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举行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学习座谈会。湖南省人大农业委原主任委员、湖南省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宗林等专家学者参会,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陈文胜教授主持会议。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陆福兴教授、胡扬名教授、瞿理铜副教授、刘茜副教授、谢宗藩硕导,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经济学院副院长、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陈雯以及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全体研究生共同就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进行了深入的学习讨论。

图片1.png

与会人员均认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既延续了去年的工作部署,又提出了新的工作任务和要求,接续部署了202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一个明确的政策导向和任务部署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为现阶段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文件提出的“两个确保、三个提升、两个强化”总体框架是今年和以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重点突出,既有宏观方向,又有具体细节。

图片2.png

刘宗林结合在“三农”领域多年的工作经验,就文件精神进行了全面解读。他认为,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2个中央一号文件,也是连续第21年聚焦“三农”议题。中央连续多年出台文件置顶“三农”,充分体现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今年一号文件明确一条主线,即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各地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因地制宜,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图片3.png

陈文胜结合自身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对文件精神进行了全面解读。他认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202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 进一步明确“三农”工作重点抓什么、怎么抓,力求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图片4.png

陈文胜认为,如何贯彻落实一号文件,需要充分认识三大差异。一是宏观背景的差异。浙江的“千万工程”是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国民经济处于黄金时期推进的,那时“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强劲;而当下国际环境复杂,国民经济下行,城镇化放缓,中西部很多地方的财政保运转发工资都已经举步维艰,难以释放浙江推进“千万工程”时期的相应财政红利。二是区域发展水平的差异。浙江推进“千万工程”时,已经高度现代化或高度城市化了,开始进入城乡融合发展阶段;而无论是发展水平还是地方财政能力,初步城市化和尚未城市化的中西部地区到今天都还没有进入当年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尤其浙江是粮食主销区故主要发展工商业,而中西部地区大多是粮食主产区故主要发展农业,其中差别不言而喻。三是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差异。中国农业农村进入现代转型的关键阶段,今天的农业早已不少过去的传统农业,是机械化、智能化全面推进的农业,在不断减少劳动力的需求,而工业化、城镇化不仅放缓且以高新技术为趋势,也不断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民的收入增长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图片5.png

陈文胜认为,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进程,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靠运动式发展我们也有过深刻的历史教训。那么,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不可能同步推进。就要根据各个地方的发展进程,因地制宜,分类推进。这不仅决定着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成败,更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复兴的成败。(孙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