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农村天价婚姻该如何破除

[ 作者:涂寒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2-10 录入:18 ]

每年春节前后,都是不少农村地区的结婚“高峰期”。近年来,随着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结婚相互攀比、铺张浪费之风在一些农村地区也愈演愈烈。以彩礼为例,从早些年“见见面,六十六”“拉拉手,九十九”,已逐渐上涨至“万紫千红一片绿”“一动不动”。许多农村家庭拿出多年积蓄甚至举债结婚,还有一些贫困户“不能丢面子,借钱随份子”,导致“因婚致贫”“随礼返贫”等现象在农村屡见不鲜。(2017年2月8日澎湃新闻)

正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举办婚礼自古以来就是一件大喜事,亲朋好友前来祝贺随份子钱也是传统风俗。但随着讲排场、好面子等不良风气传入农村后,一场本应该受到纯洁祝福、简单的婚姻,变成了敛财的舞台,家家户户都想着借这样一个“舞台”来捞一笔。所以即使男女双方两情相悦,如果男方拿不出让女方家族满意的彩礼钱或者不能满足提出的要求和条件,那就会受到女方家族的极力反对,这桩好姻缘也会被无情拆散。那这又和古代的包办婚姻有啥区别呢?名义上是促成有情人终成眷属,实则是有钱人终成眷属,那这样的婚姻只是建立在金钱基础之上的买卖婚姻,又何来的真感情呢?至于后面结婚不多时就闹离婚的现象也是意料之中的了。

原本应该受到真诚祝福的婚姻现在却饱受诟病,很多家庭为了孩子结婚不惜倾家荡产甚至还欠了一屁股债,还有部分家庭索性没钱也不想这回事,导致农村的单身青年越来越多,也严重影响了我国人口政策的施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畸形现象,笔者认为主要是农村人好面子、爱攀比的心理在作怪,加之有人带头从中尝到甜头,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效仿。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可以逐渐破解这样的怪象:

一、树立典型,加大宣传力度。鼓励结婚一切从简,对于到了试婚年龄的青年,政府要主动给予帮助照顾,与双方家庭进行沟通,支持他们举办一场不以彩礼第一,只看双方情谊的和谐婚礼,并将其制作成新闻图像,在全村进行宣传播放。对于举办简朴婚礼的家庭给予表扬奖励,对于借婚姻漫天要价的家庭给予批评处罚,让村民清楚地认识到政府的政策方向。

二、建立村规,加大管理力度。以村集体为单位,由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或者村支部书记带头编写本村有关结婚的相关规定,包括礼金收取的范围,以及双方投入资金的控制等等,形成正式文件,在村民手中传阅,形成良好风气。

三、成立小组,加大监督力度。在每家选出一名家长,成立几个督察小组,凡是有哪家娶妻嫁女的大事,督察小组便要对整场婚礼的筹办进行监督,凡发现有乱收礼金的问题,需要上报村委会,对其进行劝阻。

只有全村上下一心,才能真正恢复婚姻的本来面目,才能为我们的适婚男女创造良好的结婚环境,这也是为我们的后代做了一件好事。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