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沙县浔龙河村的调研报告
长沙县果园镇浔龙河村曾经作为省级贫困村,通过明确产权边界推进乡村资源资产化,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导、村级集体经济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投入为主力”的“三驾马车”新机制,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有机结合,取得了农民有获得、企业有回报、政府有期待、社会有发展的多赢局面,真正成为“原住民、新居民、探访民”共同组成的城市和乡村、产业和城镇有机融合的特色小镇,是三湘大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一张耀眼名片。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与宏观经济环境的双重影响,浔龙河村的经济社会发展遭遇了重大危机,如不能快速有效应对,将可能陷入崩溃的边缘。
一、浔龙河村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推进的主要成效
浔龙河村经过10年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先后荣获“2018中国特色小镇博览会优秀示范案例”、“最具传播价值中国民族品牌”、“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未来之星”、“2018中国乡村振兴先锋榜”、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成为了全国乡村振兴的明星村。
1.建设项目全面推进。省政府2019年将田汉艺术小镇评为湖南首批特色文旅小镇,浔龙河村作为田汉艺术小镇的主要组成部分,长沙县明确了“湖南典范、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建设目标,加快推进了产业项目和公共配套项目建设。如乡村振兴培训中心主体完工;星光戏剧文化园完成了规划设计,正在开展土地摘牌等开工前准备工作;与上海嘉兆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引进了总投资达10亿元的童话世界和海洋馆项目,正在开展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公交车站、东八线辅道二期、宋水线A段提质改造、110千伏变电站、卫生院等项目建设均按时间节点顺利推进;雅礼田汉实验学校顺利签约,落户浔龙河村。截止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30多亿元,入驻个体商户120余家、大中型企业项目建设15个,成为了长沙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2.党建与集体经济全面提速。持续推进“村企共建”党建,以“组织共建、党员共管、阵地共用、活动共抓、发展共促”的“五共”工作法,高质量推进基层党建。组织村企党员开展“学习树湘精神、推动乡村振兴”主题活动;开展第二届暑期关爱青少年留守儿童活动和第三届群众微心愿活动,切实发挥党员作用。深入推进“党建+五零”建设并被评为长沙县第一批“五零”示范村。依托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通过开展土地流转、房屋租赁服务和土地租赁、入股经营等发展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到2019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500多万元,村集体直接收入120万元,是5年前的10倍。
3.农民收入渠道全面拓宽。在产业经济和集体经济带动下,浔龙河村村民拓宽了增收渠道:一是资产性收入,户均每年可获得土地流转费7000多元、门面租金3万多元;二是就业性收入,500多村民实现就地就业,年均收入3万多元;三是创业性收入,100多村民在工程建设、旅游产业等方面自主创业,收入更加可观。浔龙河村村民的人均收入实现了从2009年的0.25万元、2016年的2.4万元,到2019年的4.1万元的三级跳,其中实施双集中的村民人均收入已近8万元。
二、浔龙河村乡村振兴持续推进遭遇的四大危机
今年以来,受大环境影响,社会资本投资放缓,金融对农村的投入滞后,目前浔龙河村的乡村振兴遭遇多重危机。
1.村庄开发遭遇短期资金流动性危机。作为乡村振兴的市场模式,浔龙河村是由湖南棕榈浔龙河生态城镇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整体规划、开发建设和运营。公司自成立以来通过股东投入资金、公司借款以及销售回款转投入村庄各项目建设共计21.4亿元。尽管公司已经积累资产总价值达到17.18亿元,但由于村庄项目建设投资周期长、回报相对较慢,目前公司总负债也达到13.98亿元。到明年春节前,需要归还借款以及支付利息、工程款、村民资产租金、员工工资等共计1.6亿元。受今年疫情的影响,公司两大控股股东之一棕榈盛城投资有限公司已经无力投入,股东之二湖南浔龙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已经倾其所有投入。由此,村庄开发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短期流动性危机。
