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黄梦其:党员干部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 作者:黄梦其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09-17 录入:王惠敏 ]

在桃花江灌区管理局负责3年多来,我越来越感受到:桃花江灌区管理局机关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相对较高,绝大多数同志在条件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以及任务重资金少、权力小责任大、要求高待遇低的环境里,能以大局为重、能以事业为重,用心用情用力工作、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在调动整个系统员工工作积极性、促进桃花江灌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过程中真正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但同时我也发现时至今日桃花江灌区机关仍有极个别同志缺乏自我认知、没有自我责任,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在困难任务面前,总是讨价还价、推诿扯皮;在荣誉名利面前,老是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工作热情不足、工作激情不高,说话水平低、办事能力弱,在调动整个系统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整个系统员工工作热情度的过程中根本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那么,党员干部到底应该如何认识自己呢?笔者认为,必须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好以下五大关系:

一、自身努力与组织培养的关系。如何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好这一关系,既是检验党员干部是否具有坚强党性的“试金石”,也是党员干部能否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这个问题认识到位,就会让党员干部深刻感到:组织永远是高大无私的,个人始终是微不足道的;个人成长进步既取决于自己的主观努力,更离不开组织的悉心培养;组织从来不会亏待个人,只是个人对组织的要求过高而已。而我们桃花江灌区机关极个别同志对此认识不清、处理不好。突出表现在:有的过分夸大自己的努力,不把功劳归于组织;有的有了成绩归于自己,不是归功于组织、领导和同事,荣誉和奖赏争着抢,吃苦和奉献很少讲;还有的在不如个人意愿或者出了问题时,不是心平气和地正视自己、客观地反省自己,而是迁怒于组织领导、责难于单位同事。更有甚者,总认为自己为了组织、为了单位、为了工作、为了领导、为了同事付出了太多太多,摆不正自己与组织、与单位、与岗位、与领导、与同事的关系,总是抱怨组织、单位、领导、同事对自己不公正、不公平、不友好、不厚道,埋没了自己。殊不知,单位和组织同样重要。一个人能力再强,离开了单位,离开了组织,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随之会受到巨大的影响。换句话说,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能力不可忽视,家庭离不了自己,但是,自己胆识能力最非凡,家庭经济基础最雄厚,如果不以单位为家、不以工作为重,同样不可能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仅凭这一点,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公职人员,还要深刻认识到:家庭离不了自己,但自己也离不了组织、离不了单位,离开了组织、没有了单位,自己什么也不是。

单位的每个党员同志都应服从组织安排、维护单位利益,刻苦学习、扎实工作,以虔诚的态度、优异的成绩感恩组织、回报单位。唯有如此,才能始终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以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充分发挥带头作用。那么,作为党员干部,如何知恩图报呢?一要报组织培养之恩。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必须时刻注意不断升华感恩组织、回报组织的真情实感,始终认为忠实履行岗位职责、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是感恩组织、回报组织的最好表现,真正把一颗感恩的心转化为切实履行岗位职责、不断发挥带头作用的报恩行动。二要报领导关怀之恩。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必须时刻注意对直接领导过自己、有恩于自己的领导,只要有机会就去走一走、看一看,汇报汇报思想、探讨探讨工作,深刻领会领导的意图、正确面对领导的批评,多琢磨事、少琢磨人,真正做到该给领导提醒的及时提醒、该给领导建议的适时建议。同时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履职方式,不断提高履职能力,以优异的工作成绩回报领导。三要报同事扶助之恩。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必须时刻注意把单位同事视如本人的“兄弟”、当做自己的“战友”,十分珍惜“兄弟”间的这种缘分、十分在乎“战友”间的这份情谊,同事之间团结协作、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学习、相互信任,力求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真正达到共事一回、友谊一生。

