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15年12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结构性改革强农惠农;确定进一步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措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决定下调全国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结构优化。...
2016年五大任务如何完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李克强:城镇化是中国最大内需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农民工回乡创业遇尴尬:平台对接仍欠缺
◆补齐农民工市民化教育的短板
◆加快健全完善基本草原保护制度
◆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市场开发能力
◆鼓励地方积极探索推动基层治理创新
◆德国扶持农业经营主体的措施及启示
李克强部署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结构性改革强农惠农
2015年12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结构性改革强农惠农;确定进一步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措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决定下调全国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结构优化。
会议指出,深化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激发“双创”活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是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衔接,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重要举措。一要鼓励各地因地、因业制宜探索多种融合方式。发展大田托管、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市场化服务。促进农业与旅游、健康养老等深度融合,培育农村电商、农产品定制等“互联网+”新业态。二要壮大多元经营主体。引导大中专毕业生、返乡人员等领办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支持龙头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参股经营、签订长期合同等方式,带动农民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能够商业化运营的农村服务业,要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三要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强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与国家扶持政策挂钩的激励机制。享受财政投入或政策支持的承包经营者要采取“保底+分红”等方式,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四要强化政策支持。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中央预算内投资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倾斜。农产品初加工用电享受农用电政策。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高标准农田、生态公益林等达到一定规模的,给予优惠政策支持。
会议认为,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力度,优化金融结构,积极发展直接融资,有利于拓宽投融资渠道,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和杠杆率,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会议确定,一是完善股票、债券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二是丰富直接融资工具。三是加强资信评级机构和会计、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监管,研究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交叉持牌,稳步推进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在风险隔离基础上申请证券业务牌照。四是促进投融资均衡发展。
会议决定,通过疏导电价矛盾,促进减轻企业负担、节能减排和工业结构调整。根据发电成本变化情况,从2016年1月1日起下调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全国平均每千瓦时降低约3分钱。(新华社/2015-12-24)
汪洋: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工作
2015年12月24日,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交流汇报会24日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会上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中央深化农村改革总体部署,进一步拓展农村改革试验广度和深度,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农村改革试验区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促进各项农村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汪洋对近年来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成绩予以充分肯定。他强调,“十三五”时期深化农村改革任务艰巨紧迫,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矛盾,明确试验主题,寻求体制突破,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局改革探索路子。要优化改革资源配置,精准试验,精细管理,确保改革试验取得成效。要认真总结试验区改革实践,推广好的做法,成熟的经验要及时转化为政策,推动面上的制度创新。
汪洋强调,试验区的试点工作直接关系农村改革进程,使命重大。要认真落实部门和地方的改革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完善工作机制,健全考核评估机制和退出机制。要加大对改革试验的指导和支持力度,鼓励基层和农民群众探索创新,营造改革良好氛围,切实做到真改革、真试验、出实效。(新华社/2015-12-25)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相继召开
2015年12月24日至25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二五”时期“三农”工作,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形势,部署2016年和“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次会议。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开好这次会议,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
习近平强调,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成果丰硕,为我们赢得全局工作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必须看到,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难题和挑战还很多,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三农”工作。“十三五”时期,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破解“三农”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扎实做好脱贫开发工作,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让农业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李克强指出,“十二五”以来,“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十三五”时期,要落实发展新理念,破解发展新难题,夯实现代农业基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挥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引领作用,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要注意分析粮食丰收后出现的新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继续调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亿万农民创业创新活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展农业农村发展新空间、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
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讨论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粮食连续增产,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出重大贡献。“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强烈的短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拉长农业这条“四化同步”的短腿、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的短板。
会议强调,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当前,要高度重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加快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加快粮食加工转化;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开展社会化服务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等农业供给的薄弱环节,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的生产。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底线,要保稻谷、小麦等口粮,保耕地、保产能,保主产区特别是核心产区的粮食生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要充分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农业支持政策要向规模经营主体倾斜,同时要注重让农民分享成果。要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政策,为农业结构性改革提供动力。
会议强调,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不懈厚植重农氛围,把农业农村工作放到重中之重位置。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确保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要加大涉农资金的整合力度,发挥财政投入对结构性改革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农村。要挖掘农业内部潜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好农村资源资产资金,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要深入调查研究,尊重农民基层实践,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杨晶主持了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军队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等出席会议。(新华社记者王宇、林晖/2015-12-25)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述评:在高起点上谋划新局
韩素兰是安徽省宿州市意利达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她觉得2015年收获很大:“合作社服务、管理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大,农业技术、装备水平迈了一个台阶,最高兴的是收入噌噌往上涨。”对来年,韩素兰充满期待,希望更多惠农政策深入田间,帮她解决贷款难题,让她在现代农业的舞台上更好地施展拳脚。
2015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取得重大进展,千千万万像韩素兰一样的农民尝到了农业发展、农村改革的丰硕果实。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如何继往开来,开拓更好的新局面?有哪些利好政策会影响现代农业的进程?又有哪些新的改变会加速农村改革的脚步?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明了方向。
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正站在前所未有的起点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前所未有。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任务十分艰巨,农产品价格下行和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乏力“双碰头”,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难度加大,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压力加大。这表明,巩固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并不容易。
在此背景下,要明确以“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为主线的工作思路。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认为,提质增效转方式,就是要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加快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向现代化进军,实现农业发展动力转化、结构优化、方式变化,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稳粮增收可持续,就是要努力实现粮食生产不滑坡,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粮食总量基本稳定,市场和价格不发生大的波动;农民收入不徘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保持“两个高于”,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势头;资源环境有改善,把农业资源过高的利用强度缓下来、面源污染加重的趋势降下来、质量安全风险较大的隐患控制下来,为农业长远发展创造条件、留下空间。
要做到这两点,关键点和难点是兼顾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对此,韩长赋表示,明年要着力在3个方面下功夫,首先要在调整优化结构上下功夫。与其他产业一样,农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也需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结构调整放在重要位置,适应市场需求调优、调高、调精,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具体来说,明年我国的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都会实施相应的结构调整。比如,在稳定水稻、小麦生产的同时,力争明年“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面积调减1000万亩以上,探索在河北地下水漏斗区、南方重金属污染区开展耕地休耕制度试点,在玉米非优势产区进行轮作试点,实现种地养地相结合。调整生猪生产布局,合理划定适宜养殖区域和禁止养殖区域,引导生猪养殖向玉米主产区和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
要在促进节本增效上下功夫。当前,农产品价格普遍下行,节本就是增效,就是增收。降低生产成本,可以从技术、装备、设施、服务、加工和流通等多方面着手,从节水、节肥、节药、节电、节油等多环节入手,同时,要延长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往年农民增收主要靠价格带动、补贴增长和工资提高,当前这几方面形势都不容乐观,怎么办?明年,我国将在着力采取措施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稳定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同时,推动农村土地征收、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和集体产权股份化等改革试点,创造条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对于迫切需要脱贫的低收入农民,将重点放在推进特色产业精准脱贫上,明年将抓紧研究制定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规划,谋划具体支持政策,探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带动模式,推动扶贫政策落实到户到人、扶贫资金量化到户到人。
