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陈锡文、副院长韩俊主编的《转变中的村庄》一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转变中的村庄》一书收录了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2014年暑期调研优秀成果42篇,内容围绕我国新时期“三农”领域面临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涵盖农业现代化、农村土地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金融、农村合作组织、农村公共服务、农村基层民主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多个方面。农研院2014年暑期调研历时3个多月,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数百名学生申报参与,调研足迹遍及全国22个省69个县219个村庄。青年学生深入中国农村,通过多种调研方法和形式,取得可信度和时效性较高的第一手材料,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从而提出现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形成“三农”问题专题性调研报告。
本书对我国经济社会深刻转型过程中的村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全面认识和深入了解农村土地利用与农业生产发展的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阐释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特征,提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政策建议;调查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动向;分析农村公共服务的进展和趋势,提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相关政策建议;分析村民自治、村集体经济组织现状与问题,从正式的制度设计与非正式的权力运作两大层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从农村基础设施、居住条件和环境治理的角度分析村庄人居环境的转变及农村环境转变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结合实际案例,以“农业现代化”为基本视角,探索“新四化同步”的连结点;以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等为例,分析农村土地确权、经营与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新思路;基于“安丘模式”,总结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做法与经验,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提出改进措施;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办法;调研农村合作社发展现状,提出建设完善农业合作社的对策与建议;从社会、经济和心理多个层面,深刻反映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提出关爱留守群体的必要性,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梳理美丽乡村建设的类型与路径,探索美丽乡村建设的共性特征,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经验借鉴。
中国乡村发现网: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