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湘桂边陲的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保留有众多的古民居古村落,苗族建筑文化多姿多彩,拥有较高的人文历史、文化艺术和经济社会价值,民族文化底藴浓郁,特色鲜明。千百年来,城步苗族建筑形成了稳重、典雅、均衡、美观的空间美学风格。
城步苗族民居,具有南北不同的建筑风格。在县城北部开阔地带,居民普遍建筑四合院落。这种四合院落,一般以矩形、方形庭院四面修造房屋,每座房屋之间用走廊连接起来,各房屋的外墙形成对外封闭的“马头墙”。院内设有小天井,用于采光和聚客。板壁门窗,雕饰精美,花鸟虫鱼,惟妙惟肖。每座院落,槽门巍峨,鳌头高耸,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端庄稳重,古色古香。而县城南部地区,由于地势险峻,山多田少,为节省耕地,苗民建筑一般以三层重檐木质卯榫结构的吊脚楼为主,依山傍水,鳞次栉比,气势恢宏,古朴美丽,且注重地理朝向等建筑习俗,山环水拱,闭气聚财,吊脚楼房从山脚延伸到山腰乃至山顶,成团结寨,辉煌壮观。至于那些凉亭、鼓楼、风雨桥和庙宇宗祠,更是木榫穿连,飞檐重叠,鳌头高耸,气势磅礴,令人啧啧称奇。
“腊梅怒放,丹凤朝阳”城步钟家坊精美大气的巨幅木雕,使整座民居显得豪华气派。
(雷学业/摄)
城步四合院建筑体现为矩形、方形庭院,四面修造房屋,走廊穿连,用鹅卵石铺成圆形、柳叶形图案,六页堂屋门精雕花鸟虫鱼和吉祥动物,神秘古朴,端庄稳重。
(杨瀚/摄)
湖南城步苗寨几乎寨寨建有寨门,高大气派,飞檐翘角,造型优美,供人车歇停。
(杨瀚/摄)
当房屋正前方面对凶险景物时,主人就在自家堂屋正前方安装照壁,并上写“泰山石敢当”字样,从而化解凶险,迎来吉祥。
(杨文武/摄)
湖南城步县城新建的荣昌风雨桥,长218.98米,宽12米,总高度27.86米,廊桥由5座3层高的亭楼、166间桥廊组成,气势雄伟壮观。
(杨瀚/摄)
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县城民族文化体育中心牌楼。
(杨文武/摄)
具有湖南沅水第一湾之称的城步易家田古村落,村内保存了完好的明清四合院建筑和清代惜字炉。
(张键/摄)
苗族特色浓郁的湖南城步兰蓉乡会龙村苗族民居,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吊脚楼上。
(雷学业/摄)
惟妙惟肖的双鹿(禄)临门托檐圆雕。
(黄周凡/摄)
(文字作者雷学业系中国民俗学会会员,邵阳市政协文史研究员,城步苗族自治县政协学习文史委主任)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