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拍照留痕”,某社区一间不足20平米的办公室门口,挂了XX办、XX室、XX站等共计18块牌子成为热搜!从其名称看,这是一个城郊社区,因为还有驻村帮扶,并且脱贫攻坚时的牌子还没有取下来。但不管怎样,所挂的每个牌子都有一项工作,各项工作都会有检查、评估的有关上级部门管着。这些牌子应该是上级部门要求挂的,有牌无牌也应该是检查工作时能否过关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间办公室挂18块牌,忙坏了村干部。小小办公室挂18块牌子,乍一看是集约化办公,是节约行政成本高效率解决群众问题的创新之举,但仔细一想就不对了,因为每一块牌子的上级部门不同,所以每块牌子都必须完成留痕、打卡、报表、检查等工作任务,必须有一套应对上级检查验收的工作台账,根本不是集中解决群众问题,而是在划分各自的权利范围。这些牌子之所以要挂,是每个牌子的上级部门不同,社区挂不挂牌肯定自己做不了主,不然,不会这么滑稽地一间办公室挂着这么多牌子!当然可以肯定的是,这18块牌子没有专人管,可能一个社区干部要兼着管理几块牌子的工作,干部们为了应付这些工作,成了“5+2”“白+黑”的大“忙人”,这些工作能否完成好不敢打包票,但至少应该停留在能够应付上级检查的程度。
一间办公室18块牌子,最可怕的是害苦了农民。农民是18块牌子的对象,这些牌子对应的工作,最终都会落到农民的身上,农民要么被折腾,被迫完成牌子要求的工作;要么被限制禁止做某些事情。如果这些牌子是为农民服务的,农民倒不在乎牌子多,工作任务重,关键是这些牌子的工作有的与农民关系不大,为农民服务的牌子少,形式主义束缚农民的牌子多。所以,这些牌子即使不为难农民,但也需要农民去完成这样那样的工作并接受上级的检查验收和考核,最终害苦的还是农民。
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努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高效、规范的中国式现代化治理体系。为此,精简机构、规范运行、服务人民是当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坚决革除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弊病,建立基层现代治理体系和制度,提高治理能力。一间办公室挂18块牌子,尽管挂满了牌子,实际上只能让人感到迷惑,感到无语,因为这些牌子形式主义的多与老百姓利益密切关系的少,这种挂牌得到不老百姓的好评,达不到治理现代化的要求。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保障,乡村治理现代化不是复杂化、更不是衙门化,而是高效化、简易化、民主化。乡村治理现代化必须让农民满意,要让乡村更有活力,农民更有自由空间。一间办公室挂18块牌子,似乎为农民做了很多事情,其实农民并不买账。要治理这种“牌子乱象”,关键是建立从下到上的满意度评价机制。乡村振兴好不好,要让农民来评价,要看农民满不满意,农民得到了实惠没有,要给农民一票否决权!因此,挂不挂牌要让农民说了算,如果农民不拥护,农民不满意,我们就不能随便挂牌!只有挂上农民喜欢的牌子,挂维护农民利益的牌子,乡村振兴才能回归正道。
(作者系湖南师大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教授)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