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魏延安:大学生村官创业如何定位

[ 作者:魏延安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1-23 录入:12 ]

与普通农村青年在农村创业明显不同的是,一般农村青年创业是为了改变人生的命运,增收致富成才;而大学生村官却是拿着国家岗位补贴的特设岗位人员,虽然不是正式公职人员,但大多数将来还是要流转的,更重要的是大部分不是当地人。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村上的老百姓会问,大学生村官作为拿着国家“工资”的人,创业到底为什么?这是一个必须想清楚的前置问题。我的看法是,除开已经决心立志于扎根农村、长期在农村创业的大学生村官之外,一般的大学生村官创业应该立足于示范带动,就是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在创新创造上发挥作用。具体可以考虑以下定位:

一是可定位于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农村人普遍怕冒风险,对于新事物一般也比较谨慎,大学生村官视野开阔,信息灵通,敢闯敢试,可以在这方面大胆尝试。

二是定位于新信息的收集与新市场的开拓。农业发展到今天,生产的问题不大,但销售的问题很大,经常面临“卖难”问题,“多收了三五斗”的悲剧频频上演。大学生村官创业,要在这方面做一些普通农民做不了的事,当好“顺风耳”“千里眼”,让农民知道种什么,卖到哪里去。

三是定位于新渠道与新组织的创建。就是要在农村现有生产销售体系之外再做些创新,一个方面是电商,通过网络销售的形式让乡村的土特产卖个好价钱,卖到更多的地方去;另一个方面是合作社,领办、创办一批真正有活力、能实现“抱团取暖”目的的合作组织,共同闯市场。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民日报2015年11月20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