目前,我国的农村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任务艰巨,尤其是承包地、宅基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事项,涉及多方利益关系调整,容易引发矛盾和冲突。韩长赋表示,明年要在推进改革创新上下功夫,向改革要红利,向创新要动力。
明年,我国将再选择10个省份开展整省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利用确权登记时机,积极引导农民自愿将分散零碎的承包地通过互换或流转等方式,集中归并,解决地块细碎化问题。对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按照中央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要求,重点抓好经营性资产量化、资源性资产确权、公共服务性资产管护等工作。(张雪 《经济日报》2015-12-27)
十条干货速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2015年12月24日至25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对2016年和“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作出部署。中国农业新闻网在第一时间为您梳理出会议的十条干货。
1、新理念: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
2、解难题: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破解“三农”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
3、强基础: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夯实现代农业基础。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
4、调结构: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5、大农业: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6、保底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底线,要保稻谷、小麦等口粮,保耕地、保产能,保主产区特别是核心产区的粮食生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7、享成果:要充分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农业支持政策要向规模经营主体倾斜,同时要注重让农民分享成果。
8、增投入: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不懈厚植重农氛围,把农业农村工作放到重中之重位置。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确保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
9、抓扶贫: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10、强党建: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赵宇 中国农业新闻网/2015-12-25)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闭幕:农村土改主攻三大方向
明年农村土改主攻这三大方向:①以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为代表的“三块地”改革试点将全面深入;②以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代表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将迎来系列部署;③耕地保护和补偿制度将迎来顶层设计。
(央视财经频道/2015-12-25)
人民日报社论:用发展新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之际,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分析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提出用发展新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这对于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做好明年乃至今后五年的“三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过去五年,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粮食总产迈上新台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根本性提高。农民收入实现新突破,扭转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态势。农村社会呈现新气象,亿万农民得到更多实惠。“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农村改革发展的亮丽成绩,为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增添了底气,为“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作出重要贡献,也为“十三五”时期顺利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形势向好,尤需谨慎。一定要清醒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业农村发展正面临一系列新挑战。在粮食连年丰收背后,进口量、库存量齐增,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双重挤压凸显;在农业稳定发展背后,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趋紧;在农民持续增收背后,外出就业压力增大,务工收入增长放缓。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必须牢固树立短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用发展新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是一场深刻变革。创新发展是第一动力,只有依靠体制创新,才能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新农村谁来建的现实难题,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协调发展是必由之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才能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补齐“三农”发展短板。绿色发展是必然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开放发展是大势所趋,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共享发展是本质要求,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现代农业建设,才能让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更多分享现代化建设成果,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推进农业现代化,出路在深化改革。当前农业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难题,突出表现在结构方面,主要是在供给侧。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必须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着力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真正形成结构更合理、保障更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农产品供需平衡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跃升。
农业现代化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场持久战。实践一再证明,越是宏观环境复杂,越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稳增长、保供给、调结构,哪一样都离不开农业、农村、农民。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要严格落实“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责任要求,始终坚持思想不松劲、政策不减力、改革不停步,不能让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势头发生逆转。
明年是“十三五”时期开局之年,我们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埋头苦干,奋发有为,用发展新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争取农业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续写“三农”发展新辉煌,为夺取全面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作出新贡献。(《人民日报》2015-12-26)
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2015年12月24-25日,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会议上作主报告。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总结今年及“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研究“十三五”发展思路,部署2016年工作。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会上强调,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科学谋划“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拿出应对复杂局面的有效举措和实际行动,坚定信心、鼓舞干劲、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指出,2015年,各级农业部门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农业再获丰收,粮食产量达到12429亿斤,实现“十二连增”;棉油糖、肉蛋奶、果菜茶、水产品等重要农产品丰产丰收,供应充足。农民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增幅连续第6年高于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打开新局面,农村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十二五”期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显著加快,农村改革力度显著加大。“十二五”农业连年增产增收,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压器”。
会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起点之高前所未有,挑战之大前所未有,任务之重前所未有,可谓“六期同至”:“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巩固农业农村好形势的关键期、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期、提升农业竞争力的爬坡期、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攻坚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深化期。我国已经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要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围绕“一个目标”,就是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坚持“一条主线”,就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出“一个中心”,就是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努力实现“六个全面提升”,即全面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水平、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效益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会议对2016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作出部署。2016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理念引领农业新发展,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源泉,以“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为工作主线,强化科技、装备、人才、政策、法治支撑,坚持改革创新,推进绿色发展,统筹国内国际,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要着力在调整优化结构、促进节本增效、推进改革创新上下功夫。2016年要在做好常规性工作的基础上,突出抓好20项重点工作:积极引导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业金融保险创新;着力推进农垦改革发展;推动种植业转型升级;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推进渔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市场流通;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加快发展现代种业;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能力;全面提高从养殖到屠宰的全链条兽医卫生风险控制能力;完善农民收入增长支持政策体系;扎实推进特色产业精准脱贫;继续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农业对外合作。
会议要求,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农业系统自身建设。要转变发展理念,树立“创新强农”、“协调惠农”、“绿色兴农”、“开放助农”和“共享富农”理念。要转变工作职能,继续简政放权,规范制约用权,加强政策创设、体系建设和法治建设。要转变工作方式,优化决策方式、管理方式和投入方式。要转变工作作风,大兴敢于担当、狠抓落实和清正廉洁之风。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主持会议并做总结。吉林、上海、浙江、福建、山东、河南、宁夏等7个省(市、自治区)农业(农牧)厅(委)主要负责同志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中国农业新闻网/2015-12-25)
2015年全国农业系统主抓了6件大事
2015年12月24日至25日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指出,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好,为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得到中央充分肯定和社会广泛好评。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地方重视和各部门支持的结果,也是各级农业部门奋力拼搏的结果。一年来,全国农业系统着力抓了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增强农业发展动力,加强政策创设和落实。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推进农产品价格改革。
二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夯实粮食生产基础,优化区域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走出去”。
三是推进农业创新驱动,强化科技装备人才支撑。推进农业科技改革和条件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加强农业农村人才培养。
四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打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试点,推进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五是防范农业风险,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动物疫病防控。强化质量安全监管,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健全屠宰监管体系。
六是完善农业发展体制机制,积极稳妥抓好农村改革任务落实。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业法治建设。
