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基层干部要有“工匠精神”

[ 作者:石成香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3-05 录入:吴玲香 ]

工匠们能够制作出精致完美的艺术品,离不开三个步骤—“构思”、“精雕”和“坚持”。而基层干部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成绩,同样需要“工匠精神”。全国模范检查官、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周会明,秉持“工匠精神”,用精干、忠诚、担当守卫公平正义,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出不平凡的一生。

“构思”,即要明确目标。蒙田曾说过“没有一定的目标,智慧就会丧失”。基层干部要想有所作为,就要学习周会明扎根基层、亲身实践、明确目标。在工作中多构思、多思考,理清思路、抓住重点,确保工作朝着既定的目标稳定前行。

“精雕”,即要耐心细致。“欲速则不达”,能人巧匠做出完美的产品,都是通过精心雕琢而成的。基层干部要想把工作做好做实,就必须耐心细致,才能“百密而无一疏”。特别是在面对群众时,更需要“俯下身子”,耐心细致的倾听心声,了解问题,解决难题,真正做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方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信任。

“坚持”,即要持之以恒。周会明之所以能受到百姓的爱戴、同事的敬佩,就是因为他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的精神感动了所有人。“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基层干部应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同时还要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勇气,才能在基层工作中有所作为、大有作为。

基层干部若都能运用好“工匠精神”,有目标,扎根基层,耐心细致的工作,做到无怨无悔,持之以恒,都能把人民的事业做好,都能制作出完美的产品。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先滩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