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农村为什么流行土葬,而不是火葬?

[ 作者:小二聊猪价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7-29 录入:实习编辑 ]

在农村,人死之后入土为安,也是对亡者一种尊重的做法。按照传统习俗,都是埋在地下,这样死人才会感到安慰。如果亡者不入土,那亲人心里也不安心的。所以择好日子把亡者的事处里好,亡者善终,送者善别。

也许很多人会说是迷信,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中国是儒家是传承到现在的学说,并且至今还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儒家也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入土为安了,《周礼》规定“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厚葬才是孝顺,反倒是边疆少数民族很早就有火葬,如《墨子•节丧下》:“秦之西有仪渠之国,其亲戚死,聚薪柴而焚之,熏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荀子•大略》又说:“氏羌之虏也,不忧其系缧也,而忧其不焚也。”中国兴起火葬的观念还在佛教传入之后。《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载述:“送终殡葬,其仪有三:一曰火葬,积薪焚燎;二曰水葬,沉水漂散;三曰野葬,弃林饲兽。”

而且落叶归根这不是什么中国人才有的情结,这种感觉可以说是从远古的祖先那里遗传的 更远点可以说是动物的本能,就想大象死之前也会找到象墓等待死亡,而不是选择跳湖或者跳山,还有很多动物都是这样子选择自己的最终落土之处。

至于为什么不流行并且很抗拒火葬:

1.因为很多以前的说法是说火葬是一种灰飞烟灭的方式,认为是做了坏事或者是做了不可饶恕的罪行的人一种惩罚。所以有的老人觉得是一种对自己人生的否认。自然不愿意。

2.其实火葬是一种处理尸体的方式,具体而言是以火把尸体烧成骨灰,然后安置在骨灰瓮中、埋于土中、撒于水中或空中,甚至以火箭射上太空。

3.印度教、佛教盛行火葬,其中以佛祖释迦牟尼,圆寂后火葬留下舍利子而闻名于世,世界各地的佛教徒纷纷效仿死后火葬的葬式,儒家、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则盛行土葬。

4.自从二十世纪开始,火葬在世界各地被提倡,以节约稀少的耕地。现时中国大陆的火葬比例为53%,美国为26%,英国为70%,日本则超过90%。

5.很多迷信的老人并不相信,或者说他们有与生俱来的一些祖辈留下的东西,火葬对于他们而言,代表的是完全不同的另外的一种意义,所以他们不会选择这种安葬方式。

所以,在农村,土葬还是当今的主流,至于火葬,感觉还是因人而异吧!小编不抗拒,也不反对,至少我是在中国的土地上我就安心!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头条号 小二聊猪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