(高雅 中国农业新闻网/2015-12-25)
全国农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韩长赋强调:勇于担当、勇于创新、确保农垦改革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015年12月26日,全国农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强调,全国农垦系统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重要精神,再接再厉,坚定道路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改革导向,进一步振奋精神,推动农垦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打开新局面。韩长赋指出,农垦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承担国家使命而建立的。在6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历程中,农垦出色履行了国家使命、完成了战略任务、体现了责任担当,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援国家建设、维护边疆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是关系到掌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主动权、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大事。新时期农垦事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韩长赋强调,农垦改革兼具国有企业和农业农村改革的双重特性,农垦发展处在城乡、工农、国内外发展的大格局竞争环境中,全面推进农垦改革发展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在此背景下,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意见》在理论上、改革上和政策上都有突破。深刻理解理论上新突破,认识新时期农垦在国家战略全局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不断增强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深刻理解重大改革部署,坚持以理顺政企、社企、政资关系为重点,努力在农场经营机制、垦区管理体制、国有资产体制改革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不断增强农垦的内生动力、发展活力和整体实力。深刻认识争取出台这些重大政策的艰难和不易,全面理解政策要义、熟悉政策内容、把握落实路径,加大协调争取落实力度,真正把政策转化为支持农垦改革发展的真金白银,让农垦系统共享改革成果、收获改革喜悦。
韩长赋强调,农垦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已经非常明确,关键在于狠抓落实。要马上行动起来,统一思想认识、落实责任分工,制定好路线图和时间表,坚持突出重点抓落实、明确责任抓落实、创新方法抓落实、健全机制抓落实,确保中央文件中的每一项工作任务都落实到位。要敢于担当,在责任面前不推诿、在矛盾面前不回避,关键时刻能冲得出、顶得上、拿得下;要勇于创新,进行思想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方法创新,充分挖掘基层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善于协调,主动出击、积极沟通,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良好氛围。
韩长赋强调,要抓好改革试点和工作督导。要灵活科学设置试点范围和试点层级,积极稳妥向前推进。在试点组织实施过程中,既要积极大胆探索,又要确保风险可控,不断增强试点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强工作督查督办,搞好检查评估,对重点工作及时指导,对存在问题及时纠正,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督导,确保中央各项政策能够落地生根。
农业部党组成员杨绍品主持会议并做报告。(农业部新闻办公室/2015-12-26)
那村·那田·那人:今年总书记的“三农”心事有哪些?
【学习进行时】古语云:农为邦本,农业安则天下安。作为泱泱大国的领导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今年以来,关于破解中国的三农问题,哪些人最让总书记牵挂?哪些新问题进入了总书记的视野?总书记有哪些新论述?新华网“讲习所”推出《那村·那田·那人:今年总书记的“三农”心事有哪些》对此一一进行梳理。
——老乡生活过得好不好——
截至去年底,全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我国提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从目前算起,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5年时间,时间很紧、任务很重。老乡过得好不好,生活还有哪些困难,如何脱贫致富,这些问题时时牵动着总书记的心。
【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来到贵州省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考察。这个村过去是贫困村,近年来村里发展山地现代高效农业、推动农旅一体化,村民生活有了显著变化。“家里种什么?”“土地经营情况怎么样?”“农家乐搞得怎么样?”习近平走进村民王治强经营的农家乐,房前屋后看得十分仔细。总书记指出,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
【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历史使命,时代重托,事关我国几千万贫困人口福祉。在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任何时候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中国是农业大国,解决好“三农”问题历来是治国之重任。2015年7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考察时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必须始终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推进农村全面小康不松劲,在认识的高度、重视的程度、投入的力度上保持好势头。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民增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农业新的竞争力在哪——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丰则基础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然而,在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农业现代化还是四化同步的短板。面对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农产品成本“地板”抬升、农业生产和价格补贴逼近“黄线”、资源环境亮起“红灯”的现实,农业新的竞争力在哪里?现代农业怎么发展?这是总书记今年着重考虑的问题。
【不能让主产区越种粮越穷】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先。粮食安全,让身处中南海的总书记时刻记挂在心头。他经常在百忙之中,深入田间地头,察粮情,看农势。2015年7月16日,在秋粮生长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吉林省延边州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他沿着田埂步入稻田,察看水稻长势,同正在进行田间管理的村民和农技人员交流,叮嘱他们细化增产技术措施,争取秋粮丰收。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国家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增强粮食主产区发展经济和增加财政收入能力,实现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发展和经济实力增强有机统一、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齐头并进。
【农业必须形成新的竞争力】我国粮食产量尽管实现了“十二连增”,但成本不断提升,带来产量增加、库存增加、进口增加“三量齐增”的复杂现象,农业生产亟需提升自身竞争力,对这一点,总书记十分清楚。在2015年2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保障粮食安全,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实现眼前的粮食产量稳定,又要形成新的竞争力,注重可持续性,增强政策精准性。 2015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召开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再次提出要求。总书记指出,要着眼于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在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乡村能否留得住乡愁——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山水田园,是乡亲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是从乡村走出来、在城市追梦人的港湾,也是城市居民放松身心的乐园。要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要让百姓看得见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对于乡村环境,总书记格外关心。
【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古生村位于洱海边,是一个典型的白族传统村落,已有1000多年历史。总书记步行穿过村中街巷,同当地干部边走边聊,向他们了解村民增收和古村落保护情况。总书记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
【“厕所革命”不是小事】2015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延边州光东村了解到一些村民还在使用传统的旱厕,他指出,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也要不断推进,要来个“厕所革命”,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基本公共服务要更多向农村倾斜,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
——耕地资源安不安全——
耕地,与水、粮食、能源一起,并列为一个国家四大战略资源。在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成绩的同时,地力下降的问题怎么办?能否像有些国家一样休耕养地?如何又能确保需要的时候能及时产得出粮食?这些问题,总书记很关心。
【探索耕地轮作休耕】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耕地安全,兹事体大。2015年11月3日,在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利用现阶段国内外市场粮食供给宽裕的时机,在部分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既有利于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减轻财政压力。总书记强调,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国家可以根据财力和粮食供求状况,重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试点,安排一定面积的耕地用于休耕,对休耕农民给予必要的粮食或现金补助。开展这项试点,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休耕不能减少耕地、搞非农化、削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急用之时粮食能够产得出、供得上。同时,要加快推动农业走出去,增加国内农产品供给。
【严禁以改革之名行占耕地之实】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强对耕地占补平衡的监管,坚决防止耕地占补平衡中出现的补充数量不到位、补充质量不到位问题,坚决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的现象。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中要把好关,不能让一些人以改革之名行占用耕地之实。总书记强调,在土地流转实践中,既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又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搞大跃进,不搞强迫命令,不搞行政瞎指挥。特别要防止一些工商资本到农村介入土地流转后搞非农建设、影响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等问题。
——如何通过改革打破城乡藩篱——
如何让留守儿童早日和父母团聚,留守老人老有所养,进城农民工在城市里有温暖的家,如何通过农村改革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这些都是总书记牵挂的问题。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是个大命题,在这一命题背后,“公平”、“共享”的关键词承载了亿万农村群众的“中国梦”。
【破解二元结构要有重大突破】2015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一定要抓紧工作、加大投入,努力在统筹城乡关系上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要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要推动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特别是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逐步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进得来、住得下、融得进、能就业、可创业,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于文静、王宇 新华网/2015-12-27)
脱贫攻坚:真没那么简单
我们要实现的是不落一人的全部脱贫,是稳定的脱贫,不是某一时点越过“贫困线”的脱贫
2020年让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吹响冲锋号。笔者走访多个贫困地区,一些地方干部信心满满:“贫困户打点工、发展点特色种养业,应该不难达标;实在还不能达标的,就由政策兜底脱贫。”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提出“2017年本届任期结束战斗”的口号。
仔细推敲,发现他们有点冲动、盲目乐观。2020年全部脱贫摘帽,是场“硬碰硬”的攻坚战,绝非轻轻松松就能“闯关”。我们要实现的脱贫,是不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不落下一个贫困人口的全部脱贫,不是“多数人”“大概齐”的脱贫;是稳定的脱贫,不是某一时点越过“贫困线”的脱贫。
准确理解了这个脱贫目标,就会发现,实现目标难度着实不小。
扶贫理论上有个“贫困陷阱”,说的是穷会成为穷的理由。贫困人口因为穷,得不到良好的教育,缺少资金投入,把握不住增收机会,容易陷入贫困恶性循环。跳不出“贫困陷阱”,一时脱了贫,也很容易返贫。现实中,很多贫困人口,多重原因叠加致贫。单一的脱贫举措很难让他们跳出“贫困陷阱”。必须瞄准穷根,产业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等综合施策,长短结合,治标又治本。一时脱贫后,扶持政策还要“扶上马,送一程”,确保稳定脱贫。
稳定脱贫的另一大挑战是返贫高发。很多贫困户“稍微遇上点事”,会因灾、因病、因学或其他原因返贫。尤其是产业扶贫的市场风险,更需重视。前两年,羊肉行情看好,不少贫困县把肉羊产业规划为扶贫主导产业。今年春节以后,羊肉价格一路走低,不少贫困户别说稳定脱贫,就连还贷款都成了问题。“扶贫羊”也是“市场羊”,不完善市场风险防范、应对机制,产业扶贫变数不小。
“一个不能少”的脱贫,难上加难。首先,越往后减贫的边际难度越大、成本越高、见效越慢,必须拿出过硬的举措才能啃下“硬骨头”,绝非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解决战斗”。其次,每年脱贫一批的同时,还会不断出现新的贫困人口。比如老龄化的第一代农民工,很多积劳成疾后返乡养老,针对他们的社保又不够给力,很容易成为新的贫困群体。再次,以前老说,一人务工,全家脱贫。眼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农民工就业较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筑业等景气度下降,也容易造成部分人失业返贫。尤需指出的是,收入如果达不到脱贫标准就由社保政策兜底,思路不错,但不能因此“懒政”,“收工算账”时留下一大批四肢健全,没病没灾的,却“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大大增加财政负担。决不能让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成了养懒人的政策。
总之,说了这么多这难那难,不是让大家畏难,而是提醒,对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要认识到位。千难万难,认识到位就不难。对于脱贫攻坚这非常之事,采取过硬的、管用的非常之策,切实抓实抓好,我们就一定能如期实现全部脱贫的既定目标。(人民日报记者顾仲阳/2015-12-27)
农民工市民化与化解房地产库存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 倪鹏飞)
