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十四五”规划纲要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全面部署,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一系列关于乡村振兴的新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自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直接以“乡村振兴”命名的法律,标志着乡村振兴战略迈入有法可依、依法实施的新阶段。现在各方都在学习研究、支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但“乡村振兴战略”这六个字意味着什么?乡村振兴战略该如何理解?城乡能否融合?乡村振兴究竟该怎么干?
1.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是什么?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形成城市和乡村两大发展格局,这两者之间其实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城市和乡村都不能在现代社会里单独存在。城乡之间的关系就好比一个人的整体,人有五脏六腑、五官四肢,无法比较谁比谁更重要,因为作为一个有机体,每一个器官都重要。从这个角度看,城和乡具有不同的功能,各自都有其重要地位,但是都不能替代对方。
比如城市的基本功能是集聚人口、集聚资金、集聚创造力,让城市成为带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极。而农村既要生产粮食、保证国家和民族的粮食安全、农产品供给;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屏障、生态产品;还要保护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所特有的传统文化,农村的功能同样是城市替代不了的。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要想推进整个国家走向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边的功能都要发挥好。
从人类社会发展,或者从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去看,如果城乡的功能都发挥好了,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就比较好;反之,只重视发展一方面的功能,而忽视另一方面的功能,它的发展一定是残缺、不健康的。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现在最突出的问题还是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而这种不平衡和不充分最突出的体现是在农村。所以党中央在这个时候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深远。
2.乡村的最主要的功能体现在哪里?
具体来说,乡村最主要的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大功能,就是必须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这是乡村特有的功能,是城市所没有的,也是这个国家不能或缺的功能。城市越发展,城市集聚的人口越多,乡村所承担的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职能就会越来越重要。
第二大功能就是乡村承担着为整个国家包括城市和乡村,提供生态屏障和生态产品的功能。城镇在整个国家版图上所占的比重不会太大,比如中国拥有600多个城市,1500多个县城,2万多个建制镇,这些城镇所占用的建成区面积,截至目前大约为12万平方公里,相比较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而言,城市所占的比重相当低(2%到3%之间),也就是说国土的97%以上属于乡村。正是从这个角度去讲,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的重点任务显然不在城市,承担起这个职能的主体是乡村。
乡村应当承担的第三个重要功能就是传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优秀传统文化。城市是人口和要素集聚的地方,也是各种文化碰撞和融合的地方,所以城市的文化是融合型的,多元化、多样化是其主要特征;而乡村文化更多地体现在这个民族、这个地域的历史传统,是一种比较纯粹的文化。所以国家、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不能够传承下去,很大一部分责任也在于乡村。
3.什么才叫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
什么才叫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本质是什么呢?
过去叫“生产发展”,现在叫做“产业兴旺”,大不一样了。过去可能主要关注农业生产方面,现在讲产业兴旺不光指农业,还有各种各样的新产业、新业态、一二三产业融合。
过去讲“生活宽裕”,现在叫做“生活富裕”,确实是大不一样了。制定十五规划的时候,我们农民人均收入才两千多块钱。现在是多少?去年全国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2363元,比过去增加了一大截,所以我们现在可以有底气喊,要让农民富裕起来。
过去讲“村容整洁”,整洁就行,不要到处都是垃圾乱堆、污水横流;但是现在我们提“生态宜居”,生态就是让村庄能够融入青山绿水当中,能够融入田园当中,能够可持续发展,能够让人们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喝到干净的水、看到纯净的蓝天,现在要求比过去更高了。
过去讲“管理民主”,现在讲“治理有效”,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区别大了。管理主要讲管理者,治理是指整个社会各个阶层一起参与,把社会治理好。
只有一句话没有变,12年前叫乡风文明,现在仍然叫“乡风文明”。在我的理解中,乡风文明这件事,虽然12年过去了,但进步不太大,在这个方面需要下大努力去做,才能真正做到乡风文明。
4.如何发展现代农业,小农户怎么办?
我们要发展现代农业,要构建农业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过去讲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的农业经营主体,好像就是一条路:通过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和集中,来发展土地的规模经营,让某一个经营主体经营的土地比别人多,这叫规模经营。
实际上现在正在形成两类不同的新农业主体:有一类主体经营的是自己的土地,土地可能是自己承包来的,也可能是到其他承包农户那里租赁来的,因为土地是自己在经营,所以产出的农产品是自己的。还有一类经营主体,主要不是经营土地,而是对经营土地的农民提供服务。比如农民有什么需求,是需要秋天翻地还是春天播种,是夏天植保喷药还是秋后收割,一直到收割后要不要烘干入库,这类服务主体正从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经营者中脱身出来,成为专给农民提供服务的主体。这是中国农业正在发生的一种非常深刻的显著变化。
现代农业并不是消灭小农户。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看到小农户这个概念,改革开放文件上虽然没有提到小农户,但是小农户的存在是客观的。根据农业部门的统计,到2016年年底,流转了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土地总面积大概是4.7亿亩,占到农民承包土地总面积35%。把自己家承包的土地流转给别人的,有的全部流转了,有的部分流转了,大概有7000多万的农户,占全部2亿3千万户承包农户的30%,这个比例也不算低了。但是65%的农村承包地,仍然是谁家承包、谁家经营;而且有70%的承包农户没有流转土地,选择自己生产,所以这是我们的基本现实。
从这个角度讲,所谓的现代农业不是简单的把大批小农户消灭掉、把土地集中给少数人种。因为如果把大量小农户消灭掉,把大量的农民从耕地上赶出去,把土地交给少数人种,效率虽然提高了,但是被迫离开了土地的大量农民,他们靠什么生存、靠什么发展?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由此带来的副作用可能不是农业能够提高一点效率可以补偿的。所以发展现代农业一定要走一条中国自己的道路。
5.如何促进农民就业和收入增加?
