院举办的“农村普惠金融热点利率问题”专题研讨会上如是说。由此观之,利率问题或已成为农村普惠金融的痛点。
知士思考:如何判断利率高低?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王君表示,不能简单以绝对数值来考量农村金融的利率问题。那么在此背景下,该如何判断农村普惠金融利率高低呢?
有专家提出,判断农村金融利率水平高低,需要厘清农村金融资金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的关系。资金供给方的利率不仅考虑覆盖成本,也要考虑风险成本,同时坚持适度盈利的原则;而资金需求方考虑利率水平则从投资回报率来考量,二者供需一匹配,就会发现存在供给方觉得利率水平适中、需求方觉得利率较高的矛盾。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马九杰认为,判断小额信贷利率高低,是一个国际上争议都比较大的问题,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相同。从商业伦理的角度看,针对穷人不能有剥削性的利率;从机构可持续的角度看,如果机构做小额信贷并不是从中获取暴利,那么这个金融服务对社会就是有益的。
小额信贷机构提供资金的利率高或是低与其运营情况有关,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公司运营成本很低,但利率极高,那么就不太合理;若运营成本很高,为了覆盖成本,利率较高也有一定的合理性。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贝多广坦言。
因此,王君表示,农村金融利率到底多高为宜,是一个实证性问题。若能设计一个良好的、有足够代表性的综合需求调查,真正反映农村农户的真实金融需求和资金供给方所能承受的负担,则可进一步判断利率水平的高低。
农村金融应该如何发展?
风险大、成本高、动力不足,是金融机构不能很好服务“三农”的“痛点”所在。为了寻找有效突破口、让农村沉睡的资产“活”起来,国家也在政策层面不断出实招。比如,去年底,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正式赋予“两权”抵押融资功能,让农民手中有了资产来解决缺乏抵押物的问题。但改革并非一帆风顺,近日有专家指出,因为担心抵押失败以后农村的土地处置难,金融机构开展此项业务还有不少顾虑,意愿还不足,试点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
可见,在当前我国城乡差距依然客观存在、农村金融需求日益迫切的情况下,金融机构支持“三农”不能简单地沿袭传统的思路和做法,需要转变思维,“入乡随俗”,结合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创新服务方式。
从目前国际国内农村金融成功的案例来看,能实现双赢的金融机构大部分都采取“扶持农业产业链成长”的价值投资手段。由于农业的弱质产业特性,金融机构除了资金投入和科学管理外,更重要的是,需要付出时间、精力,甚至提供技术让服务对象强大起来,才能够实现信贷链条的有效循环。而农业本身的稳定属性又决定了一旦形成良性循环,在用户黏性、坏账率等方面表现较好。
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这方面的成功实践也在表明,真正有志于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还是应当具备点“老农种庄稼”思维,除了必需的投入外,还要有一份耐心陪伴成长的情怀。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咨询范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