【编者按】最近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2016年经济工作时强调,要化解房地产库存,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扩大有效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如何认识当前房地产库存的现状?如何看待农民工市民化与化解房地产库存的关系?这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以新的视角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对化解房地产库存的意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一
自2009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高涨带动住房开工、施工面积大幅攀升,导致一些地方的供给出现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库存长期积压,势必会威胁经济、金融和社会的健康、安全与发展。因此,去库存是当前一个重要的住房政策目标。但是试图使用宏观经济刺激政策,扩大城镇现有的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短期内难以有效化解规模如此巨大的过剩库存。开辟新需求即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支持农民工购房,是快速消化过剩库存,促进住房市场稳健调整和发展的有效之策。不仅如此,农民工购房及其市民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也意义重大。
“中国梦”从某种层面上讲,可以理解为中国实现从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成功转型,是每个中国人所同时编织的个人转变、家庭富裕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家国梦”。中国转型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农民问题。实现转型的一个内在要求,就是让农民工变成市民,让国家变为先进现代的国家,实现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农民是中国转型的主体力量之一,农民的不懈奋斗,将改变自己与家庭的命运,推动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
农民工是中国转型的主力军。但是,农民工个人及家庭也面临着缺少住房的窘境。当前经济面临的不少突出问题,都与农民工问题有关:经济增长的需求不足,来自于半城镇化导致的需求缺口;户籍制度、财税制度、土地制度和金融制度的改革,与农民工购房及其市民化息息相关。因此,农民工市民化具有一石多鸟效应。首先,农民工是楼市去库存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市民化有助于化解房地产库存;其次,农民工市民化带动投资和消费从而稳定增长和促进转型;再次,鼓励农民工购房将可以倒逼改革;最后,农民购房圆了农民工的住房梦,也是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甚至可以说,7000万人脱贫与农民工市民化是中国小康梦想之厦的最后工程。鼓励农民工购房,除了发挥农民工购房的多重效应外,还基于住房的现有存量、过剩库存和潜在新增供给,城镇居民潜在有效的需求难以消化和匹配住房现有存量、过剩库存和潜在的新增供给规模。
二
城镇住房需求最终取决于城镇人口的总量及其变动趋势,我国未来住房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据统计,2014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7亿,其中,存量户籍人口接近5亿,非户籍常住人口2.7亿。
首先,鉴于住房拥有不均以及部分住房配套不全等,“十三五”期间,城镇户籍人口中仍有1亿左右住房困难的低收入家庭,需要获得大约3800万套(预计30 亿平方米)的安居性住房保障,包括:棚户区改造、公廉租房等。即使一部分由实物化保障改由货币化保障,按照50%的购买量计算,将有15亿平方米从市场购买,每年达3亿平方米。
其次,虽然总体上城镇户籍人口可能已过户均1∶1套的饱和标准,但鉴于住房拥有不均以及部分住房配套不全等,户籍人口中仍有相当数量人口具有改善性需求和刚性需求。若将最近几年年均销售10亿平方米都视为城镇居民的刚性和改善性需求,并假定未来5年年均规模不变,“十三五”期间总需求为50亿平方米。
由此可以估算,未来5年存量城镇户籍人口商品住房总需求达65亿平方米左右,但仍低于当前过剩库存与未来潜在供给之和。完成去库存和保持住房市场的可持续增长,必需开辟新需求,其中最为现实的需求即农民工市民化的住房需求。
据估算,未来5年农民工新增购房总共可达23.1亿平方米。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农民工的调查数据:2014年农民工总数2.7亿,其中,在城镇自购房住的仅为1%,回农村住的13.3%,租房住的36.8%,住工棚的17.2%,住单位宿舍的28.3%。按照未来5年1亿人城镇化计算,如果70%的家庭人口在城镇购房(人均33.3平方米),每年以农民工为主体的购房需求可达4.6亿平方米。
三
农民工能否或者在哪里买得起房,关键是看农民工的收入、就业的城镇及其城镇的房价。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农民工调查的数据:2014年1.7亿外出农民工中,从家庭迁徙看,举家外出的占20%,一人外出的占80%;从就业城镇看,外出农民工的30.5%在直辖市或省会,在地级市的占34.2%,在小城镇的占 34.9%;从收入及增长看,平均收入为2864元,增长率为9.8%,其中,建筑业最高,为3292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最低,为2532 元。基于以上数据与《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及各地住房价格数据,可以对农民工的购房可支付能力进行粗略的估算。
第一,关于农民工家庭收入的估算:一般而言,农民工夫妇俩在城镇就业和只有一个在城镇就业,收入是不同的。按照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和统计数据估算:全迁家庭每年收入为8万元,其中,工资收入7.2万元(按月平均3000元估算),农业收入估计0.8万元(根据农民纯收入估算)。单迁家庭每年收入为4万多元,其中,工资收入为3.6万。
第二,不同区域和级别城市房价的估算:按省会级以上地级城市房价均超过每平方米7000元均价计算,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价格超70万元,首付超过14 万元;地级城市按每平方米5000元均价计算,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为50万元,首付至少10万元;县级城市按每平方米3000元均价计算,一套100 平方米的住房30万元,首付至少6万元;中心城镇按每平方米1500元价格计算,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需要15万元,首付至少3万元。
第三,农民工的购房可支付能力的匡算:通过不同城市的房价和不同家庭的收入状况测算房价收入比。全迁家庭地级市、县级市和中心镇的房价收入比分别为 1∶6.75、1∶3.75、1∶1.5;单迁家庭在地级市、县级市和中心镇的房价收入比分别为1∶12.5、1∶6.75、1∶3.75。按照国际上认同的房价收入比1∶2-6的合理区间,可以看出:全迁和单迁家庭在省会以上城市购房,可支付能力均超出合理区间,单迁家庭在地级城市购房可支付能力超出合理区间。
总体上,农民工在地级以下城镇基本具备住房可支付能力,在省会及以上城市不具备住房可支付能力,在东部地区的农民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较差,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较好。同时,由于农民工近70%在地级及以下城镇就业,而且身份认同与留守家庭福利提升决定农民工倾向回家乡购房。因此,农民工最适合、最可能在地级及以下城镇购房。
四
在住房金融等制度体系完善的假定下,农民工在地级及以下城镇基本具备住房可支付能力,但举家外出就业家庭仍可能存在50%的资金缺口,一人外出就业家庭可能存在75%的资金缺口。住房金融等相关制度的缺失和约束,地级及以下城市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问题,会导致农民工现实的购房比例较低。
第一,农民工购房能力因为金融排斥和制度约束而降低。首先,在政策性住房金融方面,外出农民工仅占5.6%,本地农民工公积金比例为5.3%,并且大都不能结转,不能用于租房;其次,在商业性金融方面,农民工在流入地购房,获取办理住房抵押贷款存在户籍歧视,而农民工在输出地,进行以土地、住房等固定资产抵押获取贷款,还存在着诸多障碍。另外,能够形成农民工收入的土地承包、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权也难以交易兑付,收入和资产难以变现。
第二,农民工意愿因为城市环境和户籍而下降。首先,公共服务提供以户籍为依据,农民工购房不能获得与城镇人口相同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从而降低了农民工购房的意愿;其次,全国的地级及以下城市的基础设施缺乏和公共服务水平低,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缺失,尽管农民工具有购买能力,但也缺乏动力购房迁入。
化解房地产库存,迫切要求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
第一,可借鉴曾经的蓝印户口制度,将购房住户纳入居住证覆盖人群。全面推进并完善居住证制度,凡购房不再考虑或降低就业、交纳社保的年限,享受和户籍居民平等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尤其是让其子女享有平等优质教育的权利。政府给购房者与户籍居民平等的就业与创业机会,并将其纳入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给予服务和支持。
第二,可探索实施商品房共有产权制度,实施住房产权分割出售。一方面,开发商资金紧张,亟待去库存;另一方面,农民工购买力有限,可考虑实行产权开发商部分持有,部分出售给购房者的办法,共同到银行办理并获得抵押贷款,开发商与购房者可按3∶7、5∶5、7∶3的比例持有。开发商将持有产权部分租给业主,并商定未来若干年以怎样的价格全部出售给购房家庭。
第三,可建立普惠住房金融制度,实现政策性和商业性覆盖农民工。针对目前存在的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对农民工的排斥状况,可建立普惠的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扩大公积金对中、低收入居民的覆盖,将公积金覆盖到农民工,并实行异地提取购房制度,建立商业性普惠金融体系,让农民工获得与户籍居民平等的商业住房抵押贷款机会,同时加快完善农民住房财产权等抵押与担保制度。
第四,可允许和鼓励农民工转让土地承包权,出售和出租住房。农民工在农村的财产权保护和市场化交易,不仅有助于资源合理利用,农民在城镇里乐业,而且有助于其在城镇安居,但是还存在不少法律和制度性障碍。为此,可总结试点经验,依法推开土地承包权流转、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和集体收益分配权落实。
第五,可改进地级以下城市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立与常住人口挂钩、分级负责的财政体制,加大行政级别低的城镇的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农民工住房补贴制度。加快制定向小城市倾斜的投资政策,提高其就业吸纳能力,改变我国城市就业吸纳能力和住房支付能力错配的现状,激励更多的农民工在小城镇购房和永久性迁徙。(《经济日报》2015-12-21)
韩长赋:“十二五”农业改革发展成就报告
2015年10月10日上午9时,辉煌“十二五”系列报告会第四场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邀请了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围绕“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改革发展成就作报告。以下为报告实录: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谋划之年,在这个重要节点上跟大家交流一下“十二五”以来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展望一下“十三五”发展前景,我感到很有意义。现在是金秋十月,丰收时节,春种秋收,春华秋实,丰收的时候谈谈农业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我想给大家先报告一下,今年还是一个丰收年。
今天上午我重点向大家介绍三方面情况:一是“十二五”以来农业农村发展成就,二是“十二五”农业农村发展经验,三是“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展望。我重点讲第一部分内容。
一、“十二五”以来农业农村发展成就
总的一个判断,一个评价,就是“十二五”以来,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巨大。“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应该说整个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条件很复杂。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多发频发的自然灾害,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重视“三农”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有的是“十一五”政策措施的发展强化,有的是出台了新的政策措施。各级党委政府也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广大农民群众为农业丰收辛勤劳作,“十二五”我们开创了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新局面。归纳起来主要有五大成就:
第一大成就,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一连增”,连续登上两个千亿斤新台阶。粮食问题在中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有十几亿人口,十几亿张嘴,所以说,悠悠万事吃饭第一,民以食为天。有专家做过一个形象化的比喻,他说,如果把13亿6千多万张嘴合在一起有多大呢?超过两个足球场那么大。每天吃多少食物?要40万吨以上。所以说,在中国粮食是战略物资,当然,任何国家、任何政府的首要任务都是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小汽车可以几天不开,饭一天不吃也不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没有粮食安全就没有一切。
“十二五”以来,我们始终把千方百计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财政和全社会的投入,充分调动各级政府重农抓粮和亿万农民群众务农种粮积极性,使我们的粮食生产在“十一五”较高起点上再上新台阶。2011年粮食达到11424亿斤,首次突破11000亿斤大关;2013年达到12039亿斤,突破12000亿斤大关;2014年达到12142亿斤。今年丰收已成定局,据农业部农情调度以及粮食局、气象局的监测和测算,还是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说这个数字大家不一定有清晰的概念,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就比较清楚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粮食产量是2000多亿斤。1952年是3000亿斤,1966年达到了4000亿斤,用了14年。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粮食产量6000亿斤,农村改革、家庭承包释放了农业生产力,激发了农民积极性,1984年达到8000亿斤,6年间登上两个千亿斤台阶,粮食增产是比较快的;1993年突破9000亿斤,这个千亿斤台阶用了9年,此后14年间曾三次达到10000亿斤又下来,直到2007年才站稳10000亿斤台阶。“十二五”期间粮食产量连续5年超过11000亿斤,连续3年超过12000亿斤,连跨两个千亿斤台阶,高点爬坡,来之不易,这是建国以来没有过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已连续十一年增产。这么长时期的连续增产,不仅历史罕见,也是世界罕见。据我们了解,世界排名前六位的主要产粮国中只有美国、印度曾经出现过五连增。建国以来,我国只有五十年代曾经出现过九连增,六十年代出现过七连增。一般说,我们粮食生产的规律是4-5年一个周期,大体表现为“两丰一平一歉”的周期循环。远的不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就经历过两次大的波动,一次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家庭承包以后连年丰收,出现卖粮难问题,农民积极性受挫,粮食生产出现较大波动;再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1998年,我们判断粮食生产“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随后几年又开始出现波动,这个局面一直持续到2004年才得以扭转。我国作为全球人口数量第一、粮食产量第一的大国,粮食连续十一年增产,打破了过去的“怪圈”,创造了世人称叹的中国奇迹,不仅增强了我们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信心,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