二、本职岗位与其他岗位的关系。对于党员公职人员来说,要正确认识自己,如何看待并处理好这一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可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桃花江灌区机关少数同志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认识不足、自我评价过高,接下来是岗位职责履行不充分、不到位。突出表现在:有的认为,自己的岗位肩负的工作任务和事情很多、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很大,总觉得自己工作很辛苦、很压头,一旦工作遇到困难和麻纱、问题和矛盾时,能推则推、能躲则躲;还有的认为,工作得多、付出得多,不一定收获就多、回报就多,有时甚至恰恰相反,差错倒出得多一些、领导倒骂得多一些,仿佛感觉到“吃力不讨好”,工作总是讨价还价、敷衍应付,重承诺、轻兑现,说一套、做一套,私事优先、公事第二,心思不在工作上、工作不在状态中。由此看来,正确认识工作岗位,一定要把握好三点:一是每个岗位的工作都很繁重。俗话说得好,隔行如隔山。只要多了解一下,就一定能够发现:每个岗位有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据笔者了解掌握的情况,我们桃花江灌区机关尽管每个人的工作岗位不尽相同,但每个岗位的工作量大体上都差不多。对外,都要联系对接业务;对内,都要协调指导工作。差异在于有的同志做案头的事多一些,有的同志做跑腿的事多一些;有的同志的工作时间相对固定一些,有的同志的上班时间相对灵活一些。二是每个岗位的工作都很辛苦。在桃花江灌区机关工作很不易,要想有所作为,是非常辛苦的。那是因为,桃花江灌区正处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需要灌区每个在岗人员大力弘扬紧张快干、务实苦干的作风和锲而不舍、攻坚克难的精神。也就是说,如今要想在桃花江灌区真正沉下心来干点事情并有所作为,就要有爬坡过坎的韧劲和滚石上山的拼劲。众所周知,“爬坡过坎”、“滚石上山”,哪有不辛苦的呢?不过,这样的辛苦、这样的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是非常值得的。三是每个岗位的工作都很重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是每个公职人员的份内之事。笔者认为,作为在职党员干部,任何同志都没有必要过分强调甚至夸大自己所在岗位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说,对于整个单位而言,每一个岗位的工作都很重要,没有主次轻重之分。而我们桃花江灌区机关现在有一种不太好的现象,就是极个别中层骨干权利欲望强烈、责任意识淡薄,凡是有利的、好干的事就争着干、抢着做,凡是无利的、难干的事就躲起来、绕道走,回避矛盾、推卸责任。殊不知,人财物事的管理、责权利险的分配,都得落实到各岗位和责任人,进而让每个同志都能人财物事算清账、责权利险心中放,履职尽责抓落实、较真碰硬敢担当。综上所述,工作繁杂一点、辛苦一点、担当一点,一天到晚东奔西跑、忙忙碌碌、紧张兮兮,不仅让人感到充实快乐,而且使人变得更加坚强。凡此种种,何乐不为!

三、个人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党员干部能否正确看待并妥善处理好这一关系,真正做到讲全局、顾全局、谋全局是衡量一名党员干部思想政治觉悟和组织纪律观念的重要标志,也是党员干部正确认识自己的关键所在。在团队中,凡是立足全局、胸怀全局、服从全局、维护全局的人,站位就高、眼界就宽、格局就大,为人处事,必定宽容大度、正大光明,总是觉得自己很有限、很不够、很渺小;凡是把个人利益看得过重的人,心胸就狭隘、目光就短浅、灵魂就无趣,为人处事,肯定小肚鸡肠、斤斤计较,老是觉得自己很付出、很委屈、很高大。目前我们桃花江灌区机关就有少数同志在工作和生活中过于强调自我的感受和利益了,只顾及自身利益、不考虑他人利益。突出表现在: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这些同志总是把困难推给别人、把快乐留给自己,真的没有这个必要!当然,强调每个党员干部必须树立全局观念、服从全局利益、维护全局利益,并非个人利益不重要,只是作为党员干部不要过分追求个人利益,而且个人利益必须服从服务于全局利益,没有回旋的余地,没有讨价还价的可能,否则,就失去了做党员干部的资格,更谈不上做一个合格的党员干部了。那么,作为党员干部,怎样树立全局观念、淡化个人得失,真正做到个人利益服从服务于全局利益呢?我个人认为,必须做到以下三条:一要履职尽责。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既是党对各级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个党员干部讲政治、讲党性、讲全局的重要表现。每一位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党员干部,都应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找准自己的“位”、谋好自己的“政”、履好自己的“职”、尽好自己的“责”、干好自己的“事”,真正做到讲政治、顾全局、敢担当、能负重、有作为。否则,就会愧对组织、愧对群众,愧对历史、愧对人生。二要遵规守纪。只有讲规矩、守纪律,才能强化全局观念、大局意识,进而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每一位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党员干部,都应讲政治规矩、守规章制度,真正做到懂规矩、用规矩、守规矩,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形成以制度管权、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良好氛围,以维护全局的权威性,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三要乐于奉献。讲全局就要重奉献,坦然对待个人得失,这一点,对于每个党员干部来说,既是政治觉悟、思想境界的表现,更是党性修养、作风养成的体现。每一位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党员干部,都应按照这一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运用好“有为”与“无为”的辩证法。当个人利益与全局利益一致时,“有为”是对全局的一种贡献。反之当二者不可兼得甚至发生矛盾冲突时,“无为”也是一种贡献,而且是对全局更大的贡献,这个时候就要懂得割舍、乐于奉献,要有放弃或牺牲一些个人利益换取全局利益的胸怀和气魄。一言以蔽之,作为机关事业单位的每个工作人员尤其是党员干部,不管什么时候,都必须做到对党绝对忠诚、乐于无私奉献,努力形成在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利益调节机制,切实调整个人与全局的利益矛盾,把服从全局、维护全局变成自觉行动。

