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专题栏目 >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

陈锡文:促进农民增收三大利器

[ 作者:陈锡文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02 录入:12 ]

原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陈锡文谈"三农"短板及对策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但在整体经济下行趋势下,农民增收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难度。保持目前差距缩小的势头,农业之外还需有其他的综合措施。

一方面要通过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帮助农民继续增收。实事求是地讲,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或者农民的市民化过程,其推进速度和GDP的增长率、城镇能增加提供非农就业岗位的机会以及财政收入的增长是正相关的。要想在目前背景下加快农业人口转移,不太现实,但应该加大已在城镇就业和定居的农民工落户的力度。当前最重要的是做好准备,城市的体制怎么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如何落地等,都要抓紧研究和落实。

另一方面是要加快推进农村的创新发展,通过深化改革给农民增加新的更多的就业机会。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年多下来很有成效,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强化了这方面的政策力度。

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能够为农民创造就业、提高收入提供基础性保障。比如一二三产业融合最能见效的是乡村旅游业。2014年到乡村去旅游的总人数达到12亿人,占全年36亿国内旅游人次的三分之一,给农村带去旅游收入3200亿元,直接带动了3900万农民在乡村旅游中就业。2015年这一势头还在进一步发展。

再者,要通过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价值链,使农民能够在生产环节以外获得更多收益,这方面有了很大成效,特别是农村通过“互联网+”发展电商、网购等,既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也给农民带来新的收入。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三农”问题是短板,因此根据五中全会的精神,必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解决好“三农”问题上。如果到了2020年,“三农”问题的矛盾不是缓解了反而更突出,那么全面小康的成色就不够,就不能令人信服。未来五年,虽然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无论如何都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那样,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这样才能为中国经济的稳妥转型和持续发展提供足够分量的“压舱石”。

(作者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瞭望》2016年第5期,有删节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