目前,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粮食人均占有量达到450公斤,已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有效满足了消费需求,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讲,农业丰收,粮食保障是“定海神针”。我说明两点。第一,就是经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第二,经过我们的建设和发展,我们国家粮食生产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的粮食生产为全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用不到世界1/10的耕地生产了世界1/4的粮食,养活了占世界近1/5的人口。自2006年起,我国不再接受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粮食援助,不仅如此,还逐步成为重要的粮食援助捐赠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前任总干事迪乌夫(他当了18年总干事,也是我的老朋友)说,中国在解决温饱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至少解决了我20%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值得一提的还不止粮食,中国人种地像绣花,全世界可以说没有哪个国家像我们这样品种丰富。我们不仅粮食连年增产,“菜篮子”产品也丰产丰收、供应充足、价格稳定。2014年,我国生产了616万吨棉花、3517万吨油料、1332万吨食糖、7.6亿吨蔬菜、1.5亿吨水果、8707万吨肉类、2894万吨禽蛋、3725万吨牛奶和6450万吨水产品,肉类、禽蛋、蔬菜、水果和水产品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形象地说,世界上三条鱼就有两条是中国养的,两个苹果就有一个是中国产的。现在人均占有880斤粮、130斤肉、1100斤菜、60斤牛奶、40斤禽蛋和94斤水产品,除牛奶外其他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不仅总量充足,而且品种丰富,可以说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像我们的品种这么丰富。你到新疆市场看一看,全国各地的农产品新鲜蔬菜水果应有尽有。我是黑龙江人,在吉林也工作过,像东北,过去到了冬天基本上就是土豆白菜大萝卜,蔬菜很少,现在东北冬天都可以吃到广东海南的新鲜蔬菜水果,要什么有什么。“地不分南北、时无论冬夏”,只要有需求,就能有供应,老百姓想吃啥就有啥。这些农产品的快速发展,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果盘子”,成就了“舌尖上的中国”。有人感叹,过去一天到晚忙,大干干到二十九,吃完饺子就动手,地还种不好,饭还不够吃,现在没那么忙,人比过去多了那么多,还吃得饱、吃得好,这反映了我们国家农产品生产的实力和成就。
第二大成就,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改善。过上好日子、富日子、体面生活,是中国农民千百年来最大的梦想。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检验农村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我们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困难的群体是农民。农民增收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央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采取了多种措施,广辟农民增收渠道,取得了新的成效。有三大标志。
第一个标志,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4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92元,差108块就到一万块钱,比2010年增加近4000元。“十二五”以来年均增长10.1%,上两位数了,这样说大家可能还没有概念,我们做个比较:“十二五”期间农民收入的增幅连续实现了“两个高于”,高于GDP增长,高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连续十一年保持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连续五年缩小,由2009年的3.33︰1下降到2014年的2.92︰1,如按可支配收入计算是2.75︰1。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突破万元大关,增速将继续保持“两个高于”的态势。可能在座的同志觉得1万块钱不算什么事,但对于农民来讲却是了不起的进步。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4元,从134元到1万元,名义增长70多倍,为什么叫名义增长,因为有个物价问题,这可是历史性的跨越。
第二个标志,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014年,我国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将近7000元,这个数据比2010年增长了近3000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所谓恩格尔系数是指吃的支出占全部支出的比重)从2010年的41.1%下降到2013年的37.7%,2014年数字还没有出来,食品消费支出比重明显降低,每年降一个百分点,这是不太容易的。相应的文教娱乐、交通通讯、医疗保健等消费支出不断增长。农业部的同志经常下去调研,我在基层调研时,希望到老乡家里看看,看看家里有什么,了解农民怎么过日子,现在绝大多数农村家庭已经拥有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摩托车、电动车也已经成为农民比较普遍的代步工具,有不少农民还开上了小汽车,当然档次低一点;2012年数据,全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117台、洗衣机67台、摩托车62辆、手机198部,平均每家差不多两个手机。农民住房条件大为改善,许多农民盖起了两三层的小楼,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和空调。农民辛苦一天,日晒雨淋,晚上能洗个热水澡,在生活质量上就是很大一个提升。大型超市已经开到农村,外出旅游、网购成为农民的时尚生活方式之一。
第三个标志,农村扶贫事业加快发展。扶贫本来可以单独作为一大成就,鉴于脱贫的问题主要是收入问题,所以放在一起讲了。全国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1.22亿人减少到2014年的7017万人,5000多万人在“十二五”期间摘掉了“穷帽子”,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就是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有保障。在座的不少是大学生,过去贫困地区首先是基础教育差,所以很多孩子虽然先天很聪慧,但是考不上大学,还有些孩子家庭困难,考上大学也念不起,放弃了,通知书揣到口袋里还是去打工了;现在应该说没有因为家庭困难上不起学的,这主要是得益于国家对贫困家庭大学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资助政策,现在不都绿色通道吗,不管有没有学费,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予以学费“缓、减、免”的资助。医疗条件也改善了,还有贫困地区小孩搞营养餐,每天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应该说贫困地区的状况有很大改善。中央动员各方力量,采取定点扶贫、对口扶贫、精准扶贫、产业扶贫这些政策措施,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现在全国定了11个集中连片的地方定点扶贫攻关,我们农业部从1986年开始定点帮扶武陵山区的湖北恩施、湖南湘西两个民族自治州,近三十年来,先后派了120余名干部在州县挂职,支持每个县发展1-2个特色产业,比如恩施茶叶、湘西椪柑、猕猴桃都已经成了支柱产业,成了农民增收的“摇钱树”。据统计,2010年以来,恩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了16%,高于10.1%的全国平均水平。这只是全国扶贫开发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之初有五亿多人处于贫困线以下,现在只有七千万人,而且水平还提高了,基本上与国际接轨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认为,中国在全球“千年发展目标”中所作的贡献,给予再高的评价都不过分,中国反贫困成就已成为世界的典范。
第三大成就,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完善的基础设施、先进的科技和农机装备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十二五”以来,我们按照中央“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以农业现代化为主攻方向,把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条件和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作为着力点,推动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我前面讲了,粮也多了,钱也多了,现在农业本身发展到了什么水平?我在这里向大家报告5个数字,我觉得很有代表性。
第一个数字,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2%。这表明全国一半以上的农田可以实现旱涝保收,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变。主要是中央和地方继续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成了一大批重大水利骨干工程和现代种养基地,到2014年底,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9.86亿亩。土地是财富之母,“建设高产田,留予子孙耕”,这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这几年,国家集中力量建设4亿亩以上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基本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田成方、路成行、渠相连、路相通,每亩可增产50-100公斤。去年河南许昌、平顶山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旱灾,我去指导抗旱救灾时,发现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由于灌溉设施比较完备,加上光照足,玉米长势比不旱的地方还好。
第二个数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56%。所谓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就是科技因素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份额。这标志着我国农业发展已从过去主要依靠增加资源要素投入进入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新时期,过去增产得靠物质投入,现在靠科技进步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这几年我们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力度,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的广泛运用,集中力量“强科技”。中央财政也增加了投入,我们现在推广深耕深松、保护性耕作、旱作节水等先进实用农业技术,中央补助投资近60亿元,为全国所有乡镇农技推广机构配备仪器设备。同时,这些年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通过对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进行分析检测,为科学施肥和改良土壤提供依据。开方子嘛,我前段时间到吉林去看,农民站在田里打开手机,按一个数字就会告诉你,你那块地在什么地方、有多大面积、氮磷钾含量多少,你要种玉米应该施多少氮肥、磷肥、钾肥。
2010年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1亿亩,2014年达到15亿亩,主要粮食作物基本实现全覆盖。创建了一大批高产高效示范区,主产区万亩方、10万亩方非常壮观,实行了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我们现在农业技术推广实现了由单一技术突破向多技术、多因素集成创新推广的转变,比如像甘肃。我们国家搞农业的自然条件在世界上农业大国里是比较差的,甚至是最差的国家之一。前不久总书记到美国访问,我也去了,我跟美国农业部的同事谈,我说上帝对你们美国人太照顾了,你这个农业农田要风有风,要雨有雨,还都是大平原。到我们农田里看,沟渠纵横,灌溉纵深,到他那里找不着,也不需要,他们三日风,五日雨;我们都是小规模,他是一个农场上万亩,甚至几万亩地,没有像我们精耕细作,涝排旱灌。我们国家有的地方有土没水,有的地方有水没土,最典型的甘肃是有土无水,贵州是有水无土,不匹配。但是甘肃这些年虽然有土无水,十年九旱,但是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使用地膜,使旱地玉米单产由每亩不足500斤提高到1000斤以上。现在“智慧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新热点,电子商务蓬勃发展。2014年涉农电商企业已经达到3.1万家,在线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这在五年前是难以想象的。现在一些搞得好的地方农民说,“鼠标一点”“手机一划”就能买全国、卖全国;城里人只要在网上下订单,全国各地质优价廉、名优特新的农产品都能直接送货上门。
第三个数字,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稳定在96%以上。这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用种已全部实现了更新换代。粮食作物等重要产品基本上都是优良品种。大家都知道超级稻,去年,袁隆平院士主持的第四期“超级稻”攻关,实现了百亩连片平均亩产1026.7公斤的新纪录,这只是一季,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又攀上新的世界高峰。在养殖业方面,比如说大恒肉鸡,是我国自主培育的一种黄羽肉鸡配套系,目前已推广到18个省,为打破白羽肉鸡独大的局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我们畜牧业的品种国外来的多,但我们也有自己的品种。还有对虾,我们有“黄海1号”“黄海2号”等抗病能力强、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饵料系数低的对虾新品种。目前,我国对虾精养高产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14年,我国对虾养殖产量175万吨,比“十一五”末增加37万吨,增长27%;对外出口18万吨,远销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占国际对虾市场总份额的15%左右。
第四个数字,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1%。这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已由千百年来以人畜力为主转到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阶段,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正在成为历史。2014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10.8亿千瓦,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均超过75%。种过水稻的人都知道,干农活最累的就是插秧,特别是种晚稻,或者是麦稻两熟,过去基本都是顶着烈日、弯着腰用手插,一个青壮年劳力一天只能插一亩多一点,需要弯几千次腰,一天下来腰酸背疼直不起身。现在,使用高速插秧机一天能插秧50亩左右,相当于二三十个插秧好手。在麦稻两熟区,使用机械化可以在一天之内收了小麦插上秧,做到“早上一片黄,晚上一片绿”。过去每逢“三夏”,机关支农、工厂停工、学校放假、农民工返乡开展抢收抢种的景象已经成为历史;现在是数十万农机手,驾驶收割机纵横千里、长途作业,参与“三夏”“三秋”大会战,收获时间由过去一两个月缩短到十来天,避过了烂场雨等灾害,实现了“龙口夺粮”。
再如大家都说东北大米好吃,我在东北生活,小的时候东北除了辽宁以外,特别是黑龙江,很少有能种水稻的,因为积温不够,当时只能种一点亚麻田看看,6月份光着脚进去插秧,那个水都冰骨头,现在东北接近7000万亩水稻,靠的就是机械化插秧。所以我们才能吃到米质好、口感佳的大米,这些都得益于农机化的发展,可以说,农业机械化是“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的突出亮点。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很重要一个措施,就是中央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2011-2014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补贴资金845亿元,带动农民投入1900多亿元,你买农机30%-40%是政府给你付的钱,“十二五”期间,购置各类农机具2000多万台套,不仅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大发展,还壮大了农机工业,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农机制造第一大国,当然很大一块是引进的外资。
第五个数字,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60%。这标志着我国已经从卖原字号农产品进入到了卖制成品的新阶段。2014年,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超过23万亿元,加工品与农业总产值比值达到2.2︰1(农业发达国家约为4︰1),与“十一五”末的1.7︰1相比有较大提升,提高0.5个百分点,农业当中农产品加工制成品的产值和农业产值的比值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标志性数据,现在黑龙江、吉林、河南这些省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位居工业的前三,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14年我国方便食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500亿元,是2010年的2.1倍。这既反映了农产品加工水平的提高,也反映了人们消费水平以及人口流动水平的提高。