2.村庄富民项目建设面临中断的危险。浔龙河村当前在建的项目有乡村振兴培训中心、党建广场、田汉戏剧园、生态产业园(度假村+童话小镇)等,另有与湘雅医院合作建设的高端康养社区医院、雅礼附属学校、研学教育基地等即将启动建设,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推动浔龙河村的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尤其是推动本村村民的就业创业、财产性收入以及就学就医条件改善等实现新的跨越,并对周边村镇产生强有力的辐射带动作用。但当前村庄开发出现的短期流动性短缺问题,将导致这些富民项目建设延期,部分项目甚至会流产,极大地影响村庄建设发展的整体进程。
3.村集体与村民当期收益存在受损的风险。浔龙河村的开发,一开始就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村企通过推进土地集中流转与异地置换,引导村民以土地入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使农民的土地、资产大幅升值。村里的农业、旅游、商贸、物业等产业板块吸纳了上千人就业,带动了大量村民自主创业致富。但今年受疫情影响,文旅、研学、商贸等复工复产较晚,虽然后期复产成效明显,但全年的整体效益不及预期,村民收入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当前村庄开发出现的资金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则会进一步影响到村民的资产租赁收入、劳务收入、分红收入,使村集体与村民的全年收益受损,将严重危及该村的社会稳定。
4.村企共建共享的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浔龙河村在发展的过程中,重构了乡村治理体系,建立了村企共建的党建共同体,形成了企业、村集体、村民“谁投资谁受益”的利益分配与共享机制,各类主体的投入、责任、利益边界十分清晰,也因此长期以来党群关系、村企关系十分和谐。村庄的开发也一直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朝着规划的目标与方向前进,前景可期。尽管当前因社会资本后续投入乏力导致的资金流动性危机是暂时的,但这一问题若不尽快妥善解决,则可能产生“挤兑”效应,出现借款人、施工方、银行、投资方、村民共同对平台企业失去信心而出现“挤兑”潮,不仅迫使平台企业破产,更使村企多年来良好的合作关系毁于一旦,村庄多年来作为全省标杆村的形象毁于一旦,严重影响到村庄的可持续发展。
三、浔龙河村乡村振兴出现当下困境的三大原因
通过梳理浔龙河村近10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造成当下困境的是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是由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企业承担了较多的公共服务职责。公共服务的天然职责是由政府来承担,而作为资本下乡的乡贤企业,浔龙河公司前期开展了土地流转、安置房租赁、安置就业、支持创业等大量民生投入以及相应的公共基础设施投入,承担了大量的公共服务职责,进行了大量的公共服务投资。比较典型的如为满足浔龙河村民对高质量教育配套的需求,在长沙县政府与北京师范大学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后,由浔龙河公司投资在浔龙河村建设了民办非盈利性质的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浔龙河校区,投资总额高达3个亿。该校2018年9月开学,目前在校学生近1500人。
2.企业投资了大量回报周期长的产业。作为资本下乡推动乡村振兴的乡贤企业,浔龙河公司产业投资目前已累计投资约20亿元,主要产业如下:(1)教育产业:建成北京师范大学长沙附属学校(浔龙河校区),集国防教育、素质拓展于一体的童勋营素质教育基地(已于2015年投入使用)。(2)生态产业:已流转当地农田、果园、山地共计3000多亩,种植优质水稻、蔬菜580亩,种植花卉苗木600亩,建设了农产品加工厂、花木基地建设、麦咭农场等项目,浔龙河绿色农业产业已获得农业部“浔龙河”牌绿色食品认证。(3)文化产业:引进北京星光集团联合打造田汉国际戏剧艺术小镇项目,项目以国歌和戏剧文化为主题,将项目建成文化旅游+文化产业+旅游演艺+艺术品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文化旅游产业园区。(4)康养产业:由政府投资建设高端康养社区医院,并与湘雅医院进行合作共建高端新型社区医院。(5)旅游产业:湖湘美食街、樱花谷、木屋酒店、民俗街已建成并投入运营,成功多次举办麦咭音乐节、春节灯展、龙虾节以及与金鹰卡通频道开展多次合作。项目已引进嘉兆国际集团拟规划建设集海洋生物、温泉酒店、水上世界等于一体的特色酒店,二期拟规划建设集萌宠动物休闲农场、奇幻大世界、魔法城堡、餐饮酒店配套等在内的中南地区最具特色互动式游学童话乐园。从现有建成投入运营及规划建设的产业来看,浔龙河公司投资的产业绝大多数都属于回报周期很长的产业,而非外界传言的以房地产为主,受我国金融“短贷长投”政策的影响,运营这些回报周期长的产业对现金流的要求极高。
