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在部分农村,“村霸”、宗族恶势力猖獗,“土皇帝”横行一方,违反党纪国法,操纵选举、开设赌场、暴力抗法、霸占资源……民众深恶痛绝。(2月12日新华社)
近年来,“村霸”成为一些地方村干部的代名词,广大群众对此深恶痛绝。2月8日,《人民日报》还曾报道过河南舞阳县澧河村原村党支部书记张健国以“万岁”自居,横行乡里,河北定州大辛庄镇泉邱二村原村委会主任孟玲芬给结婚的村民送花圈,被称为“最牛村主任”等典型案例。村官成为村霸,给农村干部队伍的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害,并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如何防止村官成“村霸”,是当前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对恶霸村官,村民往往敢怒不敢言。其实,村官与村民原不该关系紧张,同在乡土最底层,两者有着较大比例的利益重合点,即便存在龃龉也可通过和解实现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其实,村官既然能称霸,总有“过人”之处,比如依托于庞杂的家族势力,再比如性情乖张、经历复杂。面对这样的恶霸,个体村民显然无法也不敢抗衡。即便村民有心联合行事,也不敢明着来。在村主任选举中,村霸往往能够通过恩威并施的手段操纵选举。特别是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不少乡村日渐凋敝,变得空心化。凡是稍有能力者大都移居城镇,这就给村霸垄断乡村事务以极大的便利,即便在外打工的村民逢年过节回到乡村,也无法对村霸实现有效制衡。长此以往,农村基层的法律信仰被削弱,村霸更加有恃无恐。
乡村治理是个难题,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打击村霸、宗族恶势力最有利的武器,就是法治。面对日益猖獗的“村霸”,亟须高扬法治利器,让法治精神渗透到农村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彻底铲除“村霸”和宗族恶势力产生的土壤。比如,要推进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有效实施,尽可能地确保“恶霸”选不上村干部,或者即便选上,表现不佳时也可通过和平手段将其罢免掉;比如,要强化基层政治治理中的治安努力,公安部门要对日常侵害村民合法权益的行为作出依法及时处置;要切实加强对基层自治组织及其干部的管控,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出重拳、下猛药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和违法违纪行为,绝不能让基层自治组织成为监管的“真空”地带。唯有构建更加完善的监管体系,并让其有效发挥作用,才是遏制“村霸”现象,推进基层自治健全发展。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青岛日报 2017年2月14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