四、自己长处与同事长处的关系。“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但同时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缺点和短处。大家在一起共事时间久了,彼此太了解,千万不要在同事面前老是吹嘘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更不要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的缺点和短处。但我们桃花江灌区机关仍有极个别同志看自己时,总是夸张地看待自己的长处,甚至视自己的缺点为优点;看同事时,总是过多地看到同事的缺点,无视甚至贬低同事的长处。这样越看心里越不平衡,既影响身心健康,又影响合作共事,还会影响组织上和同事们对自己的看法。如何看待并认识自己长处和同事长处呢?一要辩证地看。作为党员公职人员,不妨学一点辩证法,学会用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待自己和同事。力争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既能够恰当评价并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又能够时刻注意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扬长避短,团结协作,真正做到:到位不越位,补台不拆台。同样道理,既能够正确对待并容忍同事的的缺点和不足,又能够时时处处发现同事的优点和长处,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真正做到:共同进步,共同提升。二要欣赏地看。作为党员公职人员,我们每个同志都要很好地欣赏自己,即使自己可能有很多不足。因为只有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工作才有信心,生活才有乐趣,团队才有活力。同样道理,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同事,时时事事处处注意欣赏同事的长处、赞美同事的长处,为同事的愉悦而高兴,为同事的成功而快乐,这样你的人缘才会好,说话才会有人听、做事才会有人帮,工作起来才会得心应手。三要公正地看。公正待人,是铸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必不可少的一步。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任何情况下,都绝不能搞实用主义,不能用感情代替政策。要从大局出发、以人为本,要从工作出发、事业至上,真正做到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这几年,我们桃花江灌区管理局党组公平公正地看待每一个同志、公开公正地处理每一个问题,使争议的同志不再争议、使敏感的问题不再敏感,难解的心结不再难解、难办的事情不再难办,这是全局上下有目共睹的、也是大家所公认的。同样道理,同志之间也要相互公正地看待,不仅要看一时一事、看表面现象,更要看一贯表现、看本质主流。这样越看越觉得自己不足,越看越感到心境平静。 

五、自我感觉与他人评价的关系。人们常说,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认识自己比认识别人更重要。我们桃花江灌区少数同志对自己的认识还不那么深刻、不那么精准。有的自以为是,总认为自己精明能干、机灵聪明、办事能力强,潜意识里感觉自己智商“胜人一筹”能力“高人一等”行动“快人一拍”,可大家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即便是也不要夸夸其谈、沾沾自喜;有的居功自傲,总认为自己干的工作比谁都多,其实又不是这样,也只是干了自己该干的本职工作,即便是也不要自我标榜、自吹自擂;还有的同志作风漂浮,在工作中由于缺乏负责的精神状态和责任担当意识,工作没干好,总是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推卸自己责任,其实是谁的责任,大家都是很清楚的。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为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如何认识自己呢?一是由领导来评判自己。要坚信,一般情况下,单位领导们对自己的评判是最公正的。那是因为,单位领导们站在统管全局的位置上,对单位里每一个同志都有所了解,一对比就有差距了,单位员工谁好谁差,领导们可是看得一清二楚。事实也确实如此,桃花江灌区机关每个党员干部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工作实绩表现怎样,我们灌区党组“一班人”的评价可以说是基本一致的。不仅如此,我们灌区党组对机关每个党员干部看重的不是“唱功”,而是“做功”,强调要求机关每位同志以干字当头、以实干为荣、用实绩说话。二是由群众来测评自己。古人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事实上也是如此,自己怎人处事突出自我、自己感觉良好的人,群众并不感兴趣,也不被他们所认可;凡是为人处事低调谦逊、自己感觉一般的人,群众由衷地钦佩,却让他们称赞不已。从我们桃花江灌区机关连续几年民主测评党员干部的情况来看,个别自我感觉比较好的同志,得票却很少。当然,群众对“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说的比唱的好听”的“老好人”,以及“台上一套、台下一套”“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两面人”也是不认可的。三是由时间来检验自己。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曾经说过,时间能检验一切真相,信誉的价值是任何人无法比的,切记,时间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唯一标准。换句话说就是,让时间去证明自己一切努力的结果,是对,是错。由此看来,我们每个同志都要十分珍惜时间,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努力学习工作,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组织、无愧于群众、也无愧于自己的实干业绩。

作者系湖南桃江县桃花江灌区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