3.核心产业文旅产业受疫情冲击最为严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旅游产业到5月份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复工复产,导致前5个月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原本文旅产业也就仅节假日和周末有较大客流量,而受今年疫情影响,整个文旅产业的客流量出现明显下降,因而对浔龙河公司现金流造成巨大压力。
四、破解浔龙河村乡村振兴困境的基本建议
尽管浔龙河村目前遭遇困境,但浔龙河的乡村振兴未来前景有目共睹。因此,要多方式有效应对,化危为机,使浔龙河村转型升级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城乡融合第一村”,让作为湖南三农工作标杆的全国综合改革名县长沙县这面红旗持续飘扬。
1.强化领导机制在乡村振兴中的突出地位。脱贫攻坚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是有五级书记抓扶贫的领导机制作坚强保障。《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已经明确乡村振兴是五级书记负责制,特别是县委书记为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以确保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因此,一是建议长沙县委建立有效应对的领导机制。县委书记为牵头人,建立浔龙河村的帮扶组,建立问题的责任清单,全面推进问题的有效化解。建议由长沙县人民政府出面协调浔龙河公司债权人,对贷款期限适当延长,缓解当前现金流压力。二是建议省、市、县三级政府的相关专项资金予以支持。解决浔龙河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出现的短期现金流动性危机,确保乡村振兴事业稳定推进。三是建议省、市、县三级政府建立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金。对浔龙河村产业发展给予贷款贴息,引导农业政策性银行加大对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贷款支持力度。
2.明晰在乡村振兴中企业职责与政府职责的边界。企业投入是市场行为,公共产品是政府职责。在浔龙河村企业承担的最大项目是教育。为满足浔龙河村民对高质量教育配套的需求,在长沙县政府与北京师范大学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后,由浔龙河公司投资建设了民办非盈利性质的北京师范大学长沙附属学校(浔龙河校区)。而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的另一所长沙附属学校(空港城校区)则是由县星城投公司投资建设的。为此,建议由县政府星城投公司收购浔龙河校区,从而更加有利于统一开展学校的经营管理,并减轻浔龙河公司的部分债务压力,解决部分现金流问题。
3.着力主导产业与基础产业的协调发展。浔龙河村的主导产业,如生态文旅产业的发展非常强劲,但过度依赖主导产业,基础产业如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特色餐饮、特色服务业没有协调发展起来,导致主导产业孤军奋进、单兵突进,发展不可持续。建议县乡政府加强引导,鼓励公司与村集体协商,在产业投资上调整思路,推进配套产业协调发展,并与村外的产业加强互动,推动打造竞争力更强的产业链。
4.由主要依赖外力向主要激活内力突破。在惯性思维下,乡村建设发展往往过度依赖外力,外力一出问题,则无法应对。如过去所依赖的招商引资现在可能会出现问题。关键要以内为主,以我为主,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浔龙河村突破困境需要全面盘活内部资源资产,重心放在激活内部的潜力上。建议县乡政府做好动员工作,推动企业与村集体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发挥好村庄的力量,特别是农民和村集体的主体力量,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投入村庄建设发展,包括引导公司实行工资转股、债转股、租金转股等,形成利益共享机制共度难关。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本文作于2020年11月,来源:《农村发展要报》2020年第19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