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使其成为“十三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
如何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支撑更高质量的发展?如何更好绘就“美丽中国”的新画卷?连日来,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聚焦“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以“一盘棋”的理念协同治霾
治霾,是绿色发展当中绕不过去的关键词。
过去一年,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14.1%。美国NASA卫星也观测到中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出现了颗粒物的降低。可是,京津冀等地仍然不时遭遇“霾锁连城”。
“治霾是一项艰巨战,还需要进行持久的、常态化的管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企业排污,汽车及汽油质量的提升,减少燃煤消耗,减少交通拥挤,船舶污染物排放,家庭烹调油烟及氨的排放等均应有计划全方位进行。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研究员孙建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雾霾主要集中在北部和东中部地区,这和大量消耗汽油、煤炭等化石能源密切相关。治理雾霾的关键措施之一是削减化石能源用量,重用清洁能源。
“行政区域有界限,但是大气的流动没有界限。”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南岭村综合党委书记张育彪认为,仅靠一个城市的“单打独斗”已无法确保本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需要打破行政区域的藩篱,创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机制,加强区域联防联控。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研究所所长张大勇表示,要认识到雾霾等环境治理,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要有打长久战的准备。就拿能源结构来说,全国燃煤总量的约3/4都在华北、东北地区,虽然现在清洁燃烧技术已经成熟了,但技术的更新、推广也需要花费时间和代价,这也需要一个过程。“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就能看到显著成效。”
不以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GDP增长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是稳增长还是保环境?
“越是经济增速下滑越要保持绿色发展的定力,越要增强绿色转型的决心和勇气。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GDP增长。”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认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认为,应创新干部考核机制,不仅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考核内容,而且要逐步提高资源环境因素指标权重,改变片面追求GDP倾向,刹住片面追求GDP速度惯性。对那些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生态严重破坏的,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制度。“GDP上去了,环保没有搞好,地方官员在绩效考核中得负分,这将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地方官员对环境保护事业的积极性。”
在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牛立文看来,用生态文明理念来看环境问题,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问题。要从宏观战略层面切入,搞好顶层设计,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再生产全过程入手,制定和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形成激励与约束并举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新路。
走出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
在代表委员们眼里,稳增长和保环境,并不是一对矛盾,完全可以走出一条“双赢之路”。
“千万不要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对立起来。”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环保厅副厅长潘碧灵表示,自己前不久去张家界调研,张家界这些年能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就是靠秀丽的风光,靠当地对环境的保护,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全国政协委员、海雅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涂辉龙说,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环境治理也迈入全面整治攻坚期,预计“十三五”将有更多利好政策出台大力扶植环保企业。尤其是在太阳能、电动汽车、环保涂料等应用广泛的领域,将会迎来新一波的发展机遇。
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推动下,很多传统意义上的污染产业,也会焕发出绿色的生机。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山西代表团听取意见建议时,就为“黑色煤炭”正了名。他认为,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已取得巨大进步,对煤炭的认识也应有所改变,煤炭清洁利用其实可以比天然气更环保。他建议山西将煤炭和环保结合起来,搭建平台,聚集资金和人才,打造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煤炭清洁利用基地。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董恒宇委员建议,要实现发展与环境的共赢,还要开展商业模式创新,激活节能环保市场的重要性。比如,要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完善节能环保综合服务体系。又如,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筹资融资渠道,发展PPP融资模式,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同时实施节能减排降碳工程,重点培育自主创新的节能环保龙头企业,有力推进GDP的绿色化进程。
用制度守住青山绿水
“我们要守住青山绿水,需要用制度当作‘防火墙’。”张育彪代表认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应充分考虑与现行法律和管理体制有效衔接,使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制度化、有序化的轨道,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规范纳入宪法、民商法等法律中。加快制定和修改资源、环境的基础法律与单行法,消除现行各单行法之间的重叠、矛盾和冲突问题。
在潘碧灵委员看来,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构建独立的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体制、建立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制度和预警机制、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问责制度、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参与评估制度等都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制度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河源市市长彭建文呼吁从国家和省的层面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让老百姓充分享受绿水青山带来的好处,更多享受生态保护和发展的红利。“只有让生态保护区、生态发展区充分享受到保护与发展的红利,绿水青山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金山银山’,才能防止更多的城市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深圳特区报》3月15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