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吴迪:京东农村金融颠覆传统金融的供给思路

[ 作者:吴迪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4-20 录入:王惠敏 ]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京东作为一家互联网电商企业,对于投资农村金融的想法。在城市生活久了的人可能并不是很了解农村,不了解农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而我们在看到一些偏远地区农业还很落后的同时,也注意到一些地区的农业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比如黑龙江农垦、新疆农垦,这些地方在产量、技术等各方面,与欧美的农场已经没有任何差距。

那么,在幅员辽阔、区域差距极大的中国,京东要从哪里切入去深入了解农村,深入了解农村所需求呢?

三个领域看农村:痛点、趋势、需求

从2014年起,京东就开始对农村业务进行前期调研,关注农村的社会现象,收集农村的真实数据,去发现农业的趋势和农户真正的需求和供给。

第一个领域,我们通过数据,研究农村的生产经营效率到底差在哪,哪个环节是真正由于资金的限制而阻碍了集约化、现代化进程,农村市场到底哪一个领域的需求最多,农民最主要、最大的消费需求是什么。

第二个领域,我们关注农业发展的趋势方向,站在未来的角度去发现我们的最终目标,也就是农业、农村和农民在未来究竟能有怎样的发展。这样通过对比,我们才能知道现在中国农业差的是什么,农村缺的是什么,农民需要提高的是什么。

第三个领域,我们在调研中,特别是在对中部、西部、西南部地区的调研中发现,现在农业农村正在发生的,并不是一场自上而下的由政策推动的“改革”,而是一场自下而上的“变革”。

这种变革是如何发生的呢?是在市场经济观念和意识真正地深入触达到农村,触达到每一个农民心里的时候,他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跟市场对接、通过市场寻找资源实现自己价值、实现自己致富增收目的的真实需求。

所以我们认为,现在中国农村需要的金融,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上而下地去提供”的金融产品,而是根据“自下而上的需求去设计”的金融服务。

传统金融机构为何“逃离”农村?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大部分金融机构不敢涉足三农领域,农村金融的难点在哪里?

第一,是城乡二元结构这个历史原因,使得农民的思想意识观念还是受到一些限制。同时,现有的农产品价格管控体制,我们认为并不是真正为农民好,而是在伤害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并且,农村的各项生产要素也处于短缺状态,虽然近些年村村通工程、信息通信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推进,但在实际调研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很多地区的教育、医疗、文娱设施等该由政府提供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实际是在收缩的;原来的村级小学现在需要合并到乡,原来的乡镇中学现在必须合并到县,很多农业人口是被动地卷入了城镇化的进程。

第二,是人文因素。由于信息不对称和观念落后,我们判断在未来的5-10年,农村仍将维持熟人社会的状态,在县一级以下,熟人社会的存在更将是长期性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阻碍了商业和市场的发展。

第三,是农业生产的落后。传统的种养殖行业还在靠天吃饭,没有用技术替代人力。农产品的标准化体系也存在缺失,没有一个统一的系统和渠道,能够让好的农产品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农产品市场方面,农产品流通不畅、供需不匹配的问题也始终没能得到解决。直接表现就是农副产品价格的波动,我们认为这就是整个流通环节的流通速度在下降的征象,而且这种征象在下半年会更加明显。

其实,此前也有一些互联网企业希望能够解决农产品流通的信息对称问题,但操作起来之后,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较差,投入的成本过高,有一些机构就开始退出了。

京东为何要推出“3F”战略

在推出“3F”之前,京东其实一直在做农村战略,但我们发现,在任何一个领域单独触达到农村市场都形成不了合力,反而会放大经营的风险和渠道建设的风险。于是我们才考虑做一个完整的闭环,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和金融下乡,进行有机结合,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形成了完整闭环的时候,金融再下去,才会更为顺畅地嵌入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自己的定位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这意味着我们对数据的掌握要远大于我们的实际业务规模,包括对内对外开发数据,激活行业内传统企业处于沉淀休眠中的大量数据,在实时的交易中不断抓取、积累农村商业行为中的数据。大数据是我们和其他同业友商最大的不同,同时为我们未来建立农村动态化的征信系统提供基础条件。

京东金融的五大战略走向

第一,  打造产业链闭环。最开始我们是通过京东商城、京东采销、农产品进城这个体系来打造产业链闭环,而最近我们正在逐步走出去,通过与其他的全产业链企业进行金融、信息等领域的合作,对所有的农业细分行业进行梳理。

第二,抓住三农的发展趋势。因为我们看到有一些地区在农业领域做得非常好,比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它现在的大数据系统,已经可以做到卫星遥感,全天候连续采样,每三小时报送一次相关的动物信息和棉花的长势情况,可以预测两三个月内可能出现的虫害问题。只有抓住这些能够代表农业未来的趋势,我们才能知道现在该做些什么。

第三,遵循循序渐进的发展方式。明白这一点,对做农村金融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同业传统银行做农村金融的时候,会受制于传统金融机构的限制,习惯用它原有的产品,依靠它原有地域的市场策略,这是不尊重当地农业发展规律和农村金融需求的表现。我们希望做一个开放式入口,尽量满足所有符合当地农业生产经营周期、符合产业链发展趋势的需求,这样才有继续做产业链延伸的基础。

第四,如何去建立一个比较理性的风险边界。要理性客观地看待三农领域里面的风险,大家都在讲农村的信用风险很麻烦,很多农户没有契约精神。但我们认为,真正致力于农业种养殖的农民,他们的诚信度是非常高的。除了经营风险之外,还需要缓释掉自然风险,做到与农业金融的需求相符合。

第五,打造满足三农发展的平台。目前,这个平台的建设已经纳入了我们的议事日程,我们将整合京东内部所有农业领域的资源,如农资电商、农产品电商资源等,还会对现有一些很成熟的产品,针对农村市场加以改造后推出。

京东农村金融的四大产品线

回归到京东农村金融的具体做法,我们有四大产品线:乡村消费金融、农业生产金融、农村理财以及农产品众筹。

这四个产品线除了原有的京东电商下乡的体系之外,还要与行业内的大型机构合作,借助双方的平台进行风险控制。比如,我们最开始和杜邦先锋合作,杜邦先锋最好卖的产品商品玉米,那我们选择的下一个合作伙伴就是新希望,新希望是最需要商品玉米的。类似这样的连接一旦做通,不仅是打通了销售渠道,金融风险通过产业链也能进一步降低。

第三个板块是农村理财。我们发现农村市场最需要的不是信贷产品,而是理财需求。农民的积蓄要么是存在当地邮储信用社,要么是通过民间借贷借出,其实民间借贷的风险是很大的,我们要将支付和理财结合,满足农户对更便捷更高收益的理财产品的需求。

第四是农产品众筹,将既带有公益性质又有宣传效应的优质农产品向消费者进行推介。


(本文为吴迪在“我的农场”主办的“互联网时代的农村金融”主题沙龙上的发言稿,未经本人审阅)

作者系京东农村金融项目经理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我的农场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