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让劳模在精准扶贫中发挥头雁效应

[ 作者:袁文良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10-22 录入:吴玲香 ]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又向全国人民立下了铮铮誓言:“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这既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任务、新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有担当、负责任的执政党向世界所做的宣言。

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扶贫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要“精准扶贫”,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而“精准扶贫”就是要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其核心要义在于“怎么扶、扶真贫、真扶贫”。而广大的劳动模范,不仅是经济发展主战场的排头兵,在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各级工会要充分发挥服务职工、服务发展的职能,认识到自身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责任,组织广大劳模积极投身于脱贫攻坚战之中,有效地发挥“头雁”效应。

首先,要强化教育,鼓励劳模肩负起助力脱贫攻坚的历史使命。各级工会和有关职能部门从劳模的推荐评选开始,就要不失时机地加强劳模的思想教育,引领他们认识到“劳模”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进而能肩负起助力脱贫攻坚的历史使命。作为工会组织,则要注重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他们自觉伸出扶助之手,献出关爱之心,通过讲经验、扶产业、送技术、结对子等方式,开展“造血”式扶贫,帮助贫困户找出路,带动脱贫对象立志创业、主动创业,达到“精神引领、弘扬劳动、精准帮扶、全面小康”的目的,让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扬光大。

其次,要强化宣传,激发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信心。各级工会要积极协调当地宣传等有关部门,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大力宣传和深度报道各级劳动模范在脱贫攻坚战中的感人事迹和助力扶贫的优秀作法,使劳模精神进人心、进基层、进岗位。同时,还可以组织劳模进农村、走乡镇、到街道举办劳模事迹报告会,让劳模宣讲助力脱贫、大胆创业的实践与经历,进而感召困难群众,提振父老乡亲脱贫致富的信心,使广大群众感受到劳模精神,从而激发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干事创业的热情和齐心协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决心,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

再次,要强化引领,打造劳模助力脱贫的示范基地。各地工会组织要结合贫困人口的实际,注重发挥劳模的群体作用和个体的专长,制定切实可行的扶贫方案,在精准对接上抓深入,在精准帮扶上用气力,在精准激励上求实效。各级工会要根据当地政府的扶贫规划,根据贫困群众的具体情况,坚持扶贫与扶志并重,组织劳模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的扶贫方案,在打造产业扶贫示范基地、企业带贫困户示范项目等方面下功夫,实现打造一点、建成一批、带动一片的良好工作态势,让更多贫困群众在劳模的引领下实现转移就业有门路、发展产业有平台、脱贫增收有渠道。

(作者单位:郑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