第四大成就,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面貌得到显著改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目前按照常住人口算的话,我国仍有6亿多人口常年居住在农村,如果把农民工算上,有2亿7000万农民工。把广大农村建设成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中国人口多,主要是农民多;农民要进城,但不可能都进城,更不可能都进大城市;城镇化要加快推进,但新农村建设也不能忽视。我也算了一下,即使到2030年,当然现在要实行新的人口政策,人口峰值会适当推迟几年,到人口峰值的时候,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0%,按届时总人口15亿人计算,仍有4.5亿人生活在农村。这就是中国的国情!“十二五”以来,各地各部门按照中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总体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经常到农村调研,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五点:
一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大。国务院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题会议,部署开展以垃圾、污水治理为重点的整治工作。通过努力,许多村庄清理了乱堆乱放,配上了垃圾桶,修建了排水沟,疏浚了坑塘河道,基本实现了垃圾统一收集、污水有序排放,基本告别了“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时代。全国30%的村庄开展了规划建设试点,加强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用电更方便了,道路更畅通了,房子更整齐了,全国出现了一批路畅灯明、水清塘净、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十一五”期间,2.21亿农村居民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十二五”这一数字将达到2.98亿。“水电路气房”改造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标准模式。
二是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大。“十二五”期间,累计改造农村危房近1300万户,定居游牧民38.8万户,绝大多数农牧户住上了结构牢靠的安全房。国家累计投入157亿元、改造农垦职工危房160万户,投资170亿元、改造林业棚户区110万户,并同步改善了供热、排水、排污、小区道路等配套设施,居住条件极大改善。我去调研,东北农场林场职工高兴地讲,“现在吃喝拉撒都可以在屋里了”。在东北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冬天寒风呼啸上厕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三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顺应人们“农家乐、吃鲜活”的需求,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创建了一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014年全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3000亿元,比2010年增长近1.5倍,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超过180万家,主要是农家乐,特别是大城市郊区,年接待人数达10亿人次,带动3000万农民就业增收。现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大中城市周边农民,已经不是单纯的从事农业生产了,而是结合生产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很受城市居民欢迎。休闲农业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城市居民旅游度假的新去处、传承农耕文明的新载体。
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建立。这个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史无前例的。实现了真正的农村义务教育,就是学杂费、课本费免了、寄宿给补助,困难给救助。过去农村的义务教育成了农民的教育义务,到现在还没处置完的乡村债务中很大一块是用于集资办学、农民自己办学。新农合、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并且不断提高标准,还建立了大病救治制度。农村养老,过去是养儿防老,现在也实现了养老制度全覆盖,虽然钱不多,但也是破天荒了。我们从“十一五”彻底免除农业税,到对农业生产实行补贴,再到给农民建立社保,用老乡的话说,从种地不交皇粮国税到种地补贴和给农民搞社保,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民实行多予少取的方针,现在城乡制度相同,虽然标准不一样,差距很大,但是从无到有,从低到高,这是破天荒的,农民是很高兴的。
五是农村社会管理扎实推进。全国建制村基本建设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很多村修建了体育小广场,农村妇女也都跳起了广场舞。我的基层联系点是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小海镇松山村,这几年我每年都去。有一次,在村民家吃完晚饭后,在村里走一走看看贫困户,就听到音乐响起,看见村民都在村委会附近的小广场跳广场舞,整齐的队伍、流行的音乐、优美的舞姿,也不亚于城市居民。后来我们问,是不是因为我们来了你们才跳的,他说,不是,一到晚上就放喇叭,就过来跳舞,现在他们都很安定。
第五大成就,农村改革深入推进,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农村改革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向来广受关注。我国改革率先从农村发起,农村是从家庭承包开始的,并以磅礴之势推向全国。一路走来,我们用改革的方法破解了发展中的许多难题,可以说每一次改革都带来质的飞跃。讲“十二五”改革,我想先回顾一下农村改革历程,农村改革从80年代初期开始到现在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主要是改革农村经营体制,特别是土地的经营体制,侧重处理好农民与集体的关系。第二个阶段,减免、取消农业税费,实行农业补贴,主要是改革农村税费制度,多予少取放活,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侧重处理好农民与国家的关系。第三个阶段,主要是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侧重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吹响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号角,全面部署了新时期农村改革的各项任务。
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我们坚持市场化改革, 方向,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为重点,推动农村改革取得积极进展。这些改革有三大亮点:
第一个亮点,农村土地产权关系进一步明晰。农户承包地制度改革主要是解决好权能的分置问题,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三权分置”,即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这是农户承包耕地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我们说农村三块地,即集体建设用地,农村承包地和农户宅基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开,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这是一次重大创新。现在,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这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创新。分置以后,农民承包户想自己种就自己种,想打工不自己种了,就留给别人种,为了把“三权分置”落到实处,我们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目前已有12个省开展整省推进试点,有2160个县开展了整县推进试点。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实测承包地面积3.5亿亩,确权面积2.6亿亩。为承包地确实权、颁铁证,让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给农民吃上了一颗长效定心丸,他可以在土地上投入,也可以放心流转。同时,积极引导土地有序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承包地,让承包地经营权真正活起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截至2014年底,全国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超过4亿亩,比2010年增加了2亿多亩,流转面积占比超过30%,我们并不追求这个数量,有一些不流转,通过合作社托管照样可以实现规模经营。
第二个亮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这几年,我们着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今年6月,全国家庭农场超过87万家,农民合作社超过140万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12万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生力军。像黑龙江克山县仁发现代农机合作社,以土地入社为核心,以现代农机为载体,以生产合作为纽带,不仅全村带动了,周边村也带动了,目前有社员2700多户,入社土地5.6万亩,大型农机具130多台套,辐射作业面积50万亩,搞得有声有色,普遍增产增收。另外,农业社会化服务也快速发展了,既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又以服务的规模化带动经营规模化,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经营收益。还有农机代耕,半托全托,全托我保你这一亩地最低产多少粮食,多的部分咱俩分,这是社会化服务。现在“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路径。
第三个亮点,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涌现。青壮年进城打工了,谁来种地,地怎么种?这些年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些有文化的青年人开始留在农村了,而且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开始返乡从事农业创业。这些新农民带来了互联网思维,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和淘宝等电商平台,创新性地销售各类特色农产品,并将各种文化创意引入到农业生产中,确实给古老的农业产业注入了崭新的生机和活力。我们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可以让农民从身份称谓回归职业称谓,再使农业成为体面、有尊严的职业,这是我们的追求。
总之,“十二五”以来我国农产品稳定增产、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保持和谐稳定,现在农民高兴、农村干群关系好,这表明“十二五”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最好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向好,全局主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我们工业建设、房地产、进出口都面临着新的困难,农业丰收、农村发展,为保就业兜了底,为稳物价托了底,为促增长保了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农业基础在“十二五”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为整个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我今天讲的重点。
二、“十二五”农业农村发展经验弥足珍贵
回顾“十二五”以来的发展历程,“三农”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有三项本质的原因,我想在这里介绍一下。
一是始终坚持把“三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根本的一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持之以恒强化农业、建设农村、富裕农民。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新世纪以来连续出台了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新举措,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三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党的“三农”政策理论,进一步明确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定位。
2011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2013年达1.38万亿元,“十二五”前三年投入就超过了“十一五”的总和。2014年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四补贴”资金已达到1681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455亿元。农业保险补贴从无到有,2014年中央保费补贴已达145亿元。这些政策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
二是始终注重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利益问题。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长期以来,我们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世纪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取消农业税,建立农业补贴制度和价格支持政策,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十二五”期间,坚持实行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和完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2014年水稻、小麦最低收购价分别比2010年提高45%和37%。价格是非常重要的指挥棒,它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农民持续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利益问题的集中表现是政策问题,现在农业形势好,农民日子好,最根本的还是党的“三农”政策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习近平总书记讲,到村里看看,到农民家里聊聊,感到农民心里高兴,对党的“三农”政策是满意的。习近平总书记还进一步说,农民同我们党的感情没有疏远,这是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依据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还讲,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就是好政策,就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我以为,这是我们新时期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遵循。
三是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农业农村发展两大动力:一是改革,二是创新。还是那句老话,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十二五”以来,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向改革要红利,向创新要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先后出台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农民股份合作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国务院印发了《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正在研究制定农垦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意见,这一系列文件都是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做出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通过这些改革,使农业经营方式、农村集体资产有效实现形式、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不断创新,有效激发了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内容。实现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农业效益提高和农民增收根本出路还得靠科技,2012年中央1号文件以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为主题,实践证明,改革创新始终是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利器和制胜法宝,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今后发展还要依靠这两件法宝。
