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今日头条

陈文胜:在视角转换与农村现实观照中开辟研究新境界

[ 作者:陈文胜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9-25 录入:吴玲香 ]

640.webp.jpg

——读《出版传播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

农村出版传播,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一环,是面向新时代的文化担当。但反观农村出版物发展现状,真实的情况显得些许窘迫。虽然政府部门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设“农家书屋”“乡村文化馆”等农村文化基地,但农民群众还是觉得适合的读物太少,无法满足其基本需求,文化建设与农村发展的现实要求并非完全适应。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解决?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周国清教授的新著《出版传播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率先从出版传播视角探寻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回答了这些问题,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现实指导。

转换研究视角 为农村文化建设开辟新路

该书提出“农村出版传播”这一崭新范畴,首倡从出版传播的视角,以“出版传播”为立点进行辐射和拓展,抓住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受众等出版传播全过程进行研究,超越了选题策划、编辑、校对、发行等狭义的出版流程;并从“出版传播”这一核心概念来透析这个系统的生成活力、基本状态与发展路径,探究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与未来走势,令人耳目一新。作者通过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整体研究,既把握了出版传播的文化本质,又将出版传播的文化特征渗入农村发展现实之中,恰到好处地抓住了农村文化传播的症结所在,从农村文化的深层构建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参照。

凸显鲜明问题意识 以生动个案支撑理论建构

该书在实际调研和逻辑分析的结合中,探讨出版传播在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意义。基于对农村发展特别是文化建设现实的描述与把握,在出版传播与农村文化建设的交界点上延伸研究领域,在典型的个案解剖与理论分析的结合中探讨出版传播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的规律。

同时,作者引入传播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掌握第一手资料,将实践经验与现实感知上升到理论高度,对出版传播在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路径予以探究,以点带面,以线串珠,局部融入整体,整体包容个案,环环相扣,形成了自有一体的逻辑张力。因“农村出版传播”这一宏大论题涉及内容广泛,作者选取了一些具体问题予以专题研究,例如农村科普期刊与现代新型农民的塑造、农家书屋与农民阅读空间的拓展、农村公共出版服务体系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提升等,在研究中高扬问题意识,厘清问题症结,在现实追问中提出独立见解。

把握农民受众群体特性 解开“三农”无形纽结

在以往的研究中,“农民”常常沦为概念化的统一整体,长期处于被遮蔽的状态,导致农村出版传播研究与历史现实出现偏差。作者敏锐地意识到了这点,特别指出“把握农村读者的特殊性,是实现出版传播先进文化建设功能的前提”。

中国农村地域广大,东、中、西地区的文化教育和信息消费情况有差异,即使同一地区也有不同,农民读者具有自身特殊性,地域跨度较大、层次差异分化、需求特点复杂、阅读取向多样,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无形纽结。因此,作者花力气进行调研,探讨农民受众的特殊性,剖析其阅读特点、变化及原因,以此出发,寻求对策。

在“打造读者适应性,服务农村文化建设”这一原则下,作者针对“农村地区3岁~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具体数据统计,分析被调查农村地区学龄前儿童阅读基本情况,指出其阅读特点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为提高农村学龄前儿童的阅读提出若干建议。同时,针对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受众的需求特征,勾勒出了新时期新型农民的特点,并以此把握农村出版传播的文化走势。这些扎实的受众分析,都使研究紧贴现实,更具时代性和前瞻性。

强调农村地区阅读推广 彰显文化现实关照

“全民阅读”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民生工程,是国家战略,在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中尤具特殊意义。作者在“全民阅读”的语境下,基于先进文化建设视域,针对农民阅读现状,探讨全社会如何通过阅读推广实现对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的多维引导,认为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出版主体要肩负起提供优秀阅读资源的责任,各级图书馆要积极认真地组织开展卓有成效的农村阅读推广活动,同时号召民间公益组织积极介入到农村阅读推广事业中来,重构“新乡贤”文化,呼吁“新乡贤”回归,担当农村阅读意见领袖,形成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的合力。这些都是基于对农村现实状况的理论提升。

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全局,做好农村先进文化建设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出版传播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应时代之需,从出版传播的视角探究农村文化发展新途径,拓展新视野,注入新内容,是对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回应。当然,农村先进文化建设是一个大课题,涉及面广阔,内涵极为丰富,期待作者在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构中不断深化对这一课题的研究。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改革报》2018年9月7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