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粮价低迷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
连续两年的粮食价格下滑,让农民看不到种粮的前景,国际粮价的冲击还是左右粮价的主要因素,所谓的去库存只是个幌子吧。
二、天气灾害打击农民种粮积极性
这几年厄尔尼诺貌似来上瘾了,每年总要光顾一下,南淹北旱成了常态,虽然老主席他老人家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可种植庄稼又不是斗地主,有时候不是你有心就能斗得过的,就像目前的中原大地,正值玉米大豆为成熟冲刺的最后阶段,干旱了,灌溉不方便,不灌溉只能坐等快到嘴的粮食受损失。
总体说,种地还是个看天吃饭的行业。
三、种植经济作物风险大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
大田作物赚不到钱,我种植经济作物行不行,比如蔬菜,比如果树,比如中药材。
可种植作物就像炒股,或者说赌博,拿捏不透行情就等于白忙活,经济还受损失。
人们看到的都是种植经济作物一年赚了多少钱,殊不知赚少赔多,直接吓得跟风者暗自作罢。
四、土地的高风险和低产值迫使农民改变
现在的农村人流行出去打工,用漂泊换来的收入远远高于对土地的期待,如今外出务工是农村人获得收入的主要方式,有时候一家人全部出动,除掉生活费用一年也能挣个十万八万的,想想,谁还愿意守着土地淌着汗流着泪。
如今都喊着农村人有土地,确权了,发财了,如今土地在城里人眼里就像红烧肉,谁见了都想狠狠地咬上一口。
可是,对大多数农民来讲,土地就是鸡肋,他们总盼着有思想有实力的新时代农民把土地流转搞起来,到时候定期收些土地租金,就可以放心的外出打工了,而留守的老幼妇孺也能少操些土地的心了。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头条号 佰秀农业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