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2025年4月28日 星期一

教育扶贫担起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任

[ 作者:冯兴怀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647 更新时间:2019-01-21 录入:王惠敏 ]

    9年来,海南省共有8740名女孩走入学校,6138名女孩顺利毕业。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如今,“巾帼励志班”已在海南省所有中职学校全面推广。(01-07:中国网南平频道)

    不让一个困难孩子辍学,成为了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任务。扶贫干部在坚守国家政策中,让渴望上学的孩子实现了梦想,用知识改变着他们的命运,成为脱贫持续增收的重要支撑,深受社会赞扬。

    劳动技能是脱贫的重要支撑。海南的“巾帼励志班”,让无数个因贫穷而辍学的覃小丹,在偿尽务工的艰辛中,因无劳动的技能靠微薄的收入,难以脱贫中重返学校,在开阔视野中学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在重回社会中,凭借自身的本领,赢得与上职业技术学校前10多倍的收入,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一生,而且用自己的积余为父母修建了新房,增强了家人脱贫致富的信心。“巾帼励志班”改变的不仅是受教育者的人生,改变的是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思维。因为教育实现的是扶贫与扶志的双赢,消除了脱贫攻坚的痛点。

    提升劳动技能教育是关键。地处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内最偏远、海拔最高的抓喜秀龙乡,由于教学布局的调整只保留代乾教学点,然而他们紧紧抓住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政策支撑,强化教育基础设施的优化,以网络教学弥补教学点的短板,开设了音乐室,配置了钢琴、电子琴等;让孩子们也可以像大城市的孩子一样,按照个人兴趣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增强了学校的吸引力,在拓宽学生视野中,坚定学习技能的信心。天祝县各学段9762名建档立卡的贫困孩子实现了上学的梦想,因为知识改变命运,更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教育扶贫需要持续用力。不让一个家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掉队,是共产党人的承诺;但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失学,也是脱贫攻坚的刚性要求。因而基层组织既要有海南举办“巾帼励志班”的意志,又要有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借助国家政策,不断完善基础教育的决心,既要组织针对各类贫困群众子女的培训班,让其在继续教育中提升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技能,凭借自身的能力实现脱贫增收,带动更多群众致富增收;又要根据教学布局的调整,造成一些边远贫困家庭上学困难,要借鉴甘肃完善设施和远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教学条件,吸引学生学在其中;更要把教育救助的各项政策落地,确保贫困家庭学生应学尽学,在提升其自身的技能中,阻断传递代际贫困的根。 

    作者单位:盐亭县委办公室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