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杨雄:群众在干部考察中最有发言权

[ 作者:杨雄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486 更新时间:2016-07-22 录入:实习编辑 ]

一说到干部考察,往往是人选确定,再按程序进行。如何克服“突击式”考察带来的弊病,构建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山东济南市继去年对各区县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干部日常考察和后备干部专题调研后,今年又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调研巡视,探索创新干部考察的理念和方式。(2016年7月20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到干部考察,往往是由上级或个别领导提出推荐人选,再派出一拨干部到基层去找“一把手”“了解”提拔对象的情况,再由“一把手”通知若干人进行座谈、开展民主测评……。表面看来,这样的程序中规中矩,看不出什么猫腻来,其实,问题的在于考察对象是由上级和个别领导推荐,参加座谈和民主测评的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也是由领导指定,这样的考察,代表的仅仅是个别领导的意愿。

上级或个别领导推荐提名下级干部时,往往注重的是工作业绩如何,在自己心中的印象如何,而这个人到底如何,发言权在群众手中,因为一个干部干得好干得坏群众最清楚,干部的道德品质如何,综合素质如何,群众心中自然有一杆秤。

“一把手”考察干部只有走群众路线,才能防止少数人说了算,才能预防干部“带病”提拔,才能防止徇私舞弊、买官卖官的贪腐现象发生,选出来的干部才会被群众认可。考察干部的范围越广,群众参与度越深,对干部考察得就越全面、越准确、越真实可靠。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反腐倡廉的浪潮中落马的众多“老虎”“苍蝇”,就是因为干部考察之弊,使一些干部“带病”上岗,从而走向贪腐的深渊,既损害了干部本人,也损害了干部队伍建设,更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让群众参与到干部考察中来,不能只说在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要从制度建设做起,从最初的推荐提名做起,确定考察对象后,要在考察对象服务范围内采取科学的方法,随机抽取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开展座谈和民主测评,以斩断暗箱操作的黑手,确保考察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让群众参与到干部考察中来,就要不断探索创新干部考察的理念和方式,就要敢于将考察过程置放于群众目光之下,不仅要公开考察组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还要设置举报电话,意见箱,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接受群众监督。要健全法规,落实干部考察责任追究制度,对在考察工作中违反党的纪律、徇私枉法,出现用人失察的,要依纪依规从严处理。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高灯镇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