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仇保兴:健康城镇化应坚守五类底线

[ 作者:仇保兴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2-19 录入:吴玲香 ]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避免朝令夕改、一领导一规划的情况,避免盲目决策造成损失和破坏?

217日,在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国务院参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受邀就新时期城市工作和城镇化建设作专题报告。他指出,实践健康城镇化,关键在于发挥城市规划的轨道作用,坚守住五类底线。

中小城镇是大城市不可缺少的拦水坝

城镇化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庞大复杂,涉及面广。仇保兴说,要找到最关键的问题,用底线思维来寻求答案。

他提出,实践健康城镇化要坚守的第一类底线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当一个城市变成超大城市后,会自动吸收人口,引发规模膨胀等恶性循环。拉美、非洲等地区城市化的历史教训已证实:没有小城镇作为拦水坝,人口的洪流就会大量地涌入大城市;没有小城镇提供的就地城镇化,农民进入城市就易引发贫民窟病;没有小城镇对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贡献,内地与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会越来越大。

中小城镇有着大城市不可替代的功能,是周边三农服务的总基地,更是人口流向大城市的拦水坝’”。仇保兴说。

城乡一体化不能成为一样化

健康的城镇化不能没有农村。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把城乡一体化简单理解成城乡一样化。仇保兴说,实践健康城镇化要坚守的第二类底线,是城市和农村互补协调发展。城镇化不是简单造城,不能强迫农民上楼,建所谓的农村城市社区

仇保兴指出,当城镇化率超过50%以后,传统农村的乡土文化、一村一品、农业景观、田园风光会变成稀缺资源。由于大多数城市居民长期居住在拥挤忙碌的城市,农村原来的田园景观就变成稀缺的资源,会形成乡村旅游潮。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乡村旅游潮占整个旅游蛋糕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所以把农村资源利用好,走正确的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道路,就可以带动农村发展走向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紧凑建设城镇,防止空城鬼城

实践健康城镇化要坚守的第三类底线,是坚持紧凑式的城镇空间密度。仇保兴指出,由于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稀缺、耕地与城市发展拓展用地高度重合、城镇化发展和机动化同步,必须同欧洲、日本一样,坚持集约节约的紧凑式城镇空间布局模式。

具体做法,包括严格控制单一功能区,制止以工业发展名义大规模圈地占地,严控远距离、飞地型的新城开发,纠正小产权房问题;加密路网,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等。

第四类底线是防止出现空城。仇保兴提出,应大力规范各级城市盲目建新城、新区的行为,防止因盲目的政绩冲动出现各类空城鬼城债城

第五类底线是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真正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湖南日报(记者:夏似飞唐婷 陈昂)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