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怎么念好农业改革“三字经”

[ 作者:周楠 史竞男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3-17 录入:吴玲香 ]

——代表们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农业供给侧改革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应当如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自农业大省湖南的全国人大代表们结合存在的问题,认为这场改革必须念好三字经:调好生产方式,突出绿;调优产品结构,突出;调顺产业体系,突出字。

生产方式要变绿

两年前,李小花放弃城里的高薪,回到家乡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寿塘村,乡邻都说她犯了傻,亲友纷纷劝阻,说水稻种植利润微薄,不能放弃待遇不错的白领工作,回来冒这个险。

不过,李小花早就心意已决,之前还特意去青岛的有机农场学习了3年。回乡以后,她坚持全程生态种植,用牛粪做有机肥,人工除草,绝不喷洒一滴化学农药,种植出来的香米15元钱一斤,很受消费者欢迎。她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绿色农业大有可为。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永州市委书记李晖认为,当前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耕地保护形势日益严峻,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因此,必须加快推广绿色生产方式,修复治理生态环境,既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绿色消费需求,又为子孙后代留一个好的环境。

产品结构要调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牌口乡的刘进良荣获过全国种粮标兵称号,他家种粮面积最多时达3980亩。不过,最近三年,这位标兵将面积逐年缩减,如今只有2200亩,减少了45%

现在是农产品总量充足,优质产品结构性短缺。刘进良告诉记者,这两年全部改种优质稻,用稻鸭共生、生态种养的模式,让鸭子在田里游水捕虫,水草长得少了,农药化肥也用得少了。过去的普通大米价格低,不好卖,现在的优质稻绿色生态,口感好,很多客户上门高价买,规模减少,但效益更好,去年纯收入80多万元。他说。

全国人大代表、益阳市委书记瞿海认为,必须通过结构性改革,消除无效供给,减少低端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对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激活新的市场消费需求。

益阳市近年来推广种植优质稻,提升了农民收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一举多得。瞿海说:我们近年来打造益阳蔬菜、安化黑茶、赫山大米,把地方土特产和优势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果秀食品董事长阳国秀认为,很多地方农产品品种多,但品牌少,王牌更少,必须对各地的优势特色产业提档升级,特别是加大对特色农产品、重点品牌加工和销售的扶持力度。

产业体系要拓

走进湖南浏阳市古港镇梅田湖村松山屋场,绿水青山间散布着一栋栋农家小院,农副产品琳琅满目、亲子互动项目精彩纷呈。 农庄经济发展起来后,吸引了大量村民返乡,留守问题迎刃而解。

村民杨春华和丈夫已在外打工20多年,他们去年回到家乡,重拾祖传手艺,在村口做特色小吃。蜂拥而来的游客带火了生意,高峰期一天毛收入竟有3000元,一年下来,赚了10万多元,比外出务工收入还高。挣钱、照顾老人和孩子两不误。杨春华脸上笑开了花。

全国人大代表、湘西老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儒斌认为,我国粮食、生猪、油料等农产品的产量高,但以初加工产品为主,未形成规模和品牌优势,导致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因此,必须延伸产业链,升级传统产业,促进三产深度融合。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临武舜华鸭业公司总经理胡建文表示,调顺产业体系,还要培育新产业,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田园教育、户外运动等新产业,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进生产、加工、贮运、营销一体化,为农产品精深加工提供充足保障。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新华社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