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高校引导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 作者:禾苗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5-16 录入:吴玲香 ]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校园内开展了以“弘扬农业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农业科技文化节,让同学们近距离体验了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带来的乐趣,普及了农业知识,传播了农耕文化。(5月14日 新浪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基本保障。大学是优质人才的输出地,乡村的持续发展,需要一批批熟稔三农的热血青年投身乡村工作,如此才能为乡村的振兴发展保驾护航。

然而,高校除了农学院的学子,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所学课程里有关乡村的内容普遍接触较少,毕业意向也大多倾向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投身乡村的人始终凤毛麟角,屈指可数。究其原因,正是高校的教育疏远了乡村,冷落了农业文化,低估了农业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广大学子投身乡村事业,积极建设乡村,不仅可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源源不断地输送丰富的高素质人力资源,也可为高校毕业生开辟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就业领域,还能为乡村的振兴发展提供知识青年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助力乡村振兴,开拓乡村发展的新天地。

如何让广大学子更多地了解农业文化,爱上农村,积极投身乡村事业?毕竟受制于传统观念,如果一个大学生毕业后选择乡村事业来打拼,仍然会有来之亲朋好友的不理解甚至反对,认为其白读了大学,社会舆论的偏颇也会施加较大的精神压力。但是乡村振兴最渴求的就是这些知识新青年的加入,惟有他们的积极参与,才能为乡村带来朝气和希望,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早日实现。

如何解决这一凸出矛盾,就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学校里广泛宣传,多多引导,如参考南京农业大学的创新做法,学习借鉴农业科技文化节这一类良好做法,在校园里常规性地开展有关乡村振兴的主题文化活动,采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来吸引高校学子更全面更深入更生动地接触乡村,了解当下的乡村发展最需要的有哪些,最缺乏的是什么,自己是否适合在乡村工作,能否有在乡村创业初期承受住周遭人不理解的勇气,能否有振兴乡村贡献自我力量的决心……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广大学子们在就业抉择时需要完成的自我问答题。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仍然求贤若渴,不断向知识新青年抛出橄榄枝,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行动起来,鼓励和引导有意愿的大学毕业生,积极参与乡村的建设发展,为乡村的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驱动力,助推乡村快速发展,早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

(作者单位:四川省蒲江县国土资源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