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镇上修路,房屋被纳入拆迁范围,在没有和村民谈妥的情况下,施工方将2户村民的房屋、树木推到,当时两户村民均不在家中。对于村民房子被拆,商南县富水镇政府发文回应称,系施工队误拆。(华商报商洛讯)
随着经济上涨,土地需求越来越大,拆迁问题也是成了人民和政府一个主要矛盾,以前见过很多因拆迁问题闹出的血案、上访,这样的矛盾非但没妥善解决反而越演越烈,是政府公信力的缺失还是民众无理取闹变成钉子户?一个巴掌拍不响,笔者认为:制度缺失、公信力缺失、宣传教育缺失该是拆迁问题频发的根源。
制度缺失。针对本次事件,“商南县富水镇政府发文回应称,系施工队误拆”这个官方回应明显有推诿嫌疑,暂不说媒体标题党可能会存在误传,单是这个回应一个普通民众也无法理解,为什么施工方在未经过政府考核同意就强拆误拆?涉及到政府用地拆迁竟如此草率?没有制度的支撑怎会让民众信服。
公信力缺失。一连串的拆迁问题最后大都不了了之,导致民众对官方公信力产生了强烈的怀疑,在加之一连串“官方发声”事件之后的反转,相信在拆迁问题上大多数民众都会站在钉子户的角度去指责政府,即使政府已拼尽全力,还是得不到大多数民众的支持和理解,公信力这块短板的补齐确实迫在眉睫。
宣传教育的缺失。可能在拆迁户心中大都有这种“只要我不搬,和政府死磕,得到的拆迁补助就会是最多的”政府对此也很无奈,说也说了,劝也劝了,拆迁补助定额是不能改变的,如果说对拆迁户思想工作做少了,我想连大多数拆迁户都不会同意。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接,没有制度支撑,没有公信力辅助,讲破了嘴,民众也不会信,但不讲政策那更是“罪加一等”了。补齐“三缺”短板,究根究底处理拆迁,便是化解这一难题之根本。
作者地址:四川什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