三、“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前景广阔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四化同步”的关键五年。在“十一五”“十二五”农业生产连续丰收、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高起点上,“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有了很好的基础,但也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更加严峻的挑战,更加艰巨的任务。
一方面,农业农村发展有了很好的基础。今年,我国农业有望再获丰收,农民收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可以为“十二五”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也为“十三五”农业农村加快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从农业自身看,现在农业基础设施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机械装备能力、流通加工能力经过长期积累,取得了长足进步,和过去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从宏观方面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大幅提升,财力物力充裕,有能力为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多支撑;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改革红利加速释放,也将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新型城镇化、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形成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其他行业方面,比如中国制造2025,有一条就是农机装备;“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科技创新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将引领农业农村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农业农村发展面临很大的挑战。我们也要保持清醒头脑,未来五年,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将发生深刻变化,各种新老矛盾相互交织、叠加,困难和挑战不容小视。从外部看,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曲折,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对农产品需求、价格、生产和农民就业增收的不利影响正在逐步显现。从内部看,农业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两道“紧箍咒”的双重约束,农产品成本“地板”和市场价格“天花板”的双重挤压,人民群众对农产品多样化需求和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保供给的同时,又得保安全,还要保生态,压力越来越大;农业小规模,高成本,竞争力弱,国际市场竞争形势越来越严峻,只能知难而进,克难前进。
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短腿在农业,短板在农村,难点在农民,特别是还没有脱贫的农民,所以农业农村发展任务仍很艰巨。目前,我们正在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紧锣密鼓地研究和谋划“十三五”如何推进农业农村持续健康发展。总的来说,“十三五”发展方向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继续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以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为主要任务,继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完善政策,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保持农业农村稳定发展好势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和保障。具体而言,要着力在六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稳定和提升粮食产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永恒主题。“十三五”时期,我国人口还将继续增加、城镇化快速推进、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带动粮食需求继续刚性增长,保障粮食供给安全仍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首要任务。我们算了一下,到2020年粮食消费要在14000亿斤以上,现在生产能力在11000斤以上,“十三五”在12000斤左右,还有约2000亿斤缺口,包括大豆要靠进口来弥补。所以“十三五”我们不追求粮食连续增产,但是今年很有可能“十二连增”,增产是好事,粮食多了问题少,粮食少了问题多。粮食多了会增加一点财政收储保管的支出,粮食少了那可能就是物价问题,物价问题可能是社会问题。总的来说,根据现在的供求关系,我们不追求一直连增,但是要保持粮食产量总体稳定,特别是要巩固和提升粮食产能。我们有这个能力在,年度产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节,只要有需要我们就有能力产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并且主要装中国粮。所以我们考虑“十三五”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水稻、小麦等口粮自给能力达到100%。
二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民增收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中心目标。“十三五”要实现农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使农民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贫困人口同步实现小康,“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现在我们农民收入有四个组成部分,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还有财产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中最大的两块,占比都超过40%。但受成本“地板”抬升和价格“天花板”限制,以及经济增速回落和出口下降的影响,这“两大支柱”的增长动力都不乐观。必须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广开农民就业门路,使农民收入年均增幅继续保持“两个高于”的好势头。同时要大力推进精准扶贫,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三是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近年来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过去,我们粮食短缺、供给不足,大家就一个目标--吃饱肚子,顾不上质量安全问题。但是现在生活水平高了,我们开始进入小康了,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得安全,作为农业生产者、作为农业生产管理者、作为农业部门有责任把这项工作做好。现在供给形势好了,可以说社会对农产品,包括食品加工品质量安全关注度越来越高,容忍度越来越低,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有把工作做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证人民群众能吃上放心安全的农产品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基本考验。“十三五”期间,要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农业标准化生产,健全标准体系,实现生产源头可控制;一手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体系,开展全过程监管。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即使只有1%的问题,我们也要付出100%的努力,确保“舌尖上的安全”。这几年我们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上升的,我们抽检蔬菜、水果和肉类合格率都在96%以上。现在首先从两件事抓起,一个抓农药残留,我们已经禁用了34种高毒农药,现在正在大力推广低毒农药,开展生物防治,推广统防统治。第二个重点抓奶源,中国奶业发展市场广阔,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有很大的需求,中国的奶业有责任、有使命,为国人提供安全的鲜奶和奶粉,恢复国人对中国奶业的信心。现在我们不少人到国外去抢购奶粉,发生这种问题是我们中国奶业人的耻辱,一定要振兴民族奶业,最重要的是保证质量安全。前不久我们搞了个中国奶业D20行动,前20家最大奶业企业向全世界郑重公开承诺,重要核心问题就是质量安全,汪洋副总理亲自去给他们鼓劲,他们占我们国家牛奶生产量、收购量和加工量50%以上。
四是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我们用十分有限的水土资源养活了十几亿人,支撑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我们城镇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是一千多万人进城,靠什么支撑?解决吃饭靠农业,我们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大办工业,大跃进,到处大办到处下马,有个口号,“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那个时候没有户口限制,我们的户口制度是1958年以后才有的,农村人不能进城了,农业没过关你就不能进城,因为进城没饭吃,应该说这是了不起的成就,是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客观地讲,土地负荷很重,过度地开发,水资源也是过度利用,当然我也说,近十年来,特别“十二五”时期,我们农田灌溉面积大幅增加,而农业用水量没有增加,就是靠节水。“十三五”还要搞4亿亩旱涝保收的农田,农业用水已经从占全社会用水量73%降到了63%,但我们还是要节水。在吃饭还成问题的年代,是很难顾得上资源环境问题的,欣赏风景的人一定是吃饱了的人。九寨沟、张家界不是当地人发现的,是城里人发现的,人们对广西巴马长寿之乡趋之若鹜,北京人到那里去疗养、养生、治疗,那是个最贫困的地方,我们外边人一去看这个地方这么漂亮,但是当地老乡怎么说呀,他说我们这个地方是“山清水秀人不秀,鸟语花香饭不香”,他能顾得上保护环境吗?他得先解决肚皮问题。所以我们也得历史地看过去农业所谓的过度开发,现在必须把这个问题提到重要议程上来,因为我们有这么大生产能力,保供给能力很强了,要给环境和资源留点空间,要保持他们可持续发展。
我搞了大半辈子农业,最近突然有点困惑,老想一个问题,搞农业主要是搞什么呢,为什么要搞农业啊?以前可能很多人讲,农业主要搞饭,搞吃的,搞粮食。是这样的,搞农业第一位是搞粮食,农业部门第一位任务是保证供给,你得给全国人民开饭,这是你第一个任务,任何时候不能动摇。但是我仔细想一下农业有三大功能,搞农业其实是“三搞”:为全国人民搞饭、为农民搞钱、为城里人搞绿。为全国人民搞饭,就是要解决全国人民吃饭问题;为农民搞钱,核心就是收入问题,种地农民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粮食安全问题是城里人的问题,是政府的问题,农民的地种一种就够自己吃了,他的问题是收入,农民是什么收入好、什么价值高他种什么。为城里人搞绿,农村是不缺绿的,城里到处是钢筋水泥,为什么大城市郊区要保留农田,它也是一种绿色。现在,我们的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农产品供给充裕,我们才有条件、有能力考虑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十三五”要把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要求,更加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我们已经制定了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农业面源污染环境治理方案,化肥用得过多,农药用得不科学,这些问题要解决,但是也不能回到另外一个极端。如果不用化肥,我们粮食可能从12000亿回到6000亿,搞有机大米,但是你不可能都吃有机大米,不上化肥,一亩地能搞到600斤就很了不起,搞到800斤更了不起。我也鼓励有机食品,但是讲实在话,我们还得从国情出发,而且化肥它也是氮磷钾,本身也是植物的粮食,用化肥是重大的科技革命。我当过村干部大队书记,我工作的大队是七个自然村,十个生产队,2400多人口,12000多亩地,一年能有个五六吨化肥就不错,那个时候亩产400斤就可以得奖状、挂红旗了,现在随便产量就是800斤,一般玉米过千斤。我的意思是说,讲重点论就是要解决用得多、用得不科学、效率低的问题。要抓好《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的落实,加强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力争到2020年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即: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并逐步减少,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和农用地膜基本得到回收利用)。过去邻居因为柴火吵架,现在都不用了,原料替代了,怎么办?南方有的省说你不能烧秸秆,飞机落不下来。重大活动时,村干部、乡干部下村看着,不让他们烧,县长给村里开会,“老乡,你能不能不烧,一亩地我给你20块钱”。老乡说了,“县长,我不要你20块钱,我给你20块钱,你把我这玉米杆子给我弄走”。因为要下很大工夫,他要花人工成本。
五是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在“四化同步”中,农业现代化还是短腿,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成为现代化建设的瓶颈。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十三五”时期,必须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努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但是中国国家大,发展水平很不一致,中国农业现代化不可能齐步走,所以我们的方略是什么?搞现代农业示范区。我们在东部沿海、大城市郊区、大型垦区、农产品主产区等具备条件的地区创建了283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力争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通过他们的示范引领,梯度推进全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
六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民工有序市民化。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最大的还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现在到了有能力和条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阶段。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很长时期我们通过工农产品的剪刀差,让农民、农业做贡献,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农产品剪刀差逐步缩小了、消除了,但是城乡要素的剪刀差凸显出来了,拿农民的地还是便宜,一开发再一转让就不是那个价了,差额巨大。农民工工资在不断增加,但是跟城市职工在工资水平上、社保水平上还是有差距的,同工不同酬。农村的金融资产本来就少,所有的农业县都是贷差县,融资难、贷款难。通过要素剪刀差在支撑城市化,我在地方也工作过,我们说经营城市主要是经营农民的土地,城市大广场、宽马路、市政建设很多,管网很多,都是靠土地来解决的。“十三五”要在以城带乡、补齐农村“短板”上有更大进展。同时加强新农村建设,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使城乡相映成趣、协调发展,像总书记讲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富裕农民,就要减少农民,这是看得清楚的,农民工转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2.7亿农民常年在外打工,要真正地打开城门,以包容的胸怀和积极的态度来接纳农民工,使其能够逐步有序地转为市民,最近一些地方公布了城市户口改革的方案,中央也出台了改革的意见,就是让具备条件的农民工,在他就业的地方逐步安家落户、实现市民化,使他们工作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心理融入社会。
同志们,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亿万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开创“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的美好明天,谢谢大家!