三十多年来,我们确实走出了一条路,通过提高农业的效率,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从而让农民增收。但是人均土地太少了,仅仅靠这点地,富不了,于是怎么办呢?过去是办乡镇企业,后来是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但是现在看来,这还不够。
有时候农民会问,原来政府鼓励我们外出务工经商,现在又鼓励我们返乡创业,到底要我们怎样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情况有了新变化,城市发展到这个水平的时候,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一年吸收几百、上千万的农民工进城。在这个阶段,农民的就业怎么办?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多渠道增加收入。
如果把耕地看作是农民的第一就业空间,那么这个空间我们用足它,但是还不够,于是就开辟出第二就业空间——城镇和非农产业。但是从现阶段看还不够,于是要开辟第三就业空间,就是让农民人在农村,但是主要不依赖耕地。能不能创造这样的就业岗位呢?现在看来,很多地方都在创造,比如电商、网购、乡村旅游等。
6.如何打造高质量的农村干部队伍?
现在不少地方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了,农村的干部确实存在着青黄不接的现象。不同于城里的公务员可以一级级往上升,农村干部当到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天花板就到顶,升不上去了,因为乡镇的公务员也是逢进必考,农村基层的书记、当村委会主任很难考上公务员,于是仕途到此为止。所以,到底该怎样对待农村基层干部,以及怎么激励他们的才华、把他们放到合适的位置上,这一点非常重要。
靠德治引导年轻有为的农民回乡创业、回到农村去,加入“三农”工作队伍,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是还要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给农村基层干部足够的激励,让他们发挥才华,这是非常重要的。
7.农村一二三产业的用地与耕地红线矛盾怎么破?
在农村,除了耕地之外,还有其它很多已经利用了的非农地,尤其是建设用地,包括乡村的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村庄里的道路等等,还有很多实际上是闲置的,所以希望更多地整理那些闲置的土地。
有的可以就地整理出来之后,报有关部门审定,发展二三产业,比如建粮食的烘干厂、农业机械的仓库、办农家乐等等,如果认为符合环保要求,就可以用。基本原则是,第一要节约用地,第二要坚守住红线,第三要挖掘潜力。所以关键要向当地国土部门咨询,把国家政策好好用足。
8.农民进城,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要收回吗?
2015年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文件,其中明确提出,不能把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民对集体收益的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农民要进城落户,就看看符合不符合当地城市的要求,跟这“三权”没有关系。
其中有两句话特别重要,第一句是“宅基地制度改革不得以买卖宅基地作为出发点”,第二句是“不得以退出宅基地使用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前提条件。”所以农民进城后,只要原来拥有的宅基地是合法的,那么可以继续保留。
9.从哪些层面来理解乡村文化?
要了解一个特定民族的文化,无论在哪个国家,都必须来到乡村。因为城里的文化是融合。那么乡村文化如何体现?大概可以分三个层面理解。
第一个层面是理念,就是做人的道理,即待人接物处事的准则。这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概括出来的一种民族品格。比如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理念,比如勤俭持家、敬老爱幼、邻里和睦等,这些重要理念构成了中华民族在农耕文明时代相互之间处理人和事的理论。但现在经常在乡村旅游中看到的,所谓文化层面的传承,经常是一种表象的描述或临摹。每一个仪式、每一个程式所表达的含义,没有真正发掘出来。因此我们应当发掘乡村文化中理念层面的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断地弘扬。
第二个层面是知识。知识的传承是通过文化脉络流传下来。冬至、小寒等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老祖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传承下来的,到现在都还是管用的。当然在这过程中,文人起了很大的作用,老百姓口口相传,文人帮助记载下来。中国有大量的古农书,老百姓民间有大量的古农谚,这些都是关于生产技术的传承,不仅老百姓如此,甚至在皇家也是如此。正因为有知识的传承,才使得我国古代的农耕文明达到一种辉煌的程度。
第三个层面的文化是制度。很多人认为制度和法律有相当大的关系,因为制度有成文的,也有不成文的,法律也有成文法和习惯法,还有很多乡规民约。这些制度中很多规则性的东西,实际上对我们的生活以及基本的社会交往、经济交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认真去发掘的话,确实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比如在中国古代,政府对于粮食市场的品种采取两个手段,一个叫籴,一个叫粜,政府通过籴粜这两个手段来保持市场的平稳。
10.中国农村问题现在遇到的关键瓶颈是哪几个?
主要有四个。首先就是粮食供求。供求波动是一个短期问题,会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政策的调整而不断变化。
第二是农业要现代化。一方面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基础,但另一方面,要改变现在分散粗放的农业经营方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有条件,也需要时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
第三个问题,即使中国城镇化率达到70%,农村至少还有超过4亿人口。这是不得了的数字,未来的农民和城市到底是什么关系,怎么让农民在农村生活得更好,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最后一个就是基本制度问题,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的财产权利问题要讲清楚,什么是必须保护的,什么是不允许做的,深化改革的方向、目标和基本要求是什么。在这个阶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讲清楚什么是农村集体经济。
这四个关键问题,如果回答不好就不能瞎来,一定要想明白了再干,所谓“谋定而后动”。如果政策出台后,一半人支持,一半人反对,朝令夕改,就会出大问题,农村工作必须踏实稳当一点。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首席专家、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来源:《中国乡村发现》2021年第4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