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原则”傍身方能“善始善终”

[ 作者:清华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02 录入:16 ]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为坚决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释放执纪必严的强烈通报如下。(2016年12月1日 人民网 )

“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遏则溺水。”莫上国、杨爱民等人作为重庆市潼南区古溪镇飞仙村的村书记和村主任,不仅没有履行职责,将党性作为傍身的原则,更是一心扑倒在金钱上,损害老百姓的利益。可以说,这二人正是因为原则性不强,被物欲带偏了方向,才会落得被司法机关处理的下场。

从一名普通的老百姓到加入中国共产党,再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人、一名百姓信赖的干部,这其中莫上国等人也是付出了努力。但是,在物欲、利益当前,莫上国等人组织信仰就发生动摇,所坚持的原则也不再,最终坠入犯罪的深渊,不可自拔。这结局让人扼腕,但却是他们自作自受,是在原则动摇、信仰不再的开始就注定的结局。

常言道:“村看村、户看户、百姓看干部”。村干部虽然“官位”不大,却权力不小,若是对经手的利益都一一笑纳,小官也能大腐,也能对老百姓和国家的利益造成巨大损失。飞仙村村干部从上都下都贪腐,形成了一个贪腐怪圈,法律、党纪形同虚设,更没有监督和透明而言,长此以往,导致的后果之严重可想而知。因此,重庆市及时查处,无疑是给类似这些党性不足、原则性不强的干部敲响了警钟。

“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一名干部的成长是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的,成为干部,就要肩负起为人民服务的责任。要想“善始善终”就要不断的加强自我修养,用足够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来武装自己,做到“利益当前不改色”,与贪赃枉法绝缘。

同时,要做到有效遏制干部钱权交易,一是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科学规范权力边界,在临界处树立制度警戒线,将权力放进制度的笼子;二是加大惩处力度,对任何一起贪腐案例都不放过,发现一起,彻查一起,严打一起。相信,干部从内到外的加强武装,定能让原则、信仰更加清晰,“善始善终”的成为人民的好公仆、国家的栋梁。

作者地址: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