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孟令昌:关于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

[ 作者:孟令昌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7-02 录入:吴玲香 ]

不忘初心感党恩,牢记使命听党话,砥砺前行跟党走。

当前,距离我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时间不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这是中华民族千年大事,也是千年之梦,完成这个任务,意义非常重大,为了完成这个神圣而光荣的政治和历史任务,怎么做和怎么说都不为过,这项任务已经到了上下同欲的地步。大家围绕乡村振兴的话题众说纷纭,怎么进行乡村振兴,大家都在出主意、想办法、做文章。我觉得农村的事情必须由农村的明白人来论证和判别,以前的农村和现在的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真正在农村待上2-3年是很难真切了解和体会到现在农村的酸、甜、苦、辣、盼。

一、乡村振兴谁先锋?谁破题?

打仗时不同的党派有不同的口号,有的连长喊“给我上”而有的连长喊的是“跟我上”,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我觉得乡村振兴就是“给我上”,而乡镇振兴就是“跟我上”,因为乡村那么广泛的数量,一齐振兴腾飞,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乡镇如果不能先振兴而让乡村振兴我觉得是很难的事情,何况如果让农村中的老弱病残搞乡村振兴,离实际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发展好,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好,省会发展的好,能带动区块经济发展的好,市级发展好能带动区县发展的好,以此类推,区县好必然乡镇好,乡镇好必然乡村好,村委好必然村民好。

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人以财不如扶人以才。

乡村振兴应该明白三个措施,一是乡村自己转变观念自力更生,二是各级政府引导扶持加大力度,三是国家政策调整分配时,向农村多分一杯羹,无外乎这三个措施。

如果把一个城市的经济设施空降到贫困山区,那么贫困山区周边必然发展的快,所以要把乡镇经济建设的如区县经济,那么乡村经济就会整体跟进。这是火车头,领头雁效应,这完全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乡村振兴的前提应该是乡镇振兴,把乡镇经济做实、做大、做强,对乡村振兴十分重要。

三、家乡有个小院子,花开花落一辈子。

农村老人思想观念普遍存在一个误区,主要受传统文化影响,认识不足,不到位。就是到了50岁,60岁,甚至70岁,也不为自己的余生考虑和打算。总想把子女整的富裕起来,个别的还想奔向城市靠子女。这样的思想是极端错误和危险的。农村人一定要注意,60岁以后,必须要把精力、人力、物力和财力用在农村,围绕吃穿住用行,做好自己的事情,过自己的日子,想自己的法子,挣自己的票子,建自己的院子,盖自己的房子,做到冬暖夏凉,蔬菜健康。其实城市发展的再好,等老了之后会发现一切都与自己无关,不要总想着离开农村到城市靠子女养老,这只能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想法,但是结果会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思想。

四、农村老人的余生规划和设计好就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农村老人一定要提前为自己的余生做打算、留后路,为自己的生活做改善,为自己的生存环境去努力,在吃穿住用行上要为自己而活,无论住与不住,外面再好都不如把自己家弄好,因为这是根,根强才能苗壮。思想的改变才是王道。如果农民兄弟不羡慕城市,不投资城市,不把辛苦挣的钱花到城市。有粮,有菜,有鱼塘,坚持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好,维护好,发展好,把家乡的环境改变好,相信乡村振兴很快就会来到。

五、乡村振兴需要不断学习城市社区。

比如社区有置业安家微信群,QQ群,农村也应有村庄群;城市有58同城,农村有村村乐;城市有商业街菜市场、物业化和网格员管理、电商平台等等,农村也应该有,总之,只要城市有的,如果农村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应该有;只要城市没有的,如果农村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有,就是法无禁止即可为,让电脑和大数据服务在农村普及,让人民群众喜欢农村,热爱农村,羡慕农村,支持农村。

总之,安居才能乐业,自由才能飞翔。建成小康社会,可以说是千年等一回,最关键的还是要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可以吃“大锅饭”,走人民公社新食代的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农村小康应该要有老年食堂,老年公寓,老年公园,老年医院,老年大学等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用有所便、行有所顺,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作者系淄博市金画册办驻博山区源泉镇东崮山村第一书记)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