中国改革智慧的世界红利
(傅云威)
纵观各国改革历程,结构性改革从来不会是无痛手术,往往带来社会阵痛。如何化解阵痛,考验执政者的智慧。
从中东到北非,从南欧到拉美,众多转型中经济体的改革经验表明,改革方针若不重视平衡,不免顾此失彼;改革举措若不铺设配套,则往往乱套。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决策者不乏敏锐的洞察力和智慧。
透过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人们看到,中国结构性改革的设计者显然重视运用“加减平衡术”,在合理配置改革组合,把握节奏和力度等方面下足了功夫,在全球各地转型期的改革浪潮中独树一帜。
结构性改革领域往往做加法易,做减法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明年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在一些海外专家看来,完成这些攻坚任务并非易事。
澳大利亚创新金融研究院院长郭生祥指出:“所谓的‘去’,其实就是做减法,这涉及众多企业和个人利益调整,如果补短板的加法做不好,改革很难顺利推进。”
事实上,本届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压缩过剩产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深入调整、升级经济结构的不懈努力。
同时,中国改革者没有忘记做“加法”,具体说来就是强化社会政策的托底功能,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
毋庸讳言,补贴民生不是静态的、单向的,否则社会政策就没了活水,难以持久。中国的最新改革动议表明,社会政策要与结构性改革彼此交融,寓于供给侧改革之中,体现在以改革促发展、在发展中实现改革目标的实践中。
本届政府把结构性改革与行政体制改革相协调,把社会政策与产业政策相嫁接,把宏观政策与微观政策紧密结合,架构起统一顺畅的改革顶层设计,初步形成了效率兼顾公平、政策周期有始终、改革风险有承接的改革闭环。
在改革这道算术题中,加法为减法提供保障,减法为加法提供动能。如今,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成果,已开始反哺民生。数据显示,伴随近年来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占比提升,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提供的就业岗位已经翻倍。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000万。
对症的改革组合从来不会凭空得来,伟大的改革成果也不可能轻易获取。在不少转型中国家,充斥着失败案例。世界银行最新发表的《中东与北非经济监测》报告指出,近年触发相关地区社会动荡的原因是,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日益高涨和广泛存在的不满……一般性补贴制度不能补偿这些问题”。
强改革、谋出路已成相关国家有识之士的强烈诉求。在此背景下,中国的改革经验和路径也引来海外人士的更多关注和欣赏。
印度城市问题专家里瑞什·阿格拉瓦尔认为,中国政府提出的棚户区改造、农民市民化等政策措施同时兼备社会政策和产业政策效应,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目的,是创造性的举措。
熟悉中国改革路径的海外专家指出,中国领导人通常具有丰富的地方主政经历,熟悉各方面情况,所制定的政策往往更加切合基层实际,这是中国的重要制度优势。同时,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具体政策层面体现出的诸如平衡、适度、配套等原则,值得其他转型中国家借鉴。
展望新的一年,中国改革创新的政策举措将产生巨大利好效应,不仅会造福中国,也将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可观红利。同时,伴随治国理政理念和实践日趋纯熟,中国改革智慧正为转型中经济体提供重要启示和镜鉴价值。(《新华每日电讯》2015-12-25)
农民工为啥不愿"农转非"?买不起房,舍不得地
【编者按】目前全国城镇化率已接近55%,但户籍人口城镇化不足4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就是要着力打破农民进城的种种体制障碍,让他们真正在城市“安家落户”。农民工市民化还面临哪些难题,落户城市背后还有哪些顾虑?请看本报记者的采访调查。
告别家乡,走进城市,是多少农民工向往的生活。然而,近日四川省统计局对成都、绵阳等9个城市进城务工人员调查显示,53.8%的受访者不愿将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他们为何不愿“农转非”?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城市难留——起早贪黑攒不下钱,啥都靠钱买,住房是农民工进城的最大难题
进入冬天,眉山市的天气,时阴时晴。张秀芬守着菜摊,天天盼着天晴。“天气好,吃夜宵的人多,我老公夜摊的生意才会好。”来自眉山市丹棱县的她在一个小区门口卖菜,老公在夜市摆摊。张秀芬初中没毕业就跟老乡来到市里打工,当过保姆、做过清洁工,后来开始卖菜。“卖菜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老公,在城里有了家。”她开心地说。张秀芬有两个孩子,老大是女儿,在老家上初中;儿子跟在身边,在市里上小学。平日菜摊的生意不温不火,起早贪黑每月最多挣两三千元,勉强够维持一家人开销。“攒钱盖房,就主要靠老公了。”她说。
住在这个小区的王浩伦每天下班都会光顾张秀芬的菜摊,买点绿叶菜、豆腐等。在张秀芬眼里,这位身着藏青色西装的帅小伙很体面。来眉山市打拼多年的王浩伦还没张秀芬挣得多,只是工作环境要好些。他在眉山市中心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里负责超市板块的网络管理,每月工资2300-2500元。“收入要看业绩,业绩好奖金会多一点。”王浩伦老家在眉山市仁寿县龙正镇。4年前,他跟父母从昆明回到家乡后,一头扎进市里,不愿再回村。挣得不多,王浩伦很会省钱。租房和一日三餐是他每月最大的开销。目前,他跟表弟在市区合租一套两居室,每月分摊的租金是230元。“这就占去了月收入的近1/10。”同时,他把每天的饭钱控制在30元左右。“早饭在上班路上解决,大概需要5块钱;午饭在商场楼下的小铺,花10—15元;晚饭他和表弟轮流买菜做饭,平均每人5元。”再加上交通费等,每月的开销要1600元左右。“工资低,辛辛苦苦一个月,到头来也攒不下钱。”王浩伦抱怨。28岁的他早习惯了城市生活,一有闲暇,就会陪女朋友看看电影、逛逛街。“现在回老家反而呆不惯了。国庆节放假,在家里待个一两天就回来了。”王浩伦说,“农村环境不适应了,回去啥也不会干,倒像个‘外乡人’。”当问到王浩伦愿不愿意“农转非”,他说:“想在城市里扎根,可路还很远。”房子是他留在城市最大的阻力。已经和女朋友看过楼盘,但王浩伦觉得首付难以承担,而且后期的房贷压力也很大。
张秀芬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吃穿都好说,住房问题是进城头一大难题。而且进城啥都靠钱买,万一挣不够怎么办。”另外,医疗、保险等问题也困扰张秀芬:“现在年轻还好说,到老了生病多了,咱可没有城里的保险,靠攒的这点钱可看不起病。”
农村难舍——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城里社保不完善,37.8%的农民不愿放弃土地承包权
“进不进城都一个样。”眉山市东坡区永寿镇永德村7组村民罗传良停下手里的电钻,摘下口罩,点上一支烟。忙了一上午,他打算休息一下。罗传良常年在市里搞装修,妻子在泡菜工业园区帮厨。“家里2.4亩地流转给业主种菜,不用下地干活,每月每人交500元社保,我到了60岁、老婆到了55岁都能领退休金了,我觉得跟城里人差不多。”
不少农民感觉城乡差距在缩小。彭山区凤鸣镇宝珠村1组的赵丽群,17岁进城打工,在一家仪器厂做检测工,28年来一直在农村和城市间穿梭,亲身感受农村一步步追赶着城市的脚步。“村里建了新农村聚居点,小卖部、健身器材都有。”让她感到骄傲的是,家里盖的一楼一底的房子,不比住在城里差。一方面,农村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另一方面,土地在农民心中的地位依然很重。王浩伦家3口人,有4亩丘陵地,都种上了枇杷、梨等果树。他的父母觉得村里也挺好,劝他回到身边,帮他盖新房,王浩伦犹豫不决。当问起愿不愿意拿村里的宅基地置换城市住房,他坚决地说:“不行。父母把土地看成自己的命根子。”虽说一家四口能在城市团聚是张秀芬夫妇的梦想,但一说到宅基地、土地承包经营权,他们与王浩伦父母持有相同的看法:“留着农村那几亩地,进可攻,退可守。现在卖不了几个钱,万一哪天土地增值了呢?”
四川省统计局的数据表明,在农民工不愿落户城市原因中,43.6%的受访者认为城市生活成本高;38.5%的受访者认为农村和城镇户口差别不大;37.8%的受访者想保留家中土地承包权,为自己留一条后路;33.7%的受访者觉得农村土地有较大增值潜力。“除了个别试点地区外,目前农村人口还是家庭保障为主。对于他们来说,土地是家庭保障的重要基础,也是最后的防火墙。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支撑,农民工是不敢贸然放弃土地承包权的。” 四川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胡俊波说。
进城,还是返乡——关注户籍背后的权益,共享城市公共服务,让农民工真正在城市“安家落户”
在胡俊波看来,农民工不愿“农转非”现象应理性看待。“对于部分农民工来说,可能目前还不具备落户城里的条件,也可能是外部政策还没做好准备,不应该强行推动市民化。”“从经济层面看,农民工不愿‘农转非’是从成本收益的角度作出的理性选择。转为城市户口以后,在城市就业所得到的工资收入减去购房、安家、生活等成本,是农民工的净收入。要不要放弃农村的各种权益,就要看净收入对他们有没有吸引力。”胡俊波说。
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有关专家表示,城镇化的短板主要体现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不高,许多进城农民工没能享受到相应的公共服务,没有相应的市民权利。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农民真正关心的是“农转非”能够带来什么,增强农民“农转非”的意愿关键要算清账。城市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变农民主要依靠家庭保障的传统方式;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将农民工纳入各类保障房体系中,提升城市对农民的吸引力,让新市民共享城市公共服务,真正在城市“安家落户”。“当下,农民工群体也产生了分化,老一代农民工乡土情结重,他们更愿意返乡。对于这一部分人来说,重要的是健全农村产权制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保证他们在农村也能过得幸福。年轻一代的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感更加强烈,他们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力量,对于他们应该完善城市的保障制度,让想留的年轻人能留得下。”李国祥说。(《人民日报》2015-12-27)
来源:中国农村综合改革研究中心收集整理(2015-12-29)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