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4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文件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每一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格外引人关注,因为这关系着中国广大农村的发展前景和方向,以及八亿多农民的福祉。刚刚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扣时代主题,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整个文件的主要工作目标来实现,并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体现,目的是为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更是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对于中国来说,农村有着特殊的意义,在传统社会中,一直秉承的是“国以农为本”,在农业社会,整个国家与国民的生存资源都由农村予以保障,因此“农本位”是发展的必由路径。而经过长期的农业对工业的哺育后,到了如今的工业化社会,反哺农村也就成了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
我国农村由于本身有限的资源流失严重,如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导致乡村凋蔽,全国各地的“空心村”相当常见,留守的均为老幼人员,使得乡村发展难以与时俱进。而这种凋蔽又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人口不愿返乡的情绪,让乡村很难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长期处于经济发展停滞落后的局面。此次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将经济发展放在了优先的位置,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发展经济、振兴产业来帮助农村走上真正的发展与致富之路。
除此之外,此次一号文件另一引人注目的内容还有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以及培养新型农民、培育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这几个核心内容综合起来看,其实就是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所说的,“振兴乡村必须抓住‘钱、地、人’等关键环节”。十九大以来,我国迅速拉开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序幕,从资金投入到创新投融资机制、形成多元的社会投入格局,再到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文化扶贫、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这一切都紧密围绕乡村振兴这个目标在开展和进行。
我国有着广袤的农村土地和庞大的农村人口,这其中所蕴含的潜力是巨大的。此次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无疑为中国农村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从人力、物力到财力,都将给农村进行强有力的“输血”,同时更培育其“造血”功能,让农村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些,都将为农村发展增添活力与魅力,让农村越来越能留得住人,也让农业越来越吸引人。在此次有着“管全面、管长远”特色的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指引下,可以想见,不久的将来,中国农村必定焕发出新的生机,以新的姿态加速前